戴钟英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或称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APS)是严重的血液凝固疾病,导致危及生命的动、静脉血栓形成,胎儿丢失或顽固的血小板减少症.多见于年轻人,60%~80%为女性患者,并与妊娠密切相关.
作者:林莲莲;陈云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比较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术后病率和盆腔感染差异,探索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2006年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两种手术途径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单个肌瘤重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盆腔感染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盆腔感染率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较高外,其余皆以腹式组较高.结论:两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关键在于适合病例的选择;术前重视阴道准备、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后盆腔放置引流管,可预防或减少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彩;李理;李婕;梁洁;游泽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问题.方法:对85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而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经腹子宫切除术(TAH)45例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TVH)40例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调查问卷,观察泌尿道、肠道功能和性功能的变化.结果:子宫切除术后3月,患者便秘、性交中阴道干涩、阴道短或狭窄、性交痛以及对性生活不满意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术后12月,尿急、尿失禁、近期无性生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AH组与TVH组的近期无性生活、少或无性交、性交无高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长远来看,子宫切除术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泌尿道、肠道功能和性功能无负面影响.
作者:王利晓;程静霞;孟露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化疗对晚期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4例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放疗配合动脉栓塞化疗(综合组)62例和单纯放射治疗(单放组)62例.综合组:先进行常规的放射治疗,在第5天开始配合动脉栓塞化疗,采取经子宫动脉灌注,每次双侧子宫动脉共灌注化疗药顺铂40mg,表柔比星40 mg,丝裂霉素12mg、注入约30粒1 mm×1m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共2次.放疗外照采用6MV X射线照射.全盆腔照射DT:30Gy.内照采用Ir192后装机照射7次,A点DT:42 Gy,A点总量:72Gy.盆腔四野照射DT:16Gy.单放组:只进行常规的放射治疗.结果:综合组局部完全缓解率为80.7%,单放组局部完全缓解率为54.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放疗辅以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效果较好,为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赵月霞;韩东亮;刘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强直性脊柱炎1.1 概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0.4%.
作者:盖铭英;张学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诊治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绒毛植入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5年间收治的11例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绒毛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例确诊(72.73%),2例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1例误诊为假性动脉瘤并血栓形成;4例子宫前壁包块直径较小者保守治疗成功,余行手术治疗.结论:超声是诊断剖宫产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绒毛植入的主要方法;根据病灶大小、临床症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在未明确诊断时切忌盲目清宫、引产等操作.
作者:张丽娟;向华;丁依玲;朱付凡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IVF-ET失败患者的宫内膜组织学改变及对IVF-ET的影响.方法:对53例IVF-ET失败者的临床资料、宫腔镜检查的镜下改变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异常8例(宫内膜息肉6例,结核性子宫内膜炎2例),宫内膜组织功能性异常4例(无排卵性宫内膜3例,混合性宫内膜1例),异常者12例,占全部病例的22.64%.结论: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异常和功能性异常是IVF-ET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用宫腔镜作IVF-ET术后随访检查,便于对异常子宫内膜进行必要的治疗,恢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可能是提高IVF-ET临床妊娠率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王彬;陈凤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MDR3基因mRNA的表达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的关系.方法:从36例ICP患者和38例正常孕妇外周血标本中抽提总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扩增MDR3基因和β-Actin基因,采用凝胶分析软件对RT-PCR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MDR3基因mRNA的表达在ICP患者和正常孕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3基因mRNA的表达异常可能与中国皖南地区ICP发生无关或关联很小,中国人ICP的发生可能存在其他的发病机制.
作者:宫磊;孙青;孔丽娜;李铁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16年来我院宫角妊娠的临床诊治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48例宫角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16年间宫角妊娠发生占异位妊娠的比率由1990年代的1.7%上升到2000年代的3.4%;宫角妊娠的确诊率由14.3%上升至75.8%;经腹腔手术(剖腹探查和腹腔镜手术)由88.9%下降至51.4%;经宫腔手术(超声引导下吸宫和官腔镜手术)由11.1%上升至48.7%.结论:宫角妊娠发生率升高,经宫腔手术治疗比例增多,超声和宫腔镜是早期诊断和治疗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
作者:丁红;杜涛;陈立斌;周力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儿2岁,因阴道出现分泌物1+年,阴道少量流血2天,于2007年4月19日入院.患儿出生后40+天无明显诱因阴道出现分泌物,量不多,呈白色,持续至今.10天前,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粘液样.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点滴状.
作者:庞义存;梁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改良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及阴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在浸润型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对18例Ⅰ A2期至ⅡA期的宫颈癌患者实施了经腹的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及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腹部淋巴结清扫的单侧切口长约5 cm.在经阴道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时,无需行Schuchardt切口,而是首先切除宫骶韧带,再游离输尿管.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12±20.32分钟,平均出血量530±35.12ml,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6±4.15小时,平均清扫盆腔淋巴结数目31±2.23个.术后无尿潴留发生.结论:改良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并可先于输尿管游离之前,切除宫骶韧带,有利于充分暴露术野,有利于打开输尿管隧道.
作者:陆安伟;王建三;李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36岁,G3P1,因妊娠30+周,咳嗽1月,呼吸困难,不能平卧1周,于2006年1月11日急诊入院,孕前未做正规体检,末次月经2005年6月7日,停经40+天出现恶心等妊娠反应,孕4+月自觉胎动至今,未行产前检查,孕26周出现咳嗽,未诊治.
作者:褚黎;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例1 患者,25岁,G2P1,剖宫产1次,因停经48天,B超检查提示右侧卵巢旁有一似胚囊的液性暗区,拟诊异位妊娠于2006年6月12日收住院.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好,腹部无压痛.
作者:周芝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1]是一种主要以关节滑膜和某些结缔组织为靶组织的慢性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主要侵犯手、足的小关节,有时可累及心、肺、神经系统.其主要的病变首先是关节滑膜炎,主要累及关节滑膜,急性期滑膜充血水肿,有浆液渗出至关节腔内,而使局部肿胀,并伴有淋巴滤泡形成.
作者:戴钟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1 病例报告患者,29岁,G3 P1.因置宫内节育器(IUD)1月余,突发下腹痛2天,于2003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月经正常,末次月经2003年8月24日,月经净后4天置宫内节育器.9月24日出现少量阴道流血,4天后量增多同月经量,5~6天后又减少,持续5天后自净.
作者:章云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胚胎移植的难易程度、出血、移植管胚胎遗留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自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620个IVF-ET周期的胚胎移植技术与其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困难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20.00%)和胚胎种植率(10.29%)低于容易移植组32.79%和15.96%(P<0.05).移植管出血组的临床妊娠率(19.23%)低于无出血组32.57%(P<0.05);但胚胎种植率两组分别为11.33%和1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管胚胎遗留对临床妊娠率(28.00%与31.60%)和胚胎种植率(14.67%与15.42%)均无明显的影响.结论:胚胎移植过程中出现的困难胚胎移植和出血,将会影响IVF-ET的临床妊娠结局,因此移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
作者:黄萍;刘伟信;王丽;赵成元;严凤英;王颖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库欣综合征在孕期可导致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升高,出现血压升高,血糖异常的症状,诊断时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相混淆,孕期的实验室指标也有别于非孕期,其治疗应个体化,并应在产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医生的协助下,以期获得佳疗效.
作者:陈蔚琳;边旭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且反复.
作者:余海燕;刘兴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常会遇到子宫下段胎盘剥离面出血难止的情况,特别是合并有胎盘植入时更是出血凶险,短时间内产妇即可因大量失血而陷入休克,严重威胁产妇生命.本文总结了9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时胎盘剥离面出血的病例,术中使用止血带套扎子宫血管,暂时阻断子宫血流,然后对剥离面进行缝扎止血,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输血率显著降低,均成功保留了子宫,报道如下.
作者:金柯;卢海明;赵映红;朱进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其治疗的特殊性,降低孕产妇病死率.方法:对40例重型肝炎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4例发生于妊娠晚期;②病原学检查HBV感染28例,HEV感染5例,7例原因未明;③并发症多见,合并肝性脑病19例、肝肾综合征1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产后出血22例;④3例抗病毒治疗患者均存活,6例行人工肝辅助支持系统(ALSS)治疗者存活5例.1999~2003年,2004~2006年,两组的母婴病死率分别与1984~1988年,1989~1993年,1994~1998年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⑤孕产妇死亡率45.0%,围生儿死亡率48.39%.结论:HBV感染是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常需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鉴别.产后出血是导致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多种并发症的出现是预后凶险的信号.积极综合治疗和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抗病毒治疗和ALSS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力手段.
作者:余敏敏;韩国荣;王根菊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