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WI以及ADC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宋莉;王霄英;谢晟;肖江喜;蒋学祥

关键词: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摘要: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以及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脑肿瘤的DWI与ADC值特点.结果 44例脑肿瘤表现分为如下五类:DWI高信号ADC值升高(n=19)、DWI高信号但ADC值减低(n=11)、DWI低信号ADC值升高(n=9)和DWI混杂信号ADC值升高(n=5).转移瘤[(1.364±0.468)×10-3 mm2/s]、胶质瘤[(1.396±0.560)×10-3 mm2/s]及脑膜瘤[(0.935±0.182)×10-3 mm2/s]ADC值之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F=3.47, P>0.05).结论 ADC值本身不能鉴别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 但DWI和ADC值可用于对脑肿瘤的评价,结合两者可提供肿瘤内部功能信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预测胆囊结石易感人群方面的价值

    目的探讨胆囊形态异常对胆囊结石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检测2694例健康体检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及异常胆囊形态,分析低龄组胆囊结石发病与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20岁以上人群中胆石症患病率为10.8%.其中20~39岁年龄组中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囊形态异常为75%,并伴多种不良习惯,与其他年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低龄组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中,胆囊形态异常在胆囊结石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冷振鹏;纪伟光;吴静;陈述;张倩;王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功能成像与数据挖掘

    随着新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如脑功能成像等), 神经科学研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任何一个人或研究小组已无法掌握本领域的所有信息.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信息学的工具和手段来整合脑研究数据(即神经信息学).脑功能成像领域的研究结果与数据挖掘方法的结合, 将对破译人脑奥秘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唐一源;尹岭;沈均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E-选择素A561C(S128R)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E-选择素A561C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组347例,健康对照组315例,均进行诊室血压及生化指标测量.以PCR-RFLP方法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电泳判断基因型并测序.对高血压组检测超声心动图.结果检测到AA、AC、CC三种基因型.在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之间,基因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血压组A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6.92%和4.76%)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17%, 2.22%),P值分别为0.029和0.013.C等位基因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性是A等位基因的2.197倍(OR=2.197, 95% CI为1.164~4.144).CC-AC基因型MAP与CDBP显著高于AA基因型(P值分别为0.024和0.049).并且AC-CC基因型具有更大左室重量和左室重量指数(P值分别为0.032和0.036).结论 E-选择素A561C基因多态性对高血压有显著影响,A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发生高血压风险较大,收缩压与平均动脉压较高,并且更倾向于发生左室肥厚.

    作者:陈海翎;华琦;刘荣坤;杨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收集肾癌15例,肾盂癌9例,肾错构瘤12例.以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肾区CT平描后选择经肾门层面或肿瘤的大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感兴趣区域分析法获得正常肾皮质、肾肿瘤组织和腹主动脉的时间-密度曲线,计算正常肾皮质和肾肿瘤组织的灌注值.结果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值为(2.68±0.40) ml/(min·ml),肾癌灌注值为(1.51±0.68) ml/(min·ml),肾癌灌注值显著高于肾盂癌和肾错构瘤的灌注值.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袁庆中;田建明;王培军;邵成伟;李树平;李跃华;任方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增强螺旋CT诊断胰岛素瘤

    目的探讨增强螺旋CT(SCT)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7例胰岛素瘤,分析增强SCT扫描强化特点.结果①17例共22个胰岛素瘤作了手术切除(其中包括一例多发性胰岛素瘤),SCT探测胰岛素瘤敏感性为90.9%.②21个肿瘤动脉期均为明显或轻度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8个呈等密度,其余均为稍高密度影.结论增强SCT对探测胰岛素瘤有很高的敏感性.

    作者:李咏梅;罗天友;吕发金;吴景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骨髓炎的造影表现及动脉内药物灌注

    目的观察经导管灌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29例患者术前行药敏试验,无法取得药敏试验者用高效广谱抗生素.采用Seldinger穿刺置管并造影确定管头位置后回病房,用微量泵注入抗生素,置管时间3~9天不等.血供差者适当给予扩血管及疏通微循环药.结果 13例经灌注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成功地进行了手术治疗(45%),15例完全治愈出院(51%),1例绿脓杆菌感染者因创面大效果差而截肢.随访25例41天至4年,其中4例复发者均为单纯灌注者.结论动脉内药物灌注治疗慢性骨髓炎方法简单,实用性强,疗效可靠,缩短了治疗时间.通过造影了解病灶周围的血管情况,对临床吻合血管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晓红;印建国;宋锦文;贾雄;宁季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巨大食管息肉1例

    患者男,30岁.于半年前进食时有梗阻感,曾有恶心、呕吐一囊性物至口腔内后又吞下病史,之后只能进流或半流食维持生命.近2周症状加重,进半流食亦较困难,梗阻感愈加重.体检无异常.上消化道造影:食管自颈7水平至膈上约5.0 cm处可见长20.0 cm巨大囊状充盈缺损影,占据整个管腔,边缘光滑,钡剂沿食管前后壁及侧壁呈分流,食管全长扩张,贲门开放正常,钡剂通过无受阻.考虑食管占位,囊肿可能性大.

    作者:张惠英;王国臣;张凤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

    心衰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室内或心室间的不同步化运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明显增强患者的心肌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随着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以其无创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用于筛选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预测和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短期和长期效果,其优越性日益显著.本文就心肌机械性不同步运动的形式以及超声心动图在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前、治疗中以及治疗后的应用及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刘冰冰;邓又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时间序列分析中的RTSC方法

    本文提出了二次修正的时间自相关(RTSC)方法,该方法引入了相关分析法中的刺激函数,与OTSC和MTSC方法相比,有效剔除了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中活动区域的抑制反应,更准确的检测出功能活动时脑内的激活区域.

    作者:赵庆柏;汲业;冯士刚;董峰;唐一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扩散加权成像量化鉴别诊断肝占位性病变

    目的量化分析肝占位性病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扩散加权成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腹部脏器、肝占位性病灶的ADC值及肝占位性病灶ADC值/本身肝实质ADC值的比值.结果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2.50×10-3 mm2/s为界可较明确鉴别肝囊性及实性病变.结论通过综合及量化分析病灶的ADC值的变化,能更准确地判断肝占位的性质,为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杨小庆;刘玉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诊断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探讨其对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价值.方法通过对12例胃淋巴瘤病人进行动态强化扫描,分别对各病例进行诊断.结果所有病人分为局限性肿块型、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其中局限性肿块型6例,弥漫性浸润型3例,溃疡型3例.本组诊断准确性为75%.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强化扫描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治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作者:王锡明;纪洪升;武乐斌;李振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DWI以及ADC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以及表观弥散系数值测量在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脑肿瘤的DWI与ADC值特点.结果 44例脑肿瘤表现分为如下五类:DWI高信号ADC值升高(n=19)、DWI高信号但ADC值减低(n=11)、DWI低信号ADC值升高(n=9)和DWI混杂信号ADC值升高(n=5).转移瘤[(1.364±0.468)×10-3 mm2/s]、胶质瘤[(1.396±0.560)×10-3 mm2/s]及脑膜瘤[(0.935±0.182)×10-3 mm2/s]ADC值之间统计学差异不明显(F=3.47, P>0.05).结论 ADC值本身不能鉴别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 但DWI和ADC值可用于对脑肿瘤的评价,结合两者可提供肿瘤内部功能信息.

    作者:宋莉;王霄英;谢晟;肖江喜;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女性盆腔的可视化研究及其意义

    目的建立中国女性盆腔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VRM计算机平台上进行女性盆腔的可视化研究.结果成功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女性盆腔模型,该模型能进行任意方位的旋转,可进行连续的任意角度的切割,并能清晰地显示出各个方位切割面的断面解剖结构.结论可视化女性盆腔能够提供各个方位、完整而准确的薄层断面数据,为妇产科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形态学依据,为虚拟手术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王平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SPM和AFNI的性能比较

    本文分析SPM和AFNI对脑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过程,提供从MNI到Talairach坐标系的转换方式,通过两个汉语认知加工任务具体说明两个系统各自的统计结果,并从客观性、统计功能、运算速度和稳定性四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

    作者:汲业;冯士刚;刘文宇;王秀坤;张武田;唐一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MR相位对比电影法在正常颈部及颅内大血管血流测量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MR相位对比电影法非侵袭性测量颈部及颅内主要血管血流流速和流量改变情况.方法测量15例正常志愿者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颈静脉的血流速率并计算相应血管血流量.结果 15例正常志愿者平均总入颅血流量为(627±110) ml/min,平均颈静脉回流量为(724±115) ml/min,左右颈内动脉平均流量分别为(236±53) ml/min、(272±62) ml/min.左右椎动脉平均流量分别为(63±37) ml/min、(56±38) ml/min.左右颈静脉平均流量分别为(213±56) ml/min、(512±81) ml/min .颅内主要血管左右大脑中动脉M1段平均流量分别为(180±32) ml/min、(106±20) ml/min.左右大脑前动脉A1段平均流量分别为(174±39) ml/min、(114±26) ml/min.左右大脑后动脉平均流量分别为(63±14) ml/min、(57±13) ml/min.结论 MR相位对比电影法可较准确地反映颈部及颅内主要血管血流速率及流量改变情况.

    作者:朱晓黎;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下运用校正背向散射声学参数检测存活心肌

    目的探讨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LDDSE)下运用校正背向散射声学参数能否提高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心肌梗死患者46例,按照PTCA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状况将心肌节段分为存活心肌组和非存活心肌组,比较2组在PTCA前LDDSE下的心肌背向散射指标.结果 LDDSE下存活心肌的CVIB及校正CVIB值均高于静息状态,而非存活心肌的CVIB与校正CVIB值在两种状态下无明显差异.以CVIB>5.0 dB和校正CVIB>3.8 dB作为判断存活心肌的标准,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和85.7%、68.9%和72.4%、77.6%和81.2%.二维室壁运动评分法判断存活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9%、75.9%、76.5%.结论背向散射技术结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能较好地定量评价存活心肌,相对于二维室壁运动评分法,是更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室壁运动的方法.

    作者:周青;郭瑞强;陈金玲;刘岚;郝力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猪急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及CT特点

    目的探讨建立家猪急性胰腺炎模型的方法,观察其CT表现.方法 10只家猪采用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经主胰管注射法,5只家猪采用牛磺胆酸钠及无水酒精被膜下直接注射法分别制作急性胰腺炎模型,行CT平扫及薄层动态增强扫描,24h后处死动物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经主胰管注射后, CT显示胰腺体积明显肿胀,胰腺实质内密度不均,胰周大片液性阴影,肾前筋膜增厚,增强扫描胰腺不均匀强化,可见多个局灶性低密度无强化区;胰腺被膜下及实质内直接注射药物仅造成一过性胰腺炎症.结论采用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经主胰管注射法可诱导出理想的猪急性胰腺炎.

    作者:邵成伟;左长京;金震东;田建明;郑建明;张伟杰;徐桂芳;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内门静脉供血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患者女,32岁.于外院行健康体检,腹部超声检查示:肝右叶斜径13.2 cm,回声不均匀,右后叶见一大小约7.6 cm×8.6 cm减弱回声,呈蜂房状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怀疑肝血管瘤.肝功能检查正常,乙肝两对半HbsAb(+).遂来我院求诊.

    作者:林志春;陈燕萍;赵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基于知识库的脑功能成像诊断模型初探

    本文根据脑功能成像的特点,引入知识工程的知识表示理论,通过一种基于知识的树状表示法描述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表示辅助诊断中的规则,从而形成问题的知识库.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rolog语言表示的知识库建立的方法,从而实现脑功能成像辅助诊断模型.

    作者:罗云;汲业;吴琼;王秀坤;唐一源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梗阻性黄疸患者MRCP及肝胆断层MR检查对于PTC及PTBD指导作用的分析

    目的比较MRCP与PTC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过程中的优缺点,探讨MRCP对PTC和PTBD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1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别进行MRCP和PTC检查,并行PTBD介入治疗,分析图像,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定位、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和对胆道显示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MRCP与PTC的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PTC 100%和80%;MRCP 100%和93%.MRCP与PTC相比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能够更好地显示肝内外胆道的情况.与MRCP检查同时进行的横断面和冠状断层图像可以准确显示胆道管腔以外的病变.在MRCP指导下,PTBD介入治疗留置引流管单纯外引流6例,内外引流9例.引流效果满意,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及肝胆断层MRI检查,可以较PTC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并对PTBD提供有力的指导作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晓伟;王霄英;邹英华;蒋学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院

主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