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振山
目的:为急诊患者赢得有利的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探讨新型的静脉置管送管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8月188例使用密闭式Y型单翼型留置针的抢救患者,按挂号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双手协作送管操作,实验组采用单手送管操作留置针.结果:改进后的单手操作留置针成功率高于常规的双手协作操作留置针.结论:急诊科单手操作Y型单翼型留置针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节约了抢救时间,值得在临床操作中推广.
作者:张荣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门诊输液室的实习护士拔输液针后被针刺伤的原因、提出防护对策,减少针刺伤对实习护士的职业危害.方法:对2012年5-11月在门诊输液室被针刺伤的8名护士的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实习护士均是在输液拔针后,处置输液针不正确造成.结论:加强实习护士职业暴露防护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规范输液拔针后输液针的处置流程,高峰时段合理排班是预防和减少实习护士拔输液针后被针刺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胡开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临床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门诊及住院患者32例,采用小切口手术方法,去除眶隔多余的脂肪和眼轮匝肌,再采取部分埋线重睑成形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将小切口、去脂、部分埋线的并用手术方法应用于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中,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明显,患者恢复快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美学效果,并且该方法,设计比较简单,易于术者操作,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王旭彬;邱焕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CSP患者,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采用采用传统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诊治,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口部位妊娠在临床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具体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宫腔镜诊治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使预后获得理想改善,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展价值.
作者:戴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是指在劳动中接触人工紫外线光源[1] ,如电焊器、碳精灯、水银石英灯等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现将我院收治的两例误诊的职业性电光性皮炎报告如下.
作者:董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气管切开后,患者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导致纤毛运动减弱、分泌物干燥黏结,易引起细菌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气道湿化可使其管壁纤毛运动活跃,将附着于纤毛的粘液不断上推,有利于吸出[1].气管切开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期间气道湿化效果较为理想,但在脱机期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气道湿化成为当前重症护理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利用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优势,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的两种气道湿化方式加以改进,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湿化效果.
作者:许会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3年来,我院门诊接诊酒后外伤患者7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16~58岁之间,平均32岁,患者中干部5例,工人31例,农民36例,轻度酒精中毒外伤患者41例,中度酒精中毒外伤患者21例,重度酒精中毒外伤患者10例,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为改进监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6月23日0:00-24:00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查阅住院病例和床旁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现患率调查表,对实查的746病例应用EpiData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776例,实际调查746例,实查率为96.1%,发生医院感26例,现患率为3.5%,29例次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9%;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例数为473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3.4%;医院感染较高的科室是ICU、外5科﹙神经外科﹚、外2科﹙泌尿外科﹚、内1科﹙心血管内科﹚和儿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高,占感染部位的65.4%,其次为上呼吸道和手术切口感染,各占11.5%;共检出病原菌5株,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酵母样真菌,各占20%.结论: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将加强对重点科室、重要环节的监测,对医院感染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李瑛;肖维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外科手术患者多,危重患者多,护理记录内容多,时间长,历经各班护士之手,客观上造成护理记录单质量不统一,因此,保证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尤为重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激光治疗不同颜色纹身的疗效比较观察.方法:对我科近三年采用调Q关光Nd:YAG激光治疗420例不同颜色纹身的病例分类比较,从而对他们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调Q开光Nd:YAG激光治疗黑色的纹身的总体有效率比彩色纹身的有效率高.结论:激光治疗黑色纹身疗效优于其他颜色纹身.
作者:蔺正团;张维苹;牟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高角、均角和低角女性正畸治疗后的垂直向变化.方法:将我院正畸科2006-2009年开始正畸治疗并现已结束的312名安氏Ⅱ1错女性根据下颌平面角和生长发育阶段分为六组,对其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用12项头影测量值进行治疗前后变化的评价.结果:无论何种垂直骨面型或何种生长发育阶段,正畸治疗后平面均顺时针旋转; 生长发育期患者治疗后前面高增大,而不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患者治疗后前面高无明显变化;大于18岁组治疗后下颌平面角无明显变化,而生长发育期患者治疗后下颌平面角的变化与垂直骨面型相关.结论:下颌平面角的变化与患者的垂直骨面型有关;平面的旋转与正畸治疗有关.
作者:贾德山;吕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治疗及护理.结果:患者没发生流产或早产.结论:精心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减轻患者痛苦和保证母婴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邓桂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白内障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在2012年4月份之前入院的患者称之为对照组,在2012年4月之后入院的患者称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中、后进行指导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单眼恢复在0.6以上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患者为33例,视力恢复在0.3-0.6之间观察组有7例,对照组有11例,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进行前、进行时、进行中做好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有效降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春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治疗中的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将本医院13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每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生素用法的不同于进行分类比较,就传统用药方式和的新型用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新型的抗生素用药措施,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费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老年牙体牙髓病进行研究,分析其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自2011年11月~2012年4月收治的58例病患进行资料分析,通过观察老人牙体牙髓的增龄性变化、牙髓病的特点,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结果:通过临床治疗,我院收治的老年病患全部获得康复,不再受牙痛的折磨.结论:实施老年牙体牙髓病的治疗,必须对其发病特点进行了解,并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人的健康得到保证.
作者: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之一,因工作相对单一枯燥,患者流动性大,且治疗用药种类繁多,对护士各方面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我院小儿输液量占输液总量的70%-80%,因此对护士的责任心,穿刺技术,及服务态度要求更为严格,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患儿及家属的不满.近年来由于医院扩建,招收了一大批新进护理人员,如何让她们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更快更好的胜任工作,为此我们探索了一套输液室年轻护士的培养方案,现总结如下:
作者:丁炜兰;韩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随访103例各期宫颈癌患者,观察综合治疗以后的3年总生存率,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间103例接受根治性或辅助性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随访期间失访4例,平均随访时间32.5个月,失访率3.88%,103例中有31例死亡.全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为71.6%.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宫旁受浸、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影响宫颈癌预后(P<0.05).结论: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黄建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和应用效果,为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期间,我专科收治需进行口腔修复,并经正畸治疗患者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固定矫治器矫治,并配合直丝弓或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16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130例,占81.3%,有效28例,占17.5%,无效2例,占1.3%.除治疗无效患者,其余患者均在正畸治疗后进行口腔修复取得了良好的发音效果和美观效果,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腔修复前经正畸治疗不但会为后期的口腔修复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还能够更好地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列形态和面容的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秋德;谭超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患者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采用抗感染、吸氧、雾化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辩证予以中医药口服治疗措施,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表现、生命体征指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对照组46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中医药疗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发作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肺部功能.
作者:何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5mg,1次/日;治疗组加服玉屏风颗粒5g,3次/日.14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地氯雷他定片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优于单纯应用地氯雷他定片.
作者:瞿艳红;朱堂杰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