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杏钰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致死率较高。冠心病病程长、具有终身性。冠心病患者除常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外,使自己处于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汪永红;张彩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 ,CB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血液净化技术,是通过弥散和(或)对流、吸附机制,缓慢、连续地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血液净化疗法的统称。由于治疗的连续性,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特别是能够有效的清除循环中的炎性介质,使得这种治疗方法不但应用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而且已广泛地被应用于非肾脏疾患,特别是一些危重病,如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重症胰腺炎,药物或毒物中毒等,是抢救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其地位与机械通气和全胃肠外营养(TPN)同样重要[1]。本文对CBP 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杨小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采用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48例系高血压致脑女血患者(对照组)行止血、控制血压和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护理,对50例疾病类型同上的惠者(观察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颅日血肿抽吸引流木治疗,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观察组治愈12例,好转34例,死亡4例,而对照组则为6例治愈,27例好转,15例死亡,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科常规处理,配合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对改善脑出血效果明显,但必须做好手术期护理,以减少再出血发生,进一步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石英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对其的护理方式。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期间住院分娩的1458例产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出血发生在分娩后2个小时内(87.8%),产道损伤、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残留、血功能障碍异常和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的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孕妇的产前教育,及时筛查识别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关的综合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干预、处理,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从而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郭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BG(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BG、TG、TC、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显著优于对照组7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90%,明显低于对照组7.25%,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可以有明显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茹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发热<5天川崎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1岁3月。因“发热3天,皮疹5天”于2013年10月28日入院。入院前8天,患儿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8℃,无畏寒寒战,伴口唇绯红,无皲裂,无流涕、咳嗽,无呕吐、腹泻,予口服退热药后可降至正常,有反复发热,高39℃,予口服药物治疗,3天后热退,未再反复发热。入院前5天(热退后第2天),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仍口唇发红,精神食欲可,未予特殊处理。入院前3天,患儿口唇出现皲裂,精神食欲较差,门诊予输液抗感染治疗2天,皮疹有所消退,但口唇皲裂及精神食欲无好转。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川崎病?”收入院。入院查体:T:36.7℃,P:115次/分, R:28次/分,W:10Kg,面色稍苍白,精神差,呼吸无急促,全身散在淡红色斑丘疹,各种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浮肿,球结膜无充血,口唇干燥、发红、皲裂,无杨梅舌,口唇粘膜光滑,咽部稍充血,双侧扁桃体I,无疱疹及脓性分泌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音。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包括,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肢端无肿胀及脱屑,肛周无脱屑,手足心无皮疹。神经系统体征阴性。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左冠状动脉扩张:内径3.6mm,右冠状动脉扩张:内径3.4mm。胸片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8.55*10e9/L,中性细胞比率:45.2%,淋巴细胞比率:44.6%,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305*10e9/L。CRP:1.8mg/L。血沉:10mm/h。肝功正常。肾功正常。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487U/L。电解质正常。入院诊断:1.不完全川崎病?2.心肌炎?入院后予喜炎平抗病毒,静脉丙种球蛋白2g/kg单次输入,联合阿司匹林3mg/mg/kg.d及潘生丁3mg/kg.d治疗,入院后患儿一直无发热,住院治疗第3天,患儿口唇皲裂及皮疹明显消退,无发热及咳嗽,精神食欲明显好转。住院第7天患儿无发热,皮疹完全消退,无咳嗽,无鼻阻、流涕,无呕吐、腹泻,精神食欲较好,大小便正常。此时复查血常规:白细胞:6.14*10e9/l,中性细胞比率:35.6%,淋巴细胞比率:49.3%,血红蛋白:115g/L,血小板:672*10e9/L;CRP:3.3mg/L;血沉:15mm/h。患儿带药出院:维持口服阿司匹林3mg//kg.d及潘生丁3mg/kg.d治疗。出院2周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冠状动脉扩张:内径3mm,右冠状动脉扩张:内径3.1mm;复查血小板:687*10e9/L。出院1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冠状动脉扩张:内径2.8mm,右冠状动脉扩张:内径2.4mm;复查血小板:433*10e9/L。出院3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冠状动脉内径2.4mm(正常),右冠状动脉内径2.1mm(正常);复查血小板:398*10e9/L。予以继续口服潘生丁3mg/kg.d治疗,定期随访血小板。
作者:石晓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有机磷中毒后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饮食、环境等方面的有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与护理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8±6.7)d优于对照组(27.4±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治愈率、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3.33%、6.67%、3.33%优于对照组的80%、16.67%、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田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析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神经内科就诊患者选取100例进行本项研究,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常规护理法进行护理,对治疗组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治疗组中接受舒适护理方式护理的50例患者满意度高达9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50患者满意度仅为76%;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钱香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廊坊市部分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情况及严重程度,为社区COPD人群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考阻塞性肺疾病负担研究(BOLD)问卷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对廊坊市安次区永兴社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肺功能检测,并以肺功能作为诊断COPD的金标准。结果:(1)该社区COPD患病率为9.62%,其中男性为12.77%,女性为7.49%,性别之间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2)确诊为COPD的患者中,以早期患者为主,部分无呼吸道症状的居民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存在。(3)94.64%确诊为COPD患者为首次接受肺功能检查,91.07%为首次诊断为COPD。结论:该社区COPD患病率较高,漏诊多,肺功能检查率低;肺功能检查在COPD的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社区医师应加强社区居民肺功能监测。
作者:王春艳;李玉明;杜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结合循证医学相关理论,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以循证医学为理论指导,收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共624例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0例)和治疗组(324例),治疗组病人在循证医学下行个案管理模式的常规治疗,而对照组未行以上措施的常规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二组患者疗效,治疗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51.54%,对照组临床患者满意度为42.33%,治疗组临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医学下行个案管理模式,可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全程照护,迅速提高乳腺癌患者治疗与护理服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孙朝文;周崇民;张皓;张广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中晚期妊娠妇女的心电图的改变。方法采用12导联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机描记200例中晚期妊娠妇女和200例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的心电图并作对比。结果200例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异常有138例(69%),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4例、ST-T改变34例。结论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非妊娠妇女,多见于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文化渗透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如何通过医学英语词汇学教学,探讨文化渗透的作用,本文以医学英语词汇课中的词源学教学为例,在授课中有意融入相关文化背景教育,分析词汇课中文化渗透的措施,并探讨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对医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及提高文化素养的价值及意义。
作者:武春雪;黄佳;隋滨滨;顾卫彬;袁菁;马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报道1例声带息肉合并干燥综合症患者,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次日出现严重低血钾,望引起外科医生对干燥综合症的重视和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血钾异常提高警惕,保障该类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高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急诊患者的1/6。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小夹板固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常不满意。且复位后易再移位。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使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金侃;张仲华;吴锦华;任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军队院校培训任务调整,我校已承担三届预选士官培训,他们是基层部队卫生机构的年轻力量,也是执行护理操作等其它卫生任务的主要人员,军队卫生工作的完成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在校时间短暂,除了要让学兵学习专业知识,还要让他们在各方面发展,提高素质以适应基层部队需要。但是在学校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总存在学习心理不良的学兵,如何正确对待学习心理不良的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学习,提高素质,成为对部队建设有用的人才,这对提高整个部队的素质,保障战斗力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讨了学兵的学习不良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调适措施。
作者:王琳;滑树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瘢痕性子宫早孕治疗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性子宫早孕妇女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钳刮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性子宫早孕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钟兴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150例我院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50例,术前全面检查,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提早治疗,不同的患者分别采取四种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走访,观察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切口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及一个月、一年到三年期间的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术后伤口出血者、切口发生感染者、肠梗阻粘连者、吻合口漏以及肺感染者的数量都在10%以内,术后一个月内无死亡病例,三年内死亡病例在12%以下,术后三年内局部复发者占了13%左右。结论:从本次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分析来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存活率较高,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对不同的直肠癌患者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巴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观察、体会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125例围手术期妇产科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普通护理,对各组切口感染、脂肪液化、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围手术期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以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求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男护生的就业意向,利于医学院校对男护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出更多用的上,留的住的护理人才。方法:我院40名男护生使用自制的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0例被调查者中,72.5%的男护生看中了护理事业就是前景或将其作为工作的跳板,有了更好的工作便会离开护理岗位。有10%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将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原因是在护理工作中能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以及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量巨大,男护士的发展潜力巨大。结论影响男护生就业观的因素有很多,只有社会和从业人员转变观念,学校对男护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男护生才能够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的。
作者:刘林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以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0例为标准治疗组,对照以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0例,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术前术后均采用脱水、适度/过度换气、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56.66%,中残16.66%,重残6.66%,植物生存3.33%,总有效率83.33%,死亡率16.66%;对照组良好30%,中残13.33%,重残10%,植物生存6.66%,总有效率53.33%,死亡率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3,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