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茜予
目的:研究探讨全方位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排便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患者的护理干预后的排便情况、总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可见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股骨颈骨折便秘患者的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排便功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爱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经皮肾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4例和32例,干预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及术后指导。结果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比较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不但提高了肾穿刺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达到实施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健康教育为特征,解决患者健康为导向,满足患者需求,达到患者满意、家属放心、护士称心。
作者:唐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所收治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其中61例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无效死亡患者4例。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可以避免发生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铭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措施,观察、体会护理干预应用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125例围手术期妇产科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普通护理,对各组切口感染、脂肪液化、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肛门排气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围手术期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患者以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求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的护理方法与具体效果开展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的428例腹部切口妇女患者,采用术前饮食指导、心理护理、术中与术后整体护理等方法,对护理效果及体会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科学护理,所有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4±0.2小时,住院时间6-10天,平均住院时间为6.5±1.7天,患者满意度达96.2%,术后并发症较低。结论:采用全方位护理腹部切口患者,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手术风险,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袋整形中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适合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选择38例76眼行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有38例76眼,其中显效19例38眼,有效17例34眼,无效2例4眼,总有效率为94.74%,共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为10.53%,患者满意度为92.11%。结论:四步法眼袋整形技术对老年性眼袋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人的眼袋整形方法。
作者:姚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颞下颌关节强直是一类严重影响口腔下颌运动的疾病。为了更好的探究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本文就各种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顾云凯(综述);满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认识,掌握急救处理原则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了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主要包括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补液促进乙醇代谢,做好病情观察和对症处理。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完善的护理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发现救治双硫仑样反应是成功救治双硫仑样反应的前提,医护人员对双硫仑样反应的明确认识是救治的基础。迅速妥善的处理是双硫仑样反应的救治的关键。
作者:池晓霞;季琼;熊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理学基础教学是中职院校医学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不但要求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是对中职护理人员基础职业素养的考验。因此,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医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也有了巨大变化。目前,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素养、增强实践经验等方法不断引入教学理念中,并有了很大成效。
作者:魏麟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针对银翘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30例。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银翘散加减的方式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之后,30例观察组患者当中有15例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达到了90%的总有效率;30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有10例痊愈,9例显效,1例有效,10例无效,达到了66.7%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银翘散加减的方式针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慢性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患者的患病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呈现进行性破坏,并致使受损关节发生功能障碍,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本文主要探讨针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中药的辩证治疗。同时辩证的选用金乌骨痛胶囊、鹿瓜多肽和丹参注射液这三种中成药,介绍它们的中药成分、疗效、适用症状和用法用量等。
作者:栾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甘石青黛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神经性皮炎患者84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研究组给予甘石青黛膏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复发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甘石青黛膏治疗,能有效促进皮疹的消退及改善临床症状,且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胡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联合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35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微创内固定联合关节镜。结果35例获随访12~1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手术顺利,伤口一期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术后1年按照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94.3%。结论微创内固定联合关节镜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同时处理关节内部合并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东辉;李晓明;姜金顺;卢洪昌;石国君;李运美;马世强;邢宝瑞;沈润斌;韩广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比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心律(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麻醉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病例。结论:两种麻醉方案均可以取得理想麻醉效果,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包煜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口服,250mg 一日二次;对照组仅常规治疗,5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能提高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晋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进行人工骨植入术,并随机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不使用口腔修复膜覆盖人工骨,对2组患者3~6个月后发生骨植入腔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植入腔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感染的有2例,感染率为4.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1.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患者的骨植入腔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益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的临床效果,以判断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47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7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穿刺后没有出现出血、感染、置管脱落等现象,置管后2至3小时内患者的疼痛与发热症状有所缓解,其中37例患者在拔管时,临床症状均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14.3士3.1)天。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中效果显著,而且治疗操作简单、安全,造成的创伤少、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福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本论文讨论关于输液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老年静脉输液常见问题及对策,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杜绝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为目的,根据本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将浅析了老年静脉输液的各种问题及对策。
作者:方小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5例异常妊娠发生大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即出血量大小作为判定标准,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情况,给予针对性急救处理。结果全部患者中,31例进行手术治疗,14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24例行剖宫术,胎儿存活23例,11例行阴道分娩,胎儿均成活,10例患者行完全流产治疗,胎儿存活8例,胎儿死亡率6.7%。全部患者经急救处理后,出血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患者死亡病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9±1.8)d,均康复出院,本组患者急救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处理,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胎儿死亡率,提高母婴安全性。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应用β-七叶皂苷钠联合中药身痛逐瘀汤合五皮饮内服、皮硝外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实施单侧全膝置换术后的患者33人,随机分为3组各11人,A组应用β-七叶皂苷钠20mg qd静滴,B组予中药身痛逐瘀汤合五皮饮120ml内服、皮硝1000g外用,C组予β-七叶皂苷钠20mg qd静滴联合中药身痛逐瘀汤合五皮饮120ml内服、皮硝1000g外用治疗。观察各组术后肢体肿胀的程度及消退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肢体均出现肿胀的情况,应用药物后,均出现肿胀消退。A组与B组消肿疗效相近,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组、B组在疗效方面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β-七叶皂苷钠与中药身痛逐瘀汤合五皮饮内服、皮硝外敷在治疗全膝置换术后肢体肿胀具有相类似的疗效,且β-七叶皂苷钠与中药身痛逐瘀汤合五皮饮内服、皮硝外用联合用药较单组用药,对治疗全膝置换术后肢体肿胀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小春;刘晋闽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