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包煜敏

关键词:髋关节手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 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老年人髋关节手术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髋关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比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心律(HR)、平均动脉压(MA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麻醉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病例。结论:两种麻醉方案均可以取得理想麻醉效果,腰丛复合浅全身麻醉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麻醉方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声带息肉合并干燥综合症

    本文报道1例声带息肉合并干燥综合症患者,在全麻下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术后次日出现严重低血钾,望引起外科医生对干燥综合症的重视和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血钾异常提高警惕,保障该类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高丽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女性口服避孕药Ⅲ期临床试验的护理配合

    目的:讨论女性口服避孕药临床试验的护理。方法回顾2009年4月至2011年1月参加女性口服避孕药临床试验的工作方法,讨论护士的作用。结果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完成,结果真实、有效。结论充分发挥护士在女性口服避孕药临床试验中的作用,有利于试验的顺利完成,提高了试验的质量。

    作者:江颖;王富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3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4.2%),且观察组恶化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9.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ALT升高、头昏头痛、皮疹、腹胀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3%)明显低于对照组(12.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上午电针组(9-11点)和下午电针组(15-17点)。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下午电针组的PSQI总积分较上午组改善明显(P<0.05)。下午治疗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优于上午治疗组(P<0.05),但远期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下午治疗失眠的近期疗效优于上午治疗,但持续效果欠佳。

    作者:黄凌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上颌软骨性恶性肿瘤1例报告

    软骨性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发生于颌骨的软骨性恶性肿瘤更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上颌软骨性恶性肿瘤报告如下。患者女,32岁,发现右上后牙区肿块半年就诊,半年前肿块约黄豆大小,近期自觉逐渐增大,全身无其它不适。患者10年有鼻恶性淋巴瘤放疗史。专科检查:右上颌16、17可及牙龈肿物,向外侧膨隆,约2cm*3cm,质地中等,无动度,无压痛,开口度正常。口腔全景片:未见明显右上颌骨破坏。其他检查未发现异常,初步诊断为右上牙龈瘤。

    作者:何海波;王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硝酸益康唑气雾剂抛射剂的选择

    使用HFA134a替代CFCs类作为气雾剂的抛射剂后,通过对产品的分散性、泄漏率、喷出量等项目的考察,确定HFA134a的用量及是否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作者:王新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科护士实施院内进修的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实施有效的规范性的院内进修培训,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为抢救每一个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方法选送急诊科护士到院内相关的科室进行短期进修培训。结果调动了急诊科护士的学习热情,掌握了相关专业专科知识,提高了急救技能,经过3年多的实践,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进修前后急救技术合格率提高了12%,优秀率提高了8%。结论院内进修是能在短期内让急诊科护士掌握多个急救技术的简单、有效的办法,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弥补了因无法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空白,全面提升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冯华;宋峥嵘;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贮藏及库存管理的佳方法

    药品的贮藏及库存管理是当今医药界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以植物草药主和部分的动物药材,相比于西药,其储存起来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更多、更有难度。如果贮藏方法不当,轻责影响药效,重责使中药变质直接影响到用药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加强中药库存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贮藏方法,是现提高提高中药贮藏质量的必要条件。故本文首先对影响中药贮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中药的养护手段及在库存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方法。

    作者:牟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麝香溶液治疗高原地区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应用麝香溶液治疗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麝香溶液湿敷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并与常规换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就肉芽组织形成的速度和创面治愈时间等疗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高原地区应用麝香溶液湿敷治疗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18例,对照常规应用湿润烧伤膏及京万红软膏患儿16例,总有效率为94%,平均治愈时间10±3天。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原地区应用麝香溶液湿敷治疗儿童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能明显促进肉芽组织形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预防溃疡形成,避免反复感染,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佩章;鲍呈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1例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intra-aortic bal oon pump,IABP)装置由球囊导管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主动脉内球囊通过与心动周期同步充放气,达到辅助循环的作用。该装置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伴心源性休克(cardiac shock,CS)、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二尖瓣反流、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间隔穿孔、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血流动力不稳定的高危PCI病人(如左主干病变、严重多支病变或重度左心室功能不全等),IABP联合PCI 使AMI并发CS患者住院期间存活率明显升高。[1]我科于2014年9月收治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行PCI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经积极抢救和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总结一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快速评估病情、有效止血、抗休克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的术前准备、安全转运、心理护理。患者经过快速、有效的急诊室救治,积极进行了急诊手术,预后良好。

    作者:陈颖;左霞;孙四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中药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75例

    由于现代医学治疗周围性面瘫有局限性,容易留下后遗症,并且在基层临床中,传统上周围性面瘫患者普遍认为面瘫系由“毒风”所致,需要中医针刺治疗才有效,因此周围性面瘫病人在针灸临床特别是基层针灸临床中较为常见。自2011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及其他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桂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行尿道板矫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尿道板矫形术是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的一项手术方式,结合临床特点和患者的不同特征,针对相关的15例患者进行详尽的分析,总结临床手术经验。

    作者:黄德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早期功能康复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功能康复的方法和时机,预防并发症。方法23例(34膝)骨水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预定的康复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 h内即开始进行膝关节CPM锻炼,24 h下地站立。术后给予负压引流。结果术后2周平均关节活动度达90°,HSS评分平均71分。3例出现切口局部皮缘灶性坏死延期愈合,无其它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安全可行,可使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并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尹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鼻窦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随着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应用,对其疗效的分析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的分析日益受到手术医生的关注。回顾近几年临床相关报道,综合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其术前综合治疗、麻醉选择、术式及手术操作熟练程度、术后综合治疗等密切相关。

    作者:李永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伴有合并症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让心脏搏出的血从主动脉经过所架的血管桥,流向因引起狭窄或梗阻的冠状动脉远端而到达缺血的心肌,从而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状态。这种心肌血运的重建术,叫作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搭桥术是取一段自身的正常血管,吻合在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之间。这样,主动脉的血液就可以通过移植血管(桥血管)顺利到达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恢复缺血心肌的正常供血,达到解除心绞痛、改善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4年2月,微创经皮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57例,术前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开放性骨折清创、抗感染治疗,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8周后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手术疗效。结果:随访时间8-20个月。骨性愈合时间平均12.58±2.31周,完全负重时间10.57±5.92周,平均11.7周。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优5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二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护理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护理后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晓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从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96~396,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存在一定困难,致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更高。因而防治产后出血在于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5月的分娩人数2131人,其中剖宫产572人,阴道分娩1559人,产后出血120人,其发病率为5.63%,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华敏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及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探讨对应的误差控制措施。方法:以2014年1月~2014年6月作为研究阶段,选择该时间段内我院门诊部所采集的100例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控制条件下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对其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数据的精确性。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室温与低温,立即检验与3h检验控制标准下WBC、RBC、PLT、以及HGB检出结果组间对比下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众多,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对其进行控制,同时提高检验人员整体素质,以尽可能的缩小与杜绝误差,提高检验精度。

    作者:乔小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