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海波
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增长,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观念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现代人对护理模式的要求,也反映出人性化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1-2]。但是由于现阶段国内大多数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以及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使“人性化护理”的开展仅仅只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落到实处。在响应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我院在护理人员的配备上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妇产科在开展优质服务的同时融入人性化护理的理念,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鲁清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手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检测血清钙、磷、PTH 。结果:术后血清钙、磷及 PTH 水平均下降,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病人由于高PTH所致的各类症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毛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急诊患者的1/6。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小夹板固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常不满意。且复位后易再移位。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使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金侃;张仲华;吴锦华;任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急诊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9月~2014年2月,5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急诊护理经验。结果:经精心治疗和护理,52例患者病情均缓解,39例患者门诊治疗好转,13例患者因合并肺部感染转病房治疗,好转出院。结论:严密进行病情观察、加强氧疗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岩;聂珏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介绍济南营养学会近年适应社区科普活动和慢性病防控的需求,开展社区营养科普宣传教育及慢病膳食营养综合干预的做法和对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万艺;臧益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成人牙周病患者13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情况各项指标改善幅度的变化,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牙周情况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姚瑶;朱丽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管腔狭窄基本主要的介入性技术。它首先在右侧大腿根部从皮肤穿刺,沿股动脉将一根管端有个小球囊的特制导管(叫球囊导管),顺着动脉血流在X线透视下,慢慢送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到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时,可将球囊加压到数个大气压之后扩张局部狭窄的病变,使血管内径增大,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症状并减少心肌梗死发生。这样将血管狭窄的冠状动脉重新成形,称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国际上PTCA的成功率已达90%~95%。中国为80%~85%,远期疗效亦为80%以上。其再狭窄率达30%~35%,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如稳定1年以上,则极少有再狭窄。对于再狭窄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再次选择PTCA,成功率仍达90%以上,且再狭窄率降低。近年来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以及介入材料的日趋改进,其手术成功率已达到98%以上。通过稳定患者的情绪,合理安排休息、饮食,严密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以及病情观察是冠心病患者PTCA手术成功的关键。PTCA的成功与否,关系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术后护理为重要。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患者的焦虑程度,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手术期的合理配合与正确护理对提高PTCA 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心内科患者病情危重、治疗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相对较高。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导管室用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共27例,经术后严密监护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哲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瘢痕性子宫早孕治疗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性子宫早孕妇女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钳刮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性子宫早孕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钟兴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后康复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产妇的产后康复及自护能力情况。结果:在产后康复指标中,泌乳开始时间、子宫入骨盆时间、产后恶露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产妇自护能力上,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促进产妇尽快康复。
作者:付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120例单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于受伤过6d~3个月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受伤后6个月~1年实施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论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7%;与对照组的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恰当的手术时机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建议外伤性白内障受伤后6d~3个月内行手术治疗。
作者:何金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正畸科治疗的100例错牙合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治疗,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传统舌侧矫正器进行矫治;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矫治顺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00%、畸形复发率8.00%、矫治顺从性率90.00%、矫治效果的满意度92.00%、矫治效果有效率92.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00%、畸形复发率32.00%、矫治顺从性率40.00%、矫治效果的满意度36.00%、矫治效果有效率64.00%,两组数据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矫治顺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孟宪瑞;李素红;周斌;于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十八反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医临床的一个禁区,因为它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并不然,十八反也是中医的一方良药,很多中医药学家都有对它进行相应的研究,并且研究成果也是巨大的。而且,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用在了中医外科和疼痛科,对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病例,治疗效果也相当好。本人也有将十八反有关治疗方法用在临床应用,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作者:李世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采用钻孔引流术对3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38例病人均恢复良好,无死亡、颅内感染、脑损伤、颅内积气、脑脊液漏、血肿复发。结论钻孔引流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平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观察与探讨,缓解呃逆为患者带来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疾病治愈率。方法通过对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后出现呃逆患者结合综合性护理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患者呃逆得到缓解,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舒适度。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能够明显缓解呃逆为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术后患者带来的不适,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治愈率。
作者:尚娟娟;杨秀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例,好转12例,治愈19例,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冷静、沉着对待,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近的研究显示高血压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主要的血管危险因素,并在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多个认知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脑血管反应性的改变也可能介导了高血压相关的认知障碍。因此,研究高血压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及脑血管反应性改变的相关特点,有助于临床进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
作者:伍洋;罗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呼吸道管理护理干预加强,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内科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咳嗽症状减少、喘憋不适好转、肺部音缓解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的要比对照组短,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能加快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好患者的病情,故存在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康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掌侧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掌侧入路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根据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疗效:其中有28例为优效,6例为良效,2例为可,效果优良率为94.4%,患者治疗后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偏角明显恢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莫新远;何大平;毛贤智;吴若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作用。方法把我院2013年度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0例,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即根据医嘱对患者实行一、二、三及护理,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患者进行巡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组40例,在整个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在内的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通过患者每日的体温单评估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都好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在乳腺癌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效率、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贾雪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计划生育开展几十年来,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的主题也从“少生、少育”过渡到了“优生、优育”来了。如何让广大人民从思想上发生改变、从行为上予以实践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实现“优生、优育”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而在这其中,农村地区由于大部分人们对于生育知识的学习情况、自身知识水平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较好的完成从“少生、少育”过渡到“优生、优育”观念上的转变需要进行的宣传、普及以及相关工作更多。因此,就如何实现农村地区“优生、优育”,如何合理有效的将这项工作开展开来以及如何保障农村地区优生优育工作长期有效的连贯性等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结合丽水市的农村地区的计划生育现状情况分析,就我国弄起地区“优生、优育”工作的开展进行一番探究,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或意见。
作者:季美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