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洋;罗华
目的:探究分析了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认知教育等一系列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有效率为53.1%(17/32),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变化明显。结论: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6月实施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取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前的10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室的感染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判断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为8.2%,对照组发生感染的几率是12.8%,两组患者感染率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管理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的几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HCV的致病机制及病理发生过程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也缺乏有效的保护性疫苗和治疗方案,目前治疗HCV主要是通过α干扰素(INF2α)与病毒唑(dbavirin)的组合疗法,现将我院使用重组人干扰素2b联合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干扰素2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抗丙肝病毒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冯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整形手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整形外科收治的90例进行重睑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中对其进行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的方法,并在术后半年对其进行随访,观察90例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疼痛反应微弱,在手术效果中,85例患者重睑形态自然美观,效果良好,5例患者重睑效果不明显,经二次手术修复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三点微创切口联合皮下隧道组织去除重睑术在整形外科中是一项有效的重睑术手术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针对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质量控制前500份血液检验过程进行分析,记录问题案例,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质量控制对策,并随机抽取质量控制后500份血液检验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出现的问题案例。结果:质量控制前出现问题案例数53例,明显大于质量控制后出现问题案例数9例,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血液检验每个流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逐个击破,才能保证检验科血液检验的质量,提升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保证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的价值。
作者:覃银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科与2014年7月份开展会阴神经阻滞麻醉至今已5个月的时间,已对500名产妇自然分娩实行会阴深部神经阻滞麻醉术,此项技术大大减轻了产妇的疼痛,减少了会阴撕裂的机会,降低了会阴侧切率、阴道助产术及剖宫产率,为广大孕产妇带来了福音。
作者:扈学艳;韩慈;赵金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抗感冒药物的药理特点、临床用药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年2月内220例感冒病症的处方,并对其感冒患者用药的临床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220例处方中,有28例不合理感冒用药处方,也就是不合理率为12.7%,有6例不对症感冒用药处方,即不对症率是2.7%;还有31例出现药物成分重复,占总病例数的14.1%。结论:加强对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点和临床用药的观察,有助于提高临床处方的准确率,有效地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
作者:孙立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红景天胶囊治疗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以红景天胶囊治疗低氧血症30例,并与刺五加随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红景天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景天胶囊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还能提高氧分压及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服药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生化指标的变化表明,红景天胶囊与治疗低氧血症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刺五加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作者:崔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男护生的就业意向,利于医学院校对男护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培养出更多用的上,留的住的护理人才。方法:我院40名男护生使用自制的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0例被调查者中,72.5%的男护生看中了护理事业就是前景或将其作为工作的跳板,有了更好的工作便会离开护理岗位。有10%的男护生表示毕业后将继续从事护理工作,原因是在护理工作中能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以及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量巨大,男护士的发展潜力巨大。结论影响男护生就业观的因素有很多,只有社会和从业人员转变观念,学校对男护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男护生才能够更好的从事护理工作的。
作者:刘林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苯巴比妥在预防新生儿因窒息导致脑损伤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入住本院的106名新生儿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组当中治疗组的新生儿HIE及颅内出血发生概率比较低,HIE的严重程度也比较低,而对照组的则相对比较高。结论:对新生儿不仅要进行综合治疗和严密监测,还要使用苯巴比妥进行预防治疗,这对于减少新生儿的发病率,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值得推广。
作者:吴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管理中的运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建立沟通平台,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定出“降低患者跌倒风险”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针对主要原因,再次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防范对策:建立跌倒风险因子评估及动态评估的指引;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将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纳入护士岗位管理,进行绩效考核。比较活动前后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结果:实施品管圈后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为较实施前明显改善。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跌倒风险评估准确率,提高了护士团队意识、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使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虞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又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一种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X线片常以髋臼指数增大为特点,多数采用髋关节外展位而随之自愈,约1/10将来发展为先天性髋脱位,还有少数病例持续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年长后出现症状[1]。如大腿、小腿与对侧不对称及患肢股动脉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有许多理论阐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如机械因素、内分泌诱导的关节松弛、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和遗传因素等。臀位产时有异常屈髋的机械应力,可导致股骨头后脱位。韧带松弛曾被认为是重要发病因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骨盆松弛,有利于分娩,也使子宫内胎儿韧带产生相应松弛,在新生儿期较易发生股骨头脱位。但很难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本病的原因,一般认为遗传和原发性胚质缺陷对发病可能起重要作用[2]。胎儿的髋关节开始是间质性软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圆形,然后逐渐变浅,呈半圆形。出生时,髂骨、坐骨及耻骨仅部分融合,髋臼窝极浅,所以分娩时胎儿髋关节有很大的活动幅度,以使胎儿容易通过产道。因此,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若胎儿下肢置于伸直内收位,则股骨头不易置于髋臼的深处,极易脱位。本文就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病理与诊断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唐震;肖东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本文对我院住院分娩的116例新生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婴354例,女婴272例,其中有99例新生儿窒息,窒息率15.81%,高于教科书的3%~10%。窒息的原因前五位:滞产、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膜早破、早产儿低体重儿。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时处理高危妊娠,加强产时监护,避免胎儿宫内缺氧,避免滞产,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提高产科质量,推广ABCDE复苏技术,加强对医院产儿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若得不到及时的护理,很容易发生新生儿死亡,加强对复苏后的窒息儿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维持循环、密切观察病情等环节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
作者:高小丽;张祖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设立了10项考核指标,即“总量控制”指标完成率、医疗成本率、万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收支结余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业务工作量及其增长率、每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及其增长率、单位平均收费水平增长率、医疗应收款占业务收入比例增长率、财务制度执行情况。并利用10项指标对10所医院历年年经济管理进行了考核评析。认为考核指标设计合理、标准客观,便于横向比较,提高了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作者:胡丽;戴广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安全管理组(n=55)与对照组(n=55),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安全管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安全管理组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率、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0.0%、98.2%、0.0%、(98.8±1.7),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可以有效优化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该种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曾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给予全程护理干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中不良反应,改善患者舒适度,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晓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慢性肝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评估387例肝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个性要求,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活动。结果绝大部分患者肯定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积极参与。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应用综合性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62例患者中,改善并出院59例,护理有效率为95.16%;护理满意度为96.77%。结论 COPD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给予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黄亚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评价改良小切口口内入路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期间行改良小切口口内入路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的37例轻、中度小颏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伤口均I期愈合,无伤口感染血肿等并发症,术后3周恢复自然外观。出院后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10个月,37例患者均自觉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口内入路硅胶假体置入隆颏术,切口隐蔽,对下唇黏膜肌肉不会造成明显破坏,并发症少、简便易行,适合轻、中度小颏畸形的矫正,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正斌;梁红伟;张羽森;海莉;路光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调查分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取得的一些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比较分析利与弊的情况,从而针对如何更好地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程永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