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梅
目的:观察参芪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药组2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组加用参芪通脉汤。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方法有效。【关键词】参芪通脉汤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主要出现于糖尿病症状之后,少数可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或发生于病程不长的糖尿病患者。我们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应用参芪通脉汤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50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玉芳;姜棣;彭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康模貉芯侩滓炙谻浓度水平在60岁以上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收集因肺炎住院的60岁以上患者80名,将患者按年龄分布分为四个年龄组,每组20名患者,检测他们的胱抑素C浓度,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结果:各组间胱抑素C浓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胱抑素C浓度升高是较早反应急性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为监测早期肾损伤提供了临床依据。对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明显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向伟;谢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有所提高,不良饮食习惯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心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有效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更深入地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方法对住院500例孕产妇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的调查,并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结果500例孕产妇顺利完成分娩过程。结论医护人员应传授预防、质量、护理等多种知识,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作者:师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常见表现,出血部位常表现为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由于脑AVM出血为急性发病,易与其他的出血性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本文结合近十年收治的226例病人中误诊的21例对其原因分类作一分析。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80mg/粒,1粒/天。对照组给予缬沙坦5mg/粒,1粒/天;两组患者服药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服药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血压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及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药效持久且平缓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娩过程由三个产程组成: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为第三产程。绝大多数产妇的分娩过程是一个生理过程,顺利与否,除与产力、产道、胎儿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时的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时阵痛密切相关,疼痛的程度往往会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产妇情绪稳定、精神放松,体力充足,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官产率,促进自然分娩。因此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当的妇产科护理,对减轻其疼痛,促进顺利分娩,保证母婴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万小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会阴裂伤可以分为三度:1.1Ⅰ度裂伤为阴道黏膜、会阴皮肤、小阴唇或及前庭黏膜有破裂。1.2Ⅱ度裂伤除表浅组织外,盆底肌肉和筋膜也被撕裂,但未达肛门括约肌。
作者:马艳书;赵金荣;刘树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体检中心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为客户构建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环境,建立科室品质文化、提高核心竞争力。方法以6S管理模式,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为指导,对我体检中心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形成制度。结论6S管理模式是一项长远持续的实施活动,给科室的经营管理带来了深层次的改善,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员工素养,为体检中心质量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作者:杨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6岁,主因全身多处火焰烧伤于2013年4月24日收入我院烧伤整形科,入院主要诊断为全身65%二到三度烧伤。入院后经抗休克、抗感染、创面定期换药及多次手术逐步修复创面,患者烧伤创面渐愈合。患者受伤入院前月经周期正常,且育有1子,入院治疗3个月后,患者出现双侧乳房溢乳,伴有停经。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共约65%体表面积烧伤创面大部分已愈合,部分见有疤痕增生、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甲状腺不大。于2013年8月2日行化验检查发现促黄体生成素5.79UI/L,促卵泡刺激素4.19UI/L,孕酮0.28nmol/L,雌二醇79.52pmol/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6.69pmol/L,游离甲状腺素13.15pmol/L,泌乳素79.08ng/ml。于2013年8月9日行垂体MRI平扫加增强检查发现:垂体形态饱满,高径约7mm,左侧见点状略低信号影,增强后延迟呈强化,曲线呈延缓—平台型,T1 W1上垂体后叶高信号存在,垂体柄居中,考虑垂体微腺瘤可能。诊断考虑为大面积烧伤合并高泌乳素血症,泌乳素瘤。予以口服溴隐亭治疗,并监测血清泌乳素水平。1月后患者溢乳症状消失,并出现月经来潮,于2013年9月7日化验血清泌乳素为25.17 ng/ml,但因服用溴隐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遂自行停药。两月后再次出现溢乳伴停经,于2013年11月2日化验血清泌乳素为82.13 ng/ml,嘱其继续口服溴隐亭治疗。1月后随访,药物治疗有效,患者症状缓解,复查血清泌乳素亦降回正常。其后患者再次停药,复又出现溢乳伴停经,于2014年2月18日化验血清泌乳素为133.8ng/ml,再次予以溴隐亭药物治疗,嘱长期服药,患者溢乳、停经症状消失,监测泌乳素渐下降,并维持较低水平,于2014年8月14日化验血清泌乳素为13.15 ng/ml。
作者:罗艺;徐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方法:选择本院近1年时间收治的90例术后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实验对象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早,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让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住院时间也可以缩短。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DSA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结果本组患者除因肺栓塞死亡1例,其余45例出现并发症的1例多发性脑梗塞,1例患者出现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出现较严重的交通性脑积水,本组病人出现较严重的头痛12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后也康复出院。结论通过对脑动脉瘤DSA栓塞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病人治愈率高,并发症减少,缩短治疗周期,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李秀葵;徐伟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86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片治疗,并将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的8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疗效显著(62.79%),25例患者治疗有效(29.06%),7例患者治疗无效(8.10%),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的86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疗效显著(36.04%),30例患者治疗有效(34.88%),25例患者治疗无效(29.06%),总有效率为70.93%。两组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极为有效的,且存在较少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国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Pilon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于对照组仅行外固定支架术,对研究组在行外固定支架术的基础上使用皮瓣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没有出现骨髓炎、分泌物渗出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支架之后选用适宜的转移皮瓣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球囊压迫在剖宫产子宫切口妊娠(CS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CSP患者20例(治疗组),采用氨甲喋吟+球囊压迫治疗;另随机选取疤痕子宫合并早孕患者20例(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出血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长(P<0.05),但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球囊压迫用于CSP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袁洋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加味枳术汤治疗慢性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传输型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味枳术汤治疗组)60例,对照组(莫沙必利治疗组)60例,两组用药均为4周,观察便秘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78%,对照组组总有效率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便性状比较,治疗组正常率86.67%,对照组正常率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2组均有一定的通便作用,采用加味枳术汤通便作用显著。
作者:代述东;武琳琳;黄付仙;何涛;雒福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房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待产孕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差异。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为(13.5±0.5)h,产时产后出血量为(102.2±20.2)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同时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不但有助于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且有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总人口60亿中肿瘤患者2000万,发病率约为3.3‰,肿瘤患者的年均死亡率为12%。我国每年因肿瘤死亡的人数约有130万人,死亡率为23%,高于全球肿瘤年均死亡率12%。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药物治疗占有重要地位,肿瘤化疗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领域。本文根据药物靶点将肿瘤药物进行分类,讨论其主要特点和作用机理,旨在为本类药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张红娟;王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耳鼻咽喉科急症疾病本身,如感染、损伤和异物等均可累及气道,造成气道创伤、出血、水肿、脓肿形成或局部受压,引起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严重气道阻塞若得不到及时救治,病人常因严重缺氧而死亡。而手术操作也多在鼻咽、喉或气管内进行,麻醉与手术共同合用同一气道,麻醉医师不能接近气道,此时既要保证病人安全,又要不影响手术操作。麻醉期间保持气道通畅和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是关键问题。
作者:车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理疗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病例均行针灸治疗措施,观察组同时结合理疗治疗,统计两组病例治疗预后效果并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1±2.1)分,发作频率为(6.7±4.3)次/d,临床有效率为91.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理疗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与发作频率,并明显提高临床预后疗效。
作者:吴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