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研究

吴红

关键词:针灸, 理疗,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理疗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病例均行针灸治疗措施,观察组同时结合理疗治疗,统计两组病例治疗预后效果并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1±2.1)分,发作频率为(6.7±4.3)次/d,临床有效率为91.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理疗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与发作频率,并明显提高临床预后疗效。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外科患者手术后护理指导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从麻醉苏醒、创口愈合到生理功能恢复的过程中,正确、及时、多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胸外科患者术后的护理,对手术治疗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根据胸外科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可行的术后护理指导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结合实际出现的问题,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工作,提高了对胸外科患者术后护理的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茶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精神护理对强迫症患者治疗的影响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具有强烈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由强迫观念导致的,患者大脑中难以消除的强迫观念导致患者精神上的持久性的焦虑恐惧,为了缓解这种精神的恐惧和焦虑,患者会采取相应的强迫行为,这是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前,强迫症治疗大多采用药物的手段进行,然而,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随着医学领域对强迫症治疗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精神护理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将就强迫症治疗中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及其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综述分析并对未来强迫症治疗的新方法作个展望。

    作者:郑玉红;冯亚芬;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究心理护理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对强迫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据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Y-BOC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存进患者的强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患者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30例,其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中枢性高热5例,高糖血症4例,肾功能不全2例,部分患者引发合并多种并发症,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与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较重,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并发症的引发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结论:熟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正确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周配权;王迪;周方红;黄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连用14d。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和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肌酸激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且降至正常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P0.001)。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文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病房临床带教体会

    目的:培养实习护生在干部病房的临床实践能力、与老年人患者的沟通能力、加强细节化护理意识。方法根据患者特点制定带教计划。结果与结论患者对护生满意度高,护生掌握了相关的护理技能,注重护理细节,能与患者良好沟通。

    作者:韩莎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指征的分析,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32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手术指征归为:胎儿因素、母亲因素、头盆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妊娠并发症已成为剖宫产手术的主要指征。结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医院及医生的行为准则,做好孕妇的产前保健及宣教,大力开展无痛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李巧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6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管理,采取社区家庭干预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管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率(2.1%)低于对照组(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2.1%)低于对照组(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高血压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干预,有利于改善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虞慧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126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患者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应文献。结果:在本组126例患者中:男性青壮年(18~45岁)占70%;以挫裂伤为主,占65.8%;斗殴或暴力为首要致伤原因,占32.5%;以清创后直接缝合为主要治疗方法,占65%;伤口甲级愈合率91.2%。结论:口腔颌面部单纯软组织伤在致伤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目的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李建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抑郁症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发生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3年7月住院分娩的12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20例产妇行产后抑郁症筛查,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分析人格分布,用社会支持量表测量社会支持情况。将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使用全程心理干预。应用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判定。结果1.产后抑郁症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无产后抑郁症组(p<0.05);2.产后抑郁症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质个性及社会支持有关。2.此次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评分。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继发真菌感染病因及有效治疗的措施。方法:总结分析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诊治资料,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针对性用药。结果:COPD的致病菌多为白色念珠菌、曲球菌等,其有效治疗药物为氟康唑,确诊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痰培养的结果。结论:针对老年COPD 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先行确定感染病菌,然后针对性选择抗菌素药,结合综合治疗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作者:李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床旁接种新生儿疫苗提高产妇的知情率与满意率

    目的:通过规范新生儿疫苗接种流程,由原来集中新生儿至医院注射区接种改善为至病房床旁一对一接种,提高了产妇对相关疫苗知识的了解,提高了产妇对操作护士的满意率。方法:将300例需要接种疫苗的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由护士至床旁接种疫苗,对照组将新生儿集中至我科注射室接种疫苗,家属或产妇在室外等候。结果: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接种疫苗的种类、作用、接种部位、局部及全身反应等知情率达100%,对护士操作的满意率达90.66%;对照组的知情率则为78%,满意率为34.66%。

    作者:李金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服外用“七白散”配合氢锟乳膏治疗黄褐斑75例临床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中医学属“肝斑”、“黧黑斑”、“蝴蝶斑”等范畴,在自然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育龄期女性较多[1],以颜面部位的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形态不定、无自觉症状的淡褐色至淡黑斑片为临床特征,通常分布于颧部、颊部、眼眶周围、鼻部以及前额等,皮损表面光滑,不高于表皮,没有炎症,无脱屑,无痛痒感,日晒后加重。黄褐斑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具有顽固和复发的特点,是临床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皮肤病之一。黄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现代医学对其治疗多停留在治标阶段,以外治法为主。旨在抑制黑色素细胞增生、防止黑色素颗粒形成、加速黑色素颗粒降解以及降低黑色素细胞活性等[2]。

    作者:申莎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质量管理在心外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对心外ICU术后患者进行规范护理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年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心外ICU手术108例患者作为试验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4例。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用规范护理质量管理,作为观察组;一组对心外ICU术后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CU谵妄、医源性损伤、非计划拔管、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及留住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外ICU术后实施规范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患者受益良多,值得临床交流推广。

    作者:董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纳入本研究,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前者单用缬沙坦,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氢氯噻嗪,针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4.2%,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降压效果,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该种治疗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叶桂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进行人工骨植入术,并随机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不使用口腔修复膜覆盖人工骨,对2组患者3~6个月后发生骨植入腔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植入腔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感染的有2例,感染率为4.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1.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患者的骨植入腔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益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方法:选择2012.07-2013.12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有呼系统疾病的患儿,按照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盐酸溴己新,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两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儿中,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60例患儿中,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患儿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等),出现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照组出现4例消化系统症状,心率紊乱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儿科治疗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儿童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优质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脑血栓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白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通过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的作用。方法:采取多种健康教育方法,对200例高血压病人存在自我管理缺陷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结果:获得了健康教育知识,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困难得到明显改善,P值≤0.01。结论:健康教育是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其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行为、改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控制危险因素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彩萍;郭晋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丁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下腹部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应用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参照组应用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对比其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下腹部手术应用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