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霞
为了改变人体解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人体解剖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本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及其作用,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环节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岩;傅文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组织扩张术在即刻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即刻乳房再造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皮瓣修补术,试验组患者采用组织扩张术,对两组患者的完成乳房再造时间、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完成乳房再造时间2.9个月-4.1个月,平均(3.46±0.37)个月,对照组患者完成乳房再造时间3.0个月-4.2个月,平均(3.51±0.42)个月,两组患者完成乳房再造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无一例假体外露、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同时也没有出现新手术切口增加以及原手术切口延长,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1例假体外露、1例皮瓣坏死和1例切口延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有18名患者对手术表示非常满意,8例表示满意,1例不满意,总满意率达96.43%,对照组中有9名患者对手术表示非常满意,10例表示满意,8例不满意,总满意率达67.86%,试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组织扩张术在即刻乳房再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艾红艳;周恩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另90例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经皮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以及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特别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经皮气管切开术比较传统气管切开术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快速,损伤小的特点,在ICU缩短从决定气管切开到实施气管切开的时间,避免延误气管切开时机,提高内科ICU医师气道管理的主动性,可以作为ICU医师标准治疗技术。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综合评价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方法:对一年一度的在职及离退休干部查体的结果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567例受检者中,冠心病223例,阳性率39.3%。将冠心病与非冠心病的人群分组比较、单因素分析,增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脂质代谢异常(即高脂血症)易致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即为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病中的冠心病就是一种多因素疾病,积极控制并消除因素对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有很大的益处。
作者:苏德格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形成机制、临床特点及临床序列治疗现状。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如何治疗及预防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展开的深入研究及取得的相应的进展。结果:单侧完全性唇裂常伴有明显的鼻畸形,单纯的手术治疗不能解决复杂的鼻畸形,随着国内外推崇的唇腭裂序列治疗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单侧完全性唇裂的鼻畸形整复多采用术前鼻齿槽矫正术,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后鼻模塑形,其临床效果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本文拟对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特点,形成机制及初期修复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趋势及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是唇裂修复中为棘手的部分,在治疗中应把握好每例患者的畸形特点,术前认真设计,综合考虑,手术中精准有效的对畸形部位进行可靠的解剖重建,通过不断提高整复技术与更新理论知识,加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开展基础研究,更有效的推动单侧完全性唇裂鼻畸形的疗效提升。
作者:刘琼;郑苍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改变了会计数据处理方式,也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手工审计方式,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下问题: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审计的对策;以及审计程序。总体来说,文章通过论述会计电算化引起的内部审计内容和方式的改变,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者:李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后雷吉四肢及小关节,引起肿胀、疼痛、晨僵等主要表现,可、发展几年至几十年,关节囊破坏、畸形、功能受限,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我院近5年收治该病患者约1500例。
作者:张红;杨楠;全凤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置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接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无创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治疗,作为观察组,剩下的30例患者采用传统有创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治疗,作为对照组,分别以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无创护理干预方式在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芙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患者,男,62岁,主因下颌牙龈肿物3个月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意中发现下颌牙龈有一肿物,约绿豆粒大小,无明显不适。后渐增大,并觉肿物附近牙齿触碰时略有麻木感,下唇运动可触及。曾于外院“行根管治疗术”和“肿物刮治术”,效果不佳,肿物复发,为求进一步诊治前来我科就诊。既往体健。查体:老年男性,营养较好,心肺腹、全身皮肤及颅面外形无异常。口外检查无明显异常。口内见近42牙与43牙唇侧根尖处可见一圆形肿物,约黄豆粒大小,突出粘膜表面,半透明,表面无红肿破溃。质软,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活动。42牙与43牙叩诊(±),松动度(-),牙体颜色无明显异常,无缺损。舌侧未见异常。颌面部感觉无异常,颌下及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X光片示:42牙与43牙间近根尖处可见一圆形透射影,边界清晰,牙槽间隔有破坏,42牙根管内可见高密度影像,42牙近中及43牙远中牙槽骨骨质连续完整。局麻下切除肿物及附近部分牙槽骨并将42牙与43牙一并拔除,术中见肿物包膜完整,囊腔内含稀薄白色或黄白色油脂样颗粒物。切口Ⅰ期愈合,于7天后拆线。术后病理证实为“牙源性角化囊肿”(苏木素—伊红染色)。3个月、6个月复查未见肿物复发。
作者:姚如贵;马淑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WBC)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有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治疗前和经抗生素治疗72h后的WBC、ESR及CRP的含量情况,并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比较。结果在早期细菌感染中,观察组(D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ESR及WBC;观察组(D组)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观察组(D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72h后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降低。结论儿童早期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CRP是细菌感染的相对敏感的指标,但CRP、WBC、ESR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患儿急性细菌感染疾病早期的诊断,更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并根据其结果判断疗效。
作者:朱艳春;严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院明确诊断肺栓塞的28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明显改善为22例,总有效率为73.33%,死亡3例。结果: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诊疗方法的改进,对于该疾病的误诊、漏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施姮;黄波;陈营营;唐书福;李青;刘肖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室2013年6月一2014年8月使用静脉留置针的307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留置针留置时间受患者血管、留置针的型号、操作流程、药物因素、患者因素的影响。结论:正确选择穿刺部位血管和留置针的型号、严格执行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输入药物、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可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赵庆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探讨其他防范感染性腹泻方法,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的病例,按照8:1的比例进行粪便样本采集,根据检测标准进行病原体检测,对实验室确诊病例的病原体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病毒可吸附在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上,成为病菌的载体而作用于人体。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空气质量因素有一定关联。结论空气质量对感染性腹泻发病有一定影响。
作者:袁艳玲;王剑云;翁晓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优质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脑血栓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白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肠溶片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白癜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胸腺肽肠溶片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用NB-UVB照射治疗,评价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48.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肠溶片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可靠,安全性好,可供临床选用。
作者:谢久红;刘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食管癌患者术前分期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经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出的25例食管癌患者通过多排CT术前检查、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Ⅱ期16例,Ⅲ期4例,Ⅳ期5例,手术治疗17例,8例予以放化疗及姑息治疗。结论: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术前分期,为临床手术前正确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剖胸探查,并为不能手术的患者开展综合治疗或放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孟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小剂量吲达帕胺的安全性。方法对7l例高血压患者服药前后测定血钾。结果服药前有3.22%患者血钾低于3.5 mmol/L。服药1月后有8.45%患者血钾低于3.5 mmol/L。结论长期小剂量服用吲达帕胺对血钾影响小,服用安全。
作者:徐华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有机磷中毒是一个较为危险的病症,其对患者的人身安全有着巨大的威胁。有机磷中毒能够带来其他严重的并发症,这也使得其很难治疗。在患者有机磷中毒后,其非常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而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采用了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以此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的状况。本文就对机械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作者:杨晓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了规范血站对血液产品和服务质量投诉的受理,正确对待、及时调查处理相关投诉,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高顾客对血站的满意度和信誉度及达到血站质量体系持续改进的目的。我站规定业务科受理并组织调查和处理血液产品和服务质量投诉。现将2011至2013年业务科接受及处理的南充市血液产品及服务质量技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熊依军;邹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阴道栓剂在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非淋菌性阴道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给予观察组阴道栓剂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9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897,P=0.012);观察组共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7.5%,对照组共发生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1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X2=0.132,P=0.831)。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阴道栓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进行治疗,相比单独抗生素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艳容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