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肺栓塞临床分析

施姮;黄波;陈营营;唐书福;李青;刘肖肖

关键词:肺栓塞, 诊治, 认识
摘要:目的:提高对肺栓塞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我院明确诊断肺栓塞的28例患者病例资料。结果:明显改善为22例,总有效率为73.33%,死亡3例。结果: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诊疗方法的改进,对于该疾病的误诊、漏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期待心理调查分析

    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儿科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对护士的期待,有助于针对性进行护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儿科住院病人的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自己设计的儿科家属调查表,对在武警儿科住院的50例患儿家属进行了期待心理调查。结果92%的住院患儿家属希望了解孩子的疾病,只有68%的人满意我们的服务态度,42%满意我们的环境设施。结论要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改善病区的环境设施是患儿家属所希望的。

    作者:詹碧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脂血标本对PCT测定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血对 PCT测定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无溶血、黄疸、脂血标本,每例平均分为4管,每例标本取一管组成一组,将所有标本分为4个组。第1组不做处理,设为对照组。其余3组标本以1000 r/min离心10 min ,第2组将上层血浆分别吸出5μL ,加入5μL脂肪乳剂;第3组上层血浆分别吸出10μL ,加入10μL脂肪乳剂;第4组上层血浆分别吸出50μL ,加入50μL脂肪乳剂。用奥林巴斯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酰甘油(TG),根据TG的水平不同,将脂血的程度进行分级,第2组TG 3.0~7.0mmol/L ,设为轻度脂血组;第3组 TG >7.0~11.0 mmol/L ,设为中度脂血组;第4组 TG >11.0 mmol/L ,设为重度脂血组,剔除不符合的标本,每组标本选取20例,对照组取相应20例标本,测定血常规,将其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轻度脂血组比较PCT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脂血组与对照组比较,PCT测定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脂血组与对照组比较,PCT测定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脂血对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液PCT影响较大,并随着脂血程度加深而加重.

    作者:连雅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60例临床探究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转归。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对并发肺炎58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临床诊断发现,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原发疾病、意识障碍、卧床时间及吞咽困难等,经过感染控制、呼吸管理、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后,痊愈42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肺炎由各种危险因素形成的,医务人员必须通过加强感染控制、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措施,提高疾病治愈效果。

    作者:陈立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后抑郁症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调查发生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到2013年7月住院分娩的12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120例产妇行产后抑郁症筛查,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验(EPQ)分析人格分布,用社会支持量表测量社会支持情况。将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使用全程心理干预。应用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判定。结果1.产后抑郁症组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无产后抑郁症组(p<0.05);2.产后抑郁症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质个性及社会支持有关。2.此次研究表明心理干预能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的评分。

    作者:陈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灸结合理疗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理疗治疗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病例均行针灸治疗措施,观察组同时结合理疗治疗,统计两组病例治疗预后效果并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1±2.1)分,发作频率为(6.7±4.3)次/d,临床有效率为91.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针灸联合理疗治疗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与发作频率,并明显提高临床预后疗效。

    作者:吴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门诊静脉输液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策略在门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接诊的118例静脉输液患者进行临床比较观察。对照组59人接受常规输液治疗;实验组59人接受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接受静脉输液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静脉输液护理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1.4%,患者满意评分为82.3±3.4;实验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7.8%,患者满意评分为95.6±2.7.两组比较,p<0.05。结论: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策略对门诊静脉输液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有直接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静脉配液中心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总结

    目的:对静脉配液中发现的不合理的医嘱用药进行了分类汇总,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不合理的医嘱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医嘱的汇总后总结并分类出临床常见错误的类型。结论:通过配药时进行检查汇总并与临床及时沟通交流使临床的不合理医嘱比例有所下降。[1]

    作者:杨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为了改变人体解剖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人体解剖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本文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含义及其作用,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环节设置,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赵岩;傅文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体会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此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如处理不及时,在短时间内科发展成嵌顿疝,而引起局部组织的水肿。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于人类睡眠质量的研究很多,但对于骨科患者患者来说主要是因为切口疼痛感、住院环境、心里神经因素导致的睡眠质量差。据相关资料表明,急诊中有51.0%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极差,妇科术后有76.7%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本文运用论述性语言,对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和影响因素进行简单分析,旨在从理论层面给予一些建议,使其加强骨科患者睡眠护理,改善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陈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并探讨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17例甲状腺癌患者从心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方面的护理方法和效果。结果通过全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1例患者并发乳糜漏,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综合护理,能有效减轻病情,促进疾病的恢复。

    作者:刘佳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骨科护理OE C模式的应用

    目的: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研究一种适合的方法,使护理效果及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方法:在骨科护理管理过程中,深入了解OEC管理模式,对护理工作目标体系予以明确,护理检查体系细化,规范护理流程,对护理工作进行量化等,形成适用于骨科护理的OEC管理方法。结果:应用OEC模式护理质控检查满意度全部符合标准,患者满意度高达98.7%。结论:OEC模式对于提高骨科护理效果及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了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百草枯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18例患者治愈12例,死亡3例,放弃3例。结论:对于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护理,做到及时处理和早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谭先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要点

    分析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危险因子,认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临床用药的观察和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高会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例,好转12例,治愈19例,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冷静、沉着对待,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提高女性领导干部的领导素质

    随着人类文明和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从事工作甚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中,女性领导者的加入,有利于激发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热情,增强女性的政治责任感,也有利于组织机构领导成员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互补。

    作者:闫丽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PSPH患者均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18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中断。⑴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5例中,胃冠状静脉12例、胃短静脉(GSV)15例、胃网膜静脉(GEV)15例、胃结肠干(GCT)10例可见静脉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⑵胃冠状静脉受累及3例中,均出现GCV、GSV、GEV及GCT曲张,脾-肾静脉交通2例。结论 MSCTA能清晰显示PSPH中脾静脉狭窄、闭塞及周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情况。

    作者:张树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易剑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疗法治疗22例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治疗体会

    肱骨外上髁炎,为临床常见病之一。通常发生于经常旋转前臂,伸屈肘、腕关节活动的工作者,如木工、钳工、水电工、理发工等,以及网球运动员,故又称网球肘,Nir-schl1980年提出了顽固性网球肘的诊断标准[1]。其手术治疗的指征是[2]:(1)肱骨外上髁部的严重疼痛延续6个月以上;(2)肱骨外上髁部严重的局部压痛;(3)制动休息2周症状缓解不明显;(4)制动期间外上髁局部封闭2次症状缓解不明显者。笔者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采用手术疗法对复发性及持续6月以上的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武佐元;郭礼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来源及防控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压力来源,寻找有效的防控对策,从而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方法对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访谈,了解他们工作压力的构成。结果基层医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普遍工作压力大,严重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利于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针对其压力来源,采取相应的防控对策,尽可能缓解或释放压力,不断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徐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