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敏;钟玲;毛晓丽
目的:建立新时期医院临床药物优质服务体系。方法:采用药物评价的方式,结合我国医院药物评价的基本状况,总结我国医院药物评价的基本方式。结果: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元,我国有望成为美国与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目前我国临床用药仍处于较低层次发展水平,缺乏适合于中国具体临床实践的临床用药体系的质量评价。结论:通过本院现有临床药学事件的研究,结合价值链管理理论和思维,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医院用药实践的理论指导方法、构建服务体系和质量评价标准。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诊的方法,干预组采用社区环境、运动、饮食、氧疗、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86%、46.86%。②干预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两者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复发率和提升生存质量,其方法符合基层卫生院的服务理念,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对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0.9%生理盐水(I组,2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II组,2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入室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 min (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min(T5)时的SBP、DBP、HR变化及苏醒期拔管时患者呛咳和躁动的情况。结果 I组T3、T4、T5的SBP、DBP、HR明显高于 T2(P <0.05),而II组无差异(P >0.05);I组T3、T4、T5时SBP、DBP、HR明显高于II组(P <0.01);苏醒期拔管时,II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I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拔管时的应激反应以及呛咳和躁动,减少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并产生良好的遗忘作用,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沙荔荔;费杭模;夏静;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是具有强烈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而强迫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由强迫观念导致的,患者大脑中难以消除的强迫观念导致患者精神上的持久性的焦虑恐惧,为了缓解这种精神的恐惧和焦虑,患者会采取相应的强迫行为,这是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当前,强迫症治疗大多采用药物的手段进行,然而,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而随着医学领域对强迫症治疗研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发现精神护理在强迫症治疗中的中的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将就强迫症治疗中精神护理的重要性及其护理方法进行详细综述分析并对未来强迫症治疗的新方法作个展望。
作者:郑玉红;冯亚芬;李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正确护理,可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
作者:王如德;马海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技师"型人才,不同于普通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因此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现状和发展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培训,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作者:冯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诊治措施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误诊为贫血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积液、心衰、心肌病等5例,误诊为肾病综合征4例,误诊为垂体瘤1例,误诊为高泌乳素血症2例,肝硬化腹水1例,误诊为胃肠病变2例,误诊为低血糖昏迷1例。结果采取治疗后全部患者除一人因甲状腺危象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长期在门诊监测甲功,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甲状腺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涉及多学科,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认识,争取疾病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CT、MRI影像学特征和三种影像检查方法在强制性脊柱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0~II级)患者110例,均行X线及CT检查,结合部分病例自带外院MRI片进行对比分析三者中检查方法在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0~I级病变上,与X线、CT检查相比,MR的检出率较高,检出符合率分别为58.7%与94.7%,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I、II级病变区分中,X线、CT及MR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的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检查中,X线、CT、MR检查各有优点,与X线、CT相比,MR的检查效果更为明显,在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确诊中价值更高。
作者:胡英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黄色瘤是脂质代谢障碍的皮肤病,好发于眼睑称睑黄色瘤。好发于下睑内侧皮肤,下睑多于上睑,单发或多发,双侧对称,眼睑黄色瘤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妇女,以往的治疗方法多采用手术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但复发率高,并可留有色素沉着瘢痕形成,且费用高。局部注射肝素钠治疗黄色瘤,可改善黄色瘤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组织内脂肪颗粒,使之恢复正常皮肤!我院于2009年始应用肝素局部注射45例,78只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尚平;胡青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呼吸道管理护理干预加强,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呼吸内科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咳嗽症状减少、喘憋不适好转、肺部音缓解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的要比对照组短,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能加快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稳定好患者的病情,故存在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康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找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自2012.9-2013.9在我站献血者4120例中,进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分析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存在的问题。结果:采血结果显示,常见的为发生溶血,吸血不畅,造成皮下淤血等问题。结论:采血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采血化验和送检,可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采血的成功率。
作者:经志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根据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9.1%。据此患病率和2005年我国人口数推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346万,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老年高血压患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终导致心力衰竭。
作者:李莉萍;韩雪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人类文明和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从事工作甚至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中,女性领导者的加入,有利于激发女性的参政意识和热情,增强女性的政治责任感,也有利于组织机构领导成员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互补。
作者:闫丽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有效控制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大便污染。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23例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进行研究。结果根据患者选用合适的一次性气管插管,导管插入肛门6~11㎝,并定期监测气囊压,维持气囊压在35~45㎝H2O,可以有效控制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大便污染,有效的解决了老年大便失禁患者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等问题。结论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可有效防止患者大便外溢,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黄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进行人工骨植入术,并随机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不使用口腔修复膜覆盖人工骨,对2组患者3~6个月后发生骨植入腔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植入腔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感染的有2例,感染率为4.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1.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患者的骨植入腔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益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脑积水患者64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责任制护理模式行临床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模式应用于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其能够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涂小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存在焦虑、抑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白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陆杏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保健网络枢纽,是维护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健康守门人”职责,乡镇卫生院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至关重要。
作者:唐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疾病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尤其是肿瘤,更是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并在死亡率和发病率上呈现逐年递升的趋势。现阶段,我国医科院校肿瘤学教学体制和医疗水平的发展滞后,极大的影响了我国肿瘤医学的进步,所以大力培养肿瘤“高、精、专“人才成为关键,尤其是医学院校肿瘤学实习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应在遵循肿瘤疾病治疗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多学科协作[1]指导下的肿瘤学实习生培养模式,顺应肿瘤学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有助于培养更多的肿瘤学后备人才。促进我国肿瘤医疗水平的发展。
作者:吴志勇;陈丽;茅慧;施伟伟;王治宽;石燕;伍建宇;戴广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创伤骨折,随着现代交通及工业的发展而日渐增多,并呈现出复杂程度增加的趋势。髋臼解剖结构复杂,解剖复位难度较一般骨折大,且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由此导致的并发症较为复杂。本文就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作者:季良全;彭吾训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