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过良好的护理之后,康复效果较为显著,没有出现意外的突发病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讨论:临床上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塞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出现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而导致死亡。
作者:李园;叶改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固化方式对双固化树脂粘结剂挠曲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固化和光固化两种固化方式,分别制作登泰克双固化树脂粘结剂标准挠曲试件(25mm ×2mm ×2mm),37℃水浴24h。试件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其挠曲强度。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登泰克双固化树脂粘结剂挠曲强度分别为:光固化组(114.82±13.59)Mpa,自固化组(106.6±5.99)MPa。两组间挠曲强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固化方式对双固化树脂粘结剂挠曲强度产生显著影响。两种固化方式中,光固化组表现出较高的挠曲强度。
作者:沈晓燕;艾红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成人肺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成人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给予哌拉西林或者头孢哌酮静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输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6.7%,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38.2%。2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成人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莫守崎;李奕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高压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院治疗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每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38例,总有效率71.05%,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44.7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并且副作用较少,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孙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是药学这门综合性学科由理论到实践、由生产到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目前药物大批量使用的主要市场,医院用药也是目前社会百姓十分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因其内容涉及到药品调剂和管理、药品质量监控、临床药学和药理、药物临床研究等一系列特殊要求,它又成为目前许多其他手段不可代替的学科之一。
作者:李胜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的2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刺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状况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优于西药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许明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开展针灸理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口服应用降糖药物及维生素B,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开展针灸理疗措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胫神经与正中神经的MCV与S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灸理疗措施可显著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疼痛缓解程度。
作者:吴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成人肠套叠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成人肠套叠患者进行术前彩超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总结分析。结果:彩超能实时动态的观察套叠肠管的特征性改变,肠管血运情况,声像图的特征性改变为“靶环征”及“套筒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肠套叠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慧敏;钟玲;毛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珊瑚骨粉、口腔修复膜应用于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86例行即刻种植术治疗的前牙冠根折合并骨吸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医用胶原膜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珊瑚骨粉、口腔修复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采用珊瑚骨粉、口腔修复膜治疗前牙冠根折合并骨吸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痛导尿术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术,观察组采用无痛导尿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P<0.05)。结论将无痛导尿术用于神经内科的护理中,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手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检测血清钙、磷、PTH 。结果:术后血清钙、磷及 PTH 水平均下降,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病人由于高PTH所致的各类症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毛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1d内、5d内缓解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3d内缓解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67.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哮喘急性发作缓解时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吴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归脾汤、耳穴压豆联合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不寐患者54例,将5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谷维素片和维生素B,另一组为观察组给予患者归脾汤和耳穴压豆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耳穴压豆联合治疗心脾两虚不寐患者有着极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起效速度很快,具有治愈率高和副作用小等优势,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伍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涡轮机分根法拔除复杂磨牙残冠。方法:53例患者磨牙残冠采用涡轮机分根法拔除,上颌34例,下颌19例,上颌磨牙采用“T”字型分根,下颌磨牙采用颊舌向分根,观察拔牙时间,术中疼痛及损伤程度,术后肿胀反应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在15分钟内顺利拔除,术中无明显疼痛、创伤小,拔牙后面部及拔牙创无明显肿胀。结论:涡轮机分根法拔除复杂磨牙残冠具有用时短,对牙槽骨损伤小,术后反应轻的优点。
作者:吴伟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车祸伤存活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创伤后成长现象,社会支持对患者创伤后成长有正性影响。本文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88例车祸伤存活患者进行调查,探讨车祸伤存活患者创伤后成长(PTG)与社会支持的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娜;张卫彪;张少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讨论硫酸镁早期干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淀粉酶降低率为82.0%;体温降低率为84.0%,疼痛缓解率为92.0%,白细胞降低率为86.0%,急诊手术率为22.0%,排便率为76.0%;对照组患者的血淀粉酶降低率为64.0%;体温降低率为60.0%,疼痛缓解率为58.0%,白细胞降低率为62.0%,急诊手术率为52.0%,排便率为42.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硫酸镁早期干预,能够充分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排便率,降低急诊手术率,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亚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86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片治疗,并将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的8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疗效显著(62.79%),25例患者治疗有效(29.06%),7例患者治疗无效(8.10%),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的86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疗效显著(36.04%),30例患者治疗有效(34.88%),25例患者治疗无效(29.06%),总有效率为70.93%。两组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极为有效的,且存在较少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国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清肝利胆排石汤煎服,对照组采用舒胆通片和消炎利胆炎片口服,30天为1个疗程,治疗后复查B超,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结石排出时间8-15天,疼痛缓解时间6-8小时,结石排出率72.5%;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15-25天,疼痛缓解时间12-16小时,结石排出率38.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胆排石汤治疗胆囊结石有效,尤其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临床体征方面疗效较好。
作者:张祝好;吴兆怀;蔡伟杰;黄承智;杨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出院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38例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 PICC 置管后常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导管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结果出院后置管相关并发症从干预前61.6%,降到干预后29.9%,而计划内拔管率从44%上升到73%。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PICC置管患者出院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进一步保障了治疗计划的完成。
作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