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
2006-06—2013-05,我们采用自拟凉血败毒汤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不孕15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在瘢痕性子宫早孕治疗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瘢痕性子宫早孕妇女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钳刮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妊娠终止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性子宫早孕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钟兴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结果: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有所提高,不良饮食习惯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心心脏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于成人择期手术,午夜后就开始禁食、禁饮是一种传统的习惯,然而,近20年里的临床实践证明了禁食时间与误吸率无相关性,并且这种长时间的禁食制度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潜在危害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术前禁食受到了质疑。
作者:薛爱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了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百草枯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18例患者治愈12例,死亡3例,放弃3例。结论:对于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护理,做到及时处理和早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谭先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门诊抽血处是大部分排队系统遗忘的角落,大多数年老患者都需要抽血检查,因此,有一个良好的排队系统,让患者可以坐着等待抽血,是医院服务人性化的体现。结果:实现门诊抽血处排队叫号,提高患者就医体验,优化抽血处的流程。
作者:饶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社区糖尿病的干预护理方式和综合护理效果探讨。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60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实施常规护理,2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优秀的为14例,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为10例,血糖控制水平差的为6例。2组血糖控制水平优秀的为26例,血糖水平控制良好的为4例,无血糖水平控制差的水平。1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4例,护理满意度为6例,护理满意度一般者为14例,护理满意度差者为6例。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22例,满意者为4例,满意度为一般者为4例,无护理满意度差的患者。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帮助糖尿病患者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用药错误(medication error,ME)是指在药品为医务专业人员、病人或消费者控制时,任何可以防范的可能引起或已经造成不恰当地应用药物或伤害病人的事件。用药安全问题反映了医院管理与卫生管理的水平。加强管理是促进医院用药安全的根本,特别是对ME的防范。
作者:吴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探讨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幸福分析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骨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有70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脑血栓症状,发生率为63.6%,造成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质指数,术后双下肢功能锻炼及BMI抗凝药使用情况等。结论:针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危险因素,加强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是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敬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预防与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
作者:田秀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方法。方法对42例(50只眼)行提上睑肌联合上横韧带折叠并固定于睑板上治疗上睑下垂,术后随访6个月~1年。结果治愈39例(46只眼),占92%,欠矫3例(4只眼),占8%,无过矫病例。结论: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手术成功率高,疗效满意。适合于所有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病人,是一种可行的、合乎生理及美容要求的矫正上睑下垂的手术方法。
作者:颜世传;李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两填充方法在预防儿童龋齿方面的效果,旨在筛选出更加适合预防儿童龋齿的材料。方法:4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后牙复合树脂进行充填;观察组采用玻璃离子进行充填。观察有效充填率及1年后的缺损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充填率为90%(18/20),远高于对照组65%(13/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出现缺损2例,对照组出现6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离子还可长期持续的释放氟离子,从而预防继发龋齿的发生。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该技术具有无创伤、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临床修复儿童龋齿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志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磁共振常规成像、动态增强及功能成像等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成为继钼靶、B超检查之后的乳腺影像学诊断的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复习近年来乳腺磁共振成像的相关文献,就其磁共振动态增强中形态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扩散加权成像中病变的ADC值的差异性对比,以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邓雪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经皮中心置管(CVT)建立临时血管通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堵管成为常见的并发症,导致反复置管,堵管率达17.4%(1)。为了达到更好的封管效果,我科自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选取血液透析股静脉置管患者60列,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取常规小剂量肝素封管和纯肝素封管,观察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强;何莉芝;林芸;唐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生带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作为带教老师,现将二十多年来对护生带教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秋宁;田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创伤骨折,随着现代交通及工业的发展而日渐增多,并呈现出复杂程度增加的趋势。髋臼解剖结构复杂,解剖复位难度较一般骨折大,且髋臼骨折属关节内骨折,由此导致的并发症较为复杂。本文就相关文献予以综述。
作者:季良全;彭吾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快综合征患者在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后参数的调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62例植入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的慢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的起搏心率设置为55次/分,而对照组的起搏心率则设置为65次/分,观察并比较在术后一年内两组患者频心房事件的发生率(AHRE)、心室起搏百分率(Vp)、心房起搏百分率(Ap)、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脑钠肽(BNP)。结果:实验组Ap和Vp明显降低,而LVEDD和LVEF得到较大改善,BNP明显减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的AHRE和LAD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适当降低起搏心率能较好的调整患者的LVEF和LVEDD,同时可降低BNP,可在临床应用。
作者:白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及牙髓坏死行一次性根管临床治疗。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3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疾病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分次根管填充治疗方案。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方案。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平片和CT对真假性腰椎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100例,以X线片诊断法及CT诊断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结果:100例患者中,真性腰椎滑脱42例、假性腰椎滑脱58例;X线片诊断出椎弓峡部裂患者27例,CT扫描诊断出椎弓峡部裂患者42例,结论:平片和CT均可对真假性腰椎滑脱作出较好的诊断,平片诊断可对患者椎体是否滑脱及滑脱程度进行直观显示,而CT诊断除可直接显示出椎体滑脱情况外,同时还可对椎管前后径、椎间孔、侧隐窝部位做出有效诊断,具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华占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助产专业的技能实训教学上,通常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学年进行基础护理技能实训,第二学年在巩固基础护理技能的基础上增加部分与助产专业相关的技能,第三学年学生进入助产专业临床实习[1]。但由于助产专业的特殊性,很多产科实验并未顺利开展,而当同学们进入临床后,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日加强,并不会同意学生直接对其进行操作,虽然目前提倡用“放手不放眼”的方式来进行带教,但临床带教老师也因为怕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敢轻易让学生进行操作。目前这种培养方式,未以助产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目标也不清晰,并未突出助产专业的特点,因此,加强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徐欢;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