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为临床提供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空腹服氟康唑胶囊同时使用3%的苏打水对患者外阴和阴道进行清洗,然后用1g冰硼散敷于患者阴道表面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使用三妙散进行熏蒸。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优敏;李小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痔是肛肠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嵌顿等。据统计,痔疮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1]。中医对II、III期内痔、纤维型内痔多采用结扎手术治疗。痔手术前后的护理对于缓解尿潴留、减轻、预防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复发均起到积极作用。根据分期对痔手术病人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戴庆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Messerklinger术式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给予系统换药,观察窦口开放、黏膜上皮化及鼻腔分泌物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诊6个月至3年,治愈7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眼部并发症9例,鼻腔粘连13例,窦口闭锁4例,鼻中隔穿孔2例,复发3例。结论:对于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者应具备良好的鼻窦解剖知识,熟练的手术操作技能,结合术后恰当处理与定期随诊,有助于提升鼻窦炎鼻息肉疾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中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其护理对策。产后出血即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500ml或产后2h内出血量大于或等于4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临床上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观察,预防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近几例因及时抢救及护理,已痊愈出院的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得知,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刘佳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对乙型肝炎患者的鉴别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到我院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120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肝功指标给予详细检测及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酚基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总蛋白(TP)、白蛋白(ALB )和前白蛋白(PA)与肝细胞的损伤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的ALT 、AST 、GGT、TB、TP、ALB、PA 肝功能指标能够反映肝功能受损程度,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并且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申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配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采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保妇康栓配合甲硝唑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57%,同时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4%,两组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妇康栓配合甲硝唑对于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用药安全性高,副作用非常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月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脑血栓患者为观察对象,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接受系统优质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满意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脑血栓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巩固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白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和窦腔黏膜炎症的内在关系。方法:选取采用鼻内镜术治疗,且上颌窦黏膜恢复状态较好的26例慢性鼻窦炎未伴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美蓝为示踪剂观察上颌窦的自然引流状态、引流部位,利用内镜对黏膜炎症情况进行评估,分析鼻内窥镜术后引流方式对黏膜炎症的影响。结果:根据术后观察发现,自然窦口后下方是上颌窦自然窦口引流的关键部位,本组26例患者黏膜炎症发生率为30.8%,其中黏膜水肿5例(19.2%),囊泡1例(3.8%),增生或息肉2例(7.7%)。从引流方式分析,正常引流患者并未出现黏膜炎症,黏膜炎症发生率高的是黏膜失用100%,其次为反向引流(50%)、蓄水池样改变(50%)、引流不能(42.9%)、多相引流(11.1%)。结论:鼻内镜术后若上颌窦关键的自然引流部位形成瘢痕或者出现损伤,很容易造成异常引流,上颌窦窦口过度开放,可能会导致上颌窦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术后上颌窦异常引流会大大提高黏膜炎症发生率。
作者:蔡业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对于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的效果,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发生率和S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性欲、性生活频率、性唤起、性生活接受度、性关系以及性高潮满意度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性行为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能够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玲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重指数(BMI)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吸入沙丁胺醇200ug后)占预计值百分比及吸入沙丁胺醇200ug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缓解率的关系。方法收集105例在我院确诊为稳定期COPD患者的身高、体重及肺功能数据,统计各组患者BMI、FEV1(吸入沙丁胺醇200ug后)占预计值百分比及吸入沙丁胺醇200ug前后FEV1缓解率。结果COPD患者BMI与FEV1(吸入沙丁胺醇200ug后)占预计值百分比有相关性(p=0.037),BMI与用药前后FEV1缓解率无相关性(p=0.384),COPD患者FEV1(吸入沙丁胺醇200ug后)占预计值百分比与吸入沙丁胺醇200ug前后FEV1缓解率无相关性(t=0.681)。结论COPD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部分肺功能。
作者:宋卫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足底定位斜刺采血过程中护理技巧对采血成功率的重要性。方法:以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婴儿100人为研究对象,做好采血前和采血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包括采血工具的准备、孩子身体的保障、温度的控制、预防过敏、采血点的确定、采血后的伤口处理等,以确保采血成功。结果:采血成功率达99%。结论:新生儿足底定位斜刺采血过程中,正确的护理工作对于采血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为了将对孩子的伤害降到低,应该注重采血护理工作。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症状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4例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对患者在化疗过程出现的癌因性疲乏开展良好的护理过程,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患者的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健康状况、支持帮助以及生活感受得分都明显的低于干预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分,这说明实施护理干预后,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有关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护理效果也比较显著,干预前后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瘤化疗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明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提高静脉留置针正确封管率,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置管时间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计划、执行、确认和处置,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得到了提高,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提高留置针有效留置时间。
作者:徐汉英;甘笑;李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急性喉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间于我院进行疾病治疗的急性喉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临床疾病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后疾病情况均有一定的改善,且观察组中急性喉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78.56±5.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5.46±5.45)分,p<0.05。结论:给予急性喉炎患者相应临床治疗和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疾病情况,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韦学英;刘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玫瑰糠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笔者自拟凉血疏风汤加减治疗玫瑰糠疹156例,效果理想。
作者:翟永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慢性痛风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痛风病人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存在焦虑、抑郁的慢性痛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在干预2个月后的焦虑白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慢性痛风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陆杏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健康体检中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2000例健康体检甲状腺,观察甲状腺形态、内部回声、整个腺体血流情况,以及有无结节及结节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和血流等;同时观察颈部血管旁有无形态肿大的淋巴结等。对可疑病例加查甲功五项及定期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000名受检者中经筛查甲状腺有异常发现者共980例,阳性率49%。男性受检者阳性结果358例,女性受检者阳性结果622例。发现甲状腺实性结节520例;甲状腺囊实性结节108例;甲状腺体积肿大、实质回声不均350例;甲状腺癌2例。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可对临床无症状的甲状腺疾病进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东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3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死亡1例,好转12例,治愈19例,抢救成功率达96.9%。结论:对严重的多发伤患者,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冷静、沉着对待,加强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急救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作者: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完全流产57例,完全流产率为95.00%;不全流产3例,流产失败0例,流产总失败率为5.00%(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临床选择合适的早孕患者可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
作者:刘海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支持手段,已常规应用于抢救与维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增加,不但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病原菌定植,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一系列并发症,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如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目前重要问题,而基础护理在预防V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引起VAP的危险因素、护理和预防进行综述。
作者:崔思斯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