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的护理

胡哲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心内科患者, 再狭窄率, 手术成功率,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护理, 心理干预治疗, 术后, 球囊, 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导管, 支架置入术, 冠心病患者, 质量要求, 职业道德, 远期疗效, 血压监测, 血管狭窄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管腔狭窄基本主要的介入性技术。它首先在右侧大腿根部从皮肤穿刺,沿股动脉将一根管端有个小球囊的特制导管(叫球囊导管),顺着动脉血流在X线透视下,慢慢送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到冠状动脉的狭窄部位时,可将球囊加压到数个大气压之后扩张局部狭窄的病变,使血管内径增大,从而改善心肌供血,缓解胸痛症状并减少心肌梗死发生。这样将血管狭窄的冠状动脉重新成形,称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国际上PTCA的成功率已达90%~95%。中国为80%~85%,远期疗效亦为80%以上。其再狭窄率达30%~35%,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如稳定1年以上,则极少有再狭窄。对于再狭窄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可再次选择PTCA,成功率仍达90%以上,且再狭窄率降低。近年来随着该项技术的发展以及介入材料的日趋改进,其手术成功率已达到98%以上。通过稳定患者的情绪,合理安排休息、饮食,严密心电监护、血压监测以及病情观察是冠心病患者PTCA手术成功的关键。PTCA的成功与否,关系诸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术后护理为重要。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STENT)患者的焦虑程度,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手术期的合理配合与正确护理对提高PTCA 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心内科患者病情危重、治疗复杂、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要求相对较高。2012年8月~2013年12月,我院心导管室用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共27例,经术后严密监护和护理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创伤骨折的康复护理

    目的:改善患者创伤骨折的肢体功能的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骨折患者的全面康复,减少病残率,让患者终回归家庭和社会。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基础护理的同时,早期采取康复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通过对患者全面的护理减轻或减少致残程度,终回归家庭和社会。结论:早期给患者制定康复护理措施,并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对创伤骨折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

    作者:肖茜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44例近一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1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柔性护理。结果:不管是服务质量还是术后疼痛评分都要比对照组好(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投诉率、护理人员发生差错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也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结论:柔性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肝胆外科患者满意度也极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孙继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健康教育对慢性肝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前后慢性肝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评估387例肝病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根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个性要求,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活动。结果绝大部分患者肯定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积极参与。结论对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洗必泰和双氧水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讨论研究洗必泰与双氧水龈下冲洗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牙科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分为洗必泰组及双氧水组。所有患者进行牙龈下刮治术。术后对洗必泰组使用洗必泰继续进行治疗。双氧水组组使用双氧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牙周检查指数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查比较显示治疗前牙周出血情况与探针深度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使用洗必泰辅助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双氧水组(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洗必泰组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双氧水组88%(P>0.05)。结论洗必泰与双氧水龈下冲洗用于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均有明显疗效。可发挥与唾液糖蛋白结合作用,减少牙面吸附蛋白,导致菌斑不能形成。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较双氧水疗效更佳。

    作者:王美艳;戎志静;谭铭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2月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将其按投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降压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值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检测值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冠心病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氨氯地平阿托他汀钙片应用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及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对延缓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淑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将5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组(PHACO)两组,每组各25例。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天脱残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约2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结论:对高龄白内障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复明效果且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张翠萍;李晓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骨科损伤控制的应用探析

    目的:对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对合并患有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合并患有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传统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疾病临床治疗总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性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科损伤控制方式对合并患有四肢多发性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罗志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手术治疗疗效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3例作为A组,给予其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33例作为B组,给予其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A组矫正良好率、水肿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与B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与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相比,上睑提肌缩短术的治疗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相琳;马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及牙髓坏死行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及牙髓坏死行一次性根管临床治疗。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3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该期间内我院所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疾病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影像学诊断并确诊。根据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30例纳入对照组,30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分次根管填充治疗方案。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方案。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联合用药方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43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笔者主要对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疾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研究其对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0日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溃疡患者共计43例,经患者同意后对患者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组别,观察组23例患者选择采用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则选择采用阿莫西林、兰索拉唑、甲硝唑治疗,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HP根除率等几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比较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疾病时选择阿莫西林、兰索拉唑、克拉霉素进行联合治疗有着十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并推广。

    作者:张建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研究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的疗效

    目的:探讨皮瓣治疗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Pilon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于对照组仅行外固定支架术,对研究组在行外固定支架术的基础上使用皮瓣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研究组没有出现骨髓炎、分泌物渗出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患者在接受外固定支架之后选用适宜的转移皮瓣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石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8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腹腔镜下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治疗中,其能够缩短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治疗时间,避免或减少术后诸多并发症发生,对减轻患者经济或精神负担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恒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近些年来,抑郁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治疗抑郁症患者主要是使用抗抑郁药,为了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院方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进行干预,通过个性化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等手段。

    作者:韩风霞;闫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20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总结20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经过,根据此类病人的疾病特征,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没有出现并发症,全部预期出院。结论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通过细致周密的护理,及时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原巧玲;王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整形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四步法眼袋整形术在老年眼袋整形中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适合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选择38例76眼行四步法眼袋整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有38例76眼,其中显效19例38眼,有效17例34眼,无效2例4眼,总有效率为94.74%,共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为10.53%,患者满意度为92.11%。结论:四步法眼袋整形技术对老年性眼袋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老年人的眼袋整形方法。

    作者:姚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的临床效果与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和分析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112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照组单用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疼痛度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改良硬化剂注射术比单纯RPH疗效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志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提升耳鼻喉科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研究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相应的也促使医学模式改革,患者对医院服务尤其是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提升耳鼻喉科护理管理质量,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耳鼻喉科疾病种类较多,因此其治疗方式也就不一样,自然而然的护理方案也不同,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医院与患者之间的纠纷。倘若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鉴于受各方面因素影响,使得不良护理事件时有发生。依据当前耳鼻喉科护理管理质量存在的现状,并借鉴相关医院成功管理经验,从而找到提升耳鼻喉科护理管理质量的策略,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强大理论支撑。

    作者:沈佳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在临床治疗疾病中,静脉输液是主要的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作者:毕菊会;王春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压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目的:分析高压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院治疗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每10天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38例,总有效率71.05%,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44.7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并且副作用较少,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孙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使用曲美他嗪和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病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同时A组外加口服曲美他嗪,B组口服左卡尼汀,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治疗,A组(曲美他嗪组)显效21例,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8.6%;B组(左卡尼汀组)显效27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为94.3%。两组的左心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心室充盈度与舒张晚期心室充盈度的比值和等容舒张时间越来越接近正常值。结论在临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中,左卡尼汀比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作者:欧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