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左霞;孙四平
目的:研究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骨质增生患者184例,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92例,观察组9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都行以下常规处理:按时休息、饮食,少量运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给予口服镇静止痛药双氯芬酸钠肠溶胶囊50mg,2次/日,服药1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古欣肽骨肽注射液20mg,溶于2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日,用药1个月。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骨质增生的情况,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9%。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古欣肽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增生疗效显著,可靠性高,临床上可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作者:滕家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肿瘤正在迅速蔓延,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首要难题。分析了几个重要原因,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预防为主。
作者:马书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的20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针刺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状况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优于西药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许明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下腹部手术应用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参照组应用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给予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对比其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下腹部手术应用丁卡因与利多卡因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顾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根据本院收治9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龟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经联合应用克拉霉素、阿米卡星、可乐必妥等治疗4~6个月(其中78例行病灶切除),均治愈出院。
作者:蔡晓莉;张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羟考酮组)和B组(丙泊酚组)。A组:盐酸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BP、HR、SpO2均明显降低,B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比较,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术中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羟考酮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平稳可行。
作者:姜蕾;赵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当归提取物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治疗小鼠大脑脑缺血再灌注(MCAO)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昆明小鼠随即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和当归提取物联合用药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造模后两小时对其进行灌胃7d,2次/d,结果:灌胃7d后可观察到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有一定的改善,减少了脑梗死体积。联合灌胃组与单药物灌胃组相比较,联合灌明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神经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实验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和当归提取物联合用药组的神经细胞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数相较于其他各灌胃组明显减少。
作者:曹柳;刘龙;罗欣;吴长初;李广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脑循环障碍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全国每年发病人数逾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1]。在美国,每年约有75万人首次发病或复发[2],40%的患者会留下轻度功能障碍,15%-30%的患者会留下重度残疾,脑卒中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成为首要的致残原因[3]。近10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进行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早期进行康复护理效果更显著,可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4、5]。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健康教育护理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100例相关资料,分别护理后按照文章护理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血管再通53例(再通率88.3%),死亡1例(死亡率4%),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邬清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以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0例为标准治疗组,对照以传统骨瓣减压术治疗的30例,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术前术后均采用脱水、适度/过度换气、抗炎、止血、护脑等治疗。半年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56.66%,中残16.66%,重残6.66%,植物生存3.33%,总有效率83.33%,死亡率16.66%;对照组良好30%,中残13.33%,重残10%,植物生存6.66%,总有效率53.33%,死亡率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23,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颜小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在于调查资料整理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方法通过回顾之前的1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资料,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用检查心电图等方法加以辅助,进一步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各种类型。结果本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有93例,患病发生率为62.84%。在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患有房性心率失常,另一部分人的心率失常类型则为窦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律失常。不仅如此,比较严重的心率失常现象也常常被发现。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的大小、肺部感染的情况、心脏的健康程度等都可能引起该疾病的发生。
作者:姚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诊治手足口病患儿12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6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喜炎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口腔皮疹消退时间(3.58±1.25)d、手足皮疹消退时间(3.61±1.52)d、退热时间(1.85±0.54)d,均低于对照组(5.67±1.79)d、(4.75±1.78)d、(2.76±1.56)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住院时间(4.45±1.54)d,低于对照组(6.84±2.65)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欧阳兰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AMI)者采用系统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66例于我院近两年来心血管科收治的急性心肌坏死患者,将66例AMI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33例AMI患者采取PTCA的常规护理,干预组AMI患者采取系统PTCA护理,观察2组疗效。结果PTCA手术后,干预组的成功率较对照组的高,分别为97.7%、79.9%,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TCA中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姗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耳廓再造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耳廓再造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循证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差错发生率、纠纷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循证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P<0.01),循证组在疾病知识掌握、发生并发症、纠纷发生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廓支架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耳廓再造术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尹爱晚;向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从各种医疗机构的观点出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收费标准由政府指导与控制,而医疗市场及医疗收费标准不能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对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天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结合心电图教学的特点以及心电向量成像的特点,在学习和看图过程中运用科学记忆方法来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归纳能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心电图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曾胜;齐伟;陈珍乐;谭依东;江意意;刘林涛;兰文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睑袋成形手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近年来要求手术者增加明显,其中不少是中老年人。其发病机理导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下眼袋区的松垂、眶脂肪移位引起的凸起和近下眶缘区以及眶鼻沟的凹陷、睑缘退缩等。睑袋的出现是中面部老化早、明显的表现之一。传统的睑袋成形术是剪除部分眶脂肪,术后凹陷无明显改善,部分受术者还因剪除部分眶脂肪后下睑区空虚显得老态。随着眼周超微解剖和不同人群睑袋成因深入研究的支持,人们观念不断的更新,对手术效果要求更高。我们认为睑袋整形手术目的是针对成因尽可能的恢复年轻化的状态。我们自2011年以来,对年龄比较成熟,下睑组织衰老导致的睑袋采用保留眶脂肪的睑袋整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家庭干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96例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管理,采取社区家庭干预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管理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率(2.1%)低于对照组(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事件的发生率(2.1%)低于对照组(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高血压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家庭干预,有利于改善有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虞慧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估经直肠超声诊断肛瘘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2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肛瘘患者共计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由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肛瘘。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经手术证实的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经直肠超声诊断对各类肛瘘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直肠超声诊断主管、内口符合率分别为96.88%(124/128)、65.89%(56/85),明显高于支管诊断符合率87.07%(128/147),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直肠超声诊断肛瘘价值确切,操作简单,实时可行,诊断前无需患者做特殊准备,可清晰显示患者主管走向情况、内口位置情况、以及支管分布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袁菊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新时期医院临床药物优质服务体系。方法:采用药物评价的方式,结合我国医院药物评价的基本状况,总结我国医院药物评价的基本方式。结果: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亿元,我国有望成为美国与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目前我国临床用药仍处于较低层次发展水平,缺乏适合于中国具体临床实践的临床用药体系的质量评价。结论:通过本院现有临床药学事件的研究,结合价值链管理理论和思维,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医院用药实践的理论指导方法、构建服务体系和质量评价标准。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