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盐酸羟考酮用于无痛肠镜诊疗的临床体会

姜蕾;赵海波

关键词:肠镜, 麻醉, 盐酸羟考酮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羟考酮组)和B组(丙泊酚组)。A组:盐酸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BP、HR、SpO2均明显降低,B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比较,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术中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羟考酮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平稳可行。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医护健商理念辅以普拉提运动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影响

    目的:探讨健商理念培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分娩,单胎头位初孕妇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产前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分娩方式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对分娩相关知识的了解、自然分娩选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医生、助产士及孕妇进行健商理念教育辅以普拉提运动培训,能够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相关知识,选择有利于母婴健康的自然分娩,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

    作者:韩水鱼;冯巧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中老年病人呼吸感染的病因及预防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本人多年临床所遇情况,中老年人呼吸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长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这一原因做一分析,然后探讨一下预防措施。

    作者:李秀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在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探讨

    目的:探索护理与影响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提高放射科室整体的质量效果。方法通过实行护理和影像一体化的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医院放射科室的质量。如构建护士、技术一体化层级的岗位;建立护理和技师考评制度;加强一体化培训等。结果通过实验,患者满意度从85%提升至98.4%,技师满意度从85%提高到98.7%,对比剂渗漏率则从0.3%降到0.09%。结论实施护士、技术一体化的管理对提高放射科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具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李晨;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药物制剂中溶出速率的研究

    1溶出试验的方法《中国药典》采用的溶出试验的方法有转篮法、桨法、小杯法。转篮法的缺点为篮网眼有可能被堵塞或样品可能粘附于网壁上;桨法的缺点是药品可能上浮,尤其是胶囊;小杯法只用于小剂量样品(中国药典规定为标示量为2-10mg)。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可根据药物的性质而选择使用。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高血脂症性胰腺炎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高血脂症性胰腺炎(HLP)复发的预防价值。方法:将62例HL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以内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93.55%,较对照组的80.65%显著(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26%(P<0.05)。结论:在HLP的临床治疗中介入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预防病情复发,改善临床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遇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及个体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和个体化护理方法、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136例急症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59%)显著高于对照组(85.29%)(P<0.05)。结论做好急症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评估,实施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彦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0三项指标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TNF-α(pg/ml)为11.9±2.55,IL-6(pg/ml)为8.42±3.15, IL-10(pg/ml)为10.52±2.42;肺结核患者治疗前TNF-α为31.6±4.08,IL-6为42.5±10.26,IL-10为20.4±5.22;肺结核患者治疗后TNF-α为14.3±3.52,IL-6为11.4±2.34,IL-10为19.5±4.58。肺结核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水平可以作为肺结核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娟;葛海波;孙思庆;徐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口腔美容修复中牙体预备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探究口腔美容修复中牙体预备应该遵循的原则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口腔美容修复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严格遵循牙体预备的一般原则进行治疗,此外,观察组在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牙体缺损情况加以科学的临床修复原则。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10天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满意度更高。1年后,观察牙体修复效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进行口腔美容修复时需遵循常规的牙体预备原则,而若在此基础上加以科学的临床修复原则,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洪新;岳彩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系统化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5d对患者进行Brunnstrom分级评价,了解患者Brunnstrom分级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5d后患者的Brunnstrom分级多数得到提高,有效率为92.73%。结论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陈艳玲;闫凤杰;陈东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4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促进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龚新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苏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脂症的预防和护理

    介绍高血脂症的认识和预防,指出护理工作不是单纯的用药治疗还要从心理、饮食等多方面考虑。

    作者:贾耀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香格里拉县2011年-2014年7月份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目的:为了解香格里拉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和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1年-2014年上半年全县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零7个月香格里拉县共累计报告385例,发病例数分别为2011年191例,2012年72例,2013年66例,2014年56例,发病率分别为2011年109.71429/10万,2012年41.14286/10万,2013年为37.71429/10万,2014年7个月3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发病例数为221,占总发病人数的57.4%。散居儿童发病269例,占总发病人数的69.8%;人口集中区域发病明显高发,如建塘镇发病125例,占总发病数的32.5%;男性发病233例,占总发病人数的60.5%;女性占152例,占总发病人数的39.5%;男女之比为1.53:1;患者小7个月,大20岁,1-4岁年龄组发病数多为303例,占发病人数的78.7%。无重症和死亡例。结论主要发病年龄段为1-4岁,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单峰型,人口密集区多发。2011年多发占192例,发病率为109.71429/10万,成为流行,幼托及散居儿童应重点防控。做好幼托及散居儿童的综合防控措施能起到理想效果。

    作者:项锡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有自杀行为的49例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精神病患者自杀原因并通过相应措施进行干预护理;结果:精神病患者自杀有一定起因与规律性,“精神症状、情感障碍、不良生活事件”为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主要诱因,自杀时间夜晚(下夜高于上夜)高于白天;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自杀应充分认识其诱因与规律性,通过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率提升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明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利凡诺引产常见的心理及健康教育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凡诺引产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我院对2014年1月—2014年9月期间60例使用利凡诺引产的患者为例观察组,将2013-1月-2013年12月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其中未婚先孕的2例,计划外56例,合并严重并发症需引产的2例,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解析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利凡诺引产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袁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Elekta加速器电动楔形板使用体会

    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例数的上升,尤其是乳腺癌、胰腺癌、胃癌、肾癌等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多,以及肿瘤患者对肿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提高,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相关仪器的质量和使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临床上肿瘤治疗主要采用放疗联合化疗方法,而临床放疗常用的过滤器为楔形滤过板,楔形滤过板的质量及合理正确应用对放疗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性作用。本研究主要介绍了电动楔形板特点、Elekta加速器电动的楔形板原理,并对Elekta加速器的电动楔形板应用注意事项及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为电动楔形滤过板的科学、合理应用提供有效依据和启示。

    作者:陈善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食道癌手术患者胃管置入的时机与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置入胃管的时机与方法。方法:将7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B组在病房患者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胃管置入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B组患者在胃管置入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组患者置胃管时和置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平稳,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置管一次成功率较B组高。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宜选择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

    作者:严为东;范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治中风(脑梗塞)偏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对于中风(脑梗塞)后偏瘫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综合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尽早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

    作者:谢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无效1例。结论:临床护理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康复的关键,通过心理护理及有效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桑圣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超声对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40例疑似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超声检查,对比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检查结果、手术检查结果以及临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研究发现,有3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得以确诊,4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经过临床病理检查的以确诊,两种临床诊断方法的结果相比,P>0.0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检查方法所测得的结果的准确性较为显著。

    作者:黄浪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