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的护理措施

桑圣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无效1例。结论:临床护理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康复的关键,通过心理护理及有效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医学院校学费上涨的思考

    2014年秋,江苏省公办高校学费政策尘埃落定。经省政府批准,物价局对外公布公办高校学费调整标准,8大专业中,涨幅大的是医学专业,本科学费从4600元上调到6800元,一年涨了2200元。本文介绍了医学院校学费涨幅高的原因,对新生的影响,以及医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学费上涨这一问题。

    作者:任衍乔;杨静;徐佳佳;靳尚;葛剑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神经外科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病人86例,其中发生意外拔管23例,通过对意外拔管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中心静脉导管意外拔管的原因有导管堵塞、感染、局部肿胀、意外拔管、导管破裂、静脉血栓等。结论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严防感染、预防导管堵塞等,可以避免意外拔管。

    作者:范莉;严为东;孙贵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析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可行性

    目的:本研究将对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采用盐酸多西环素进行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以便于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用药时间、症状控制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盐酸多西环素可以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用药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刘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护生带教的方法和体会

    护生带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必经之路。作为带教老师,现将二十多年来对护生带教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秋宁;田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DCA循环法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目的:评价PDCA循环法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2名产妇进行随机分配两组,即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11人,使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常规组中11人,用普通方法经行护理质量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果:实验组比常规组的护理质量管理明显要好,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使用在产科急危重症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显著,使护理工作人员变得主动,情绪变得人性化,提高了产妇对护理的评价。

    作者:余先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2例多根牙残根残冠修复分析

    目的:分析多根牙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以及冠修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口腔门诊收治要求保留残根残冠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4到61周岁,经根管治疗以及冠修复治疗,随访观察6到24个月,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多根牙残根残冠修复,成功例数48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92.3%。结论:在口腔临床修复中,选择性保留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再行桩核冠或冠桥修复,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正毅;姚月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诊治措施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误诊为贫血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积液、心衰、心肌病等5例,误诊为肾病综合征4例,误诊为垂体瘤1例,误诊为高泌乳素血症2例,肝硬化腹水1例,误诊为胃肠病变2例,误诊为低血糖昏迷1例。结果采取治疗后全部患者除一人因甲状腺危象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长期在门诊监测甲功,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甲状腺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涉及多学科,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认识,争取疾病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欣母沛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欣母沛在产妇防治产后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相关客观评价。方法本次选择的观察对象均为近两年来在我院因胎盘前置而进行剖宫产的妊娠妇女,共有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其中进行常规治疗的有50例,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另50例进行欣母沛预防治疗产妇作为观察组。分别对两组产妇产后的出血量及止血时间进行临床防治观察。结果使用欣母沛进行预防产后出血产妇出血量明显减小,止血时间缩小,第三产程时间也逐步缩短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方法(P<0.05)。结论产科应用欣母沛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使用。

    作者:魏建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塑封包装技巧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医疗器械通常采用纸塑袋塑封包装,但由于器械有尖头、锐口或棱角,在消毒、储藏、运送的过程中易造成纸塑袋穿孔、破损。工作人员在塑封时掌握一些塑封技巧可有效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患儿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论详细了解异物吸入史、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抢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

    作者:周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耳鼻喉科急症手术的麻醉选择

    耳鼻咽喉科急症疾病本身,如感染、损伤和异物等均可累及气道,造成气道创伤、出血、水肿、脓肿形成或局部受压,引起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严重气道阻塞若得不到及时救治,病人常因严重缺氧而死亡。而手术操作也多在鼻咽、喉或气管内进行,麻醉与手术共同合用同一气道,麻醉医师不能接近气道,此时既要保证病人安全,又要不影响手术操作。麻醉期间保持气道通畅和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是关键问题。

    作者:车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医疗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医学护理工作在很多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医学护理经验,简要论述了新时期医学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其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各位医学护理工作人员参考,以共同提高我国医学护理工作的水平。

    作者: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右美托咪定在全麻下食管癌根治术苏醒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对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0.9%生理盐水(I组,20例)和右美托咪定组(II组,2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分别静脉推注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入室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1 min (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min(T5)时的SBP、DBP、HR变化及苏醒期拔管时患者呛咳和躁动的情况。结果 I组T3、T4、T5的SBP、DBP、HR明显高于 T2(P <0.05),而II组无差异(P >0.05);I组T3、T4、T5时SBP、DBP、HR明显高于II组(P <0.01);苏醒期拔管时,II组呛咳和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I组。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拔管时的应激反应以及呛咳和躁动,减少血液动力学的波动并产生良好的遗忘作用,且不延长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沙荔荔;费杭模;夏静;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尿激酶溶栓对于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时间是否大于12小时来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20例(≤12小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12小时)不采取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栓塞再通率、出血率、心律失常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可得,观察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栓塞再通率与再梗塞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溶栓开始时间明显比观察组长,且并发症发生较观察组更多。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具有安全性与有效性,但其临床疗效也同样受患者年龄与梗塞部位的影响。

    作者:曲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通心络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86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片治疗,并将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的8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疗效显著(62.79%),25例患者治疗有效(29.06%),7例患者治疗无效(8.10%),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的86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疗效显著(36.04%),30例患者治疗有效(34.88%),25例患者治疗无效(29.06%),总有效率为70.93%。两组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极为有效的,且存在较少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国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自伤危险评估及护理干预

    目的:评估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自杀自伤风险,探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自杀自伤危险评估表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评估,对有自杀自伤风险的患者落实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其对降低自杀自伤风险的效果。结果105例精神障碍患者中有70例存在中、高度自杀自伤风险,实施干预后自杀自伤风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多数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杀自伤风险,护理干预对降低其自杀自伤风险有一定作用。

    作者:曾华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发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护理在发热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科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较大儿童发热病人,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好转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护理后较护理前相比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以心理护理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不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缓解了患儿焦虑情绪,对促进机体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区发生的12例产科DIC 的护理,包括急救护理、病情的观察、家属的配合、并发症的护理、感染的预防、心理护理等。结果:12例产科DIC患者均治愈。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早期诊断,尽早去除病因,把握时机,正确治疗,细心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尚玲;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整体护理研究(附80例报告)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科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经过良好的护理之后,康复效果较为显著,没有出现意外的突发病症,整体护理效果较好。讨论:临床上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塞要求较高,否则很容易出现患者心脏突然停止而导致死亡。

    作者:李园;叶改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与反思

    为了寻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的护理方法,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感染,减轻手术对患者带来的损伤与痛苦,作者对65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经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总结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发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常伴有感染等并发症。只有科学的做好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为手术的成功提供有力的保证。

    作者:肖文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