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华
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一直是我们医护人员临床上探索的课题之一。近年来,我们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将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预防老年疗养员跌倒,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惠惠;张宁;李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的患者置入胃管的时机与方法。方法:将7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B组在病房患者清醒状态下置入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胃管置入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恶心呕吐反应、一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B组患者在胃管置入时恶心呕吐反应及血压、心率均明显增加,而A组患者置胃管时和置管后无恶心、呕吐反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平稳,与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置管一次成功率较B组高。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宜选择在全麻气管插管后喉镜直视下置入胃管。
作者:严为东;范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病例徐丹丹,女,23岁,因“停经39+2周,B超发现羊水偏少半天”于2014-08-07入院。孕妇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3年11月04日,预产期2014年08月11日。孕期经过顺利,停经9+1周建围产期保健卡并定期产检,停经35+5周空腹血糖为5.16mmol/L,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后予饮食控制,血糖控制良好。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 36.6℃,P 96次/分,R 19次/分,BP 138/88mmHg,身高160cm,体重83kg。宫高38cm,腹围115cm ,胎心142次/分,先露头,浅定。产科超声(2014-08-07):胎儿BPD9.3cm,HC33.3cm,AC37.9cm,FL7.5cm,AFI6.8cm。S/D:1.8。提示:单胎头位,晚期妊娠。羊水偏少。于2014-08-11因“巨大儿”在腰硬联合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右侧卵巢包块切除术。术中顺取一女婴,Apgar评分10分-10分,体重4650g,探查双附件见右卵巢3x3cm实性包块,切除包块并送病理。右输卵管及左附件未见异常。术后常规病理示(右卵巢)妊娠黄体瘤,后将切片及标本送至南京军区总院确诊为妊娠黄体瘤。术后5 d痊愈出院。术后40天复查超声示:双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董洪果;梁少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比较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做手卫生基线调查,第二阶段实施干预,第三阶段为效果评价。调查人员用调查表在上午查房、治疗、护理高峰期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84.8%,明显高于干预前的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的手卫生干预,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谭翠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开腹术后的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需求,为今后健康宣教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使用自控镇痛泵期间出现的问题,患者对自控镇痛泵的宣教内容、时间、方式等的需求。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是恶心、呕吐,100%的患者认为应向其宣教有关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86%的患者选择术前进行宣教,52%的患者选择口头宣教。结论常规宣教尚不能满足开腹术后患者需要,应在宣教内容、时间和方式上进行完善,同时护理人员也应不断加强有关自控镇痛泵知识的再培训,避免由于自控镇痛泵使用不当所致问题的发生。
作者:吴海英;李先志;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焦虑度、术后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上消化道是指屈氏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其疾病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危症之一。也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体会到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大作用。做好此类病人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范力;李彩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落实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工作,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制定管理防范措施,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结果: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后较实施前降低,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有效防范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宋雨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将5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和超声乳化组(PHACO)两组,每组各25例。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天脱残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约20%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或减慢。结论:对高龄白内障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术复明效果且手术是安全的。
作者:张翠萍;李晓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坏死。它的病死率极高。我国AMI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经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植人术(CS),已成为当今治疗急性AMI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安全有效可确保血运重建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改善AMI患者近远期预后的一种重要措施。
作者:刘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建设,医院计算机使用的普及,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了档案室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推进电子档案的管理。
作者:严宏莲;闫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简述肺癌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断(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抗原125(CA125)组织多肽抗原(TPA)
作者:赵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ICU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方案式护理,与同期呼吸机相关真菌性肺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式护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方案式护理其终的治愈效果(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相关真菌性肺炎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得到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群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7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4.8%,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9.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产妇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使得产妇在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上,享受更贴心、更舒适的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通过人性化的产科护理,可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孕产妇的生命健康护理中,可以有效的关注产妇的人格、尊严等需求。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配合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胶原酶溶解术1次,观察疗效并加强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所有112例患者接受胶原酶溶解术后依据疗效评定有效率达97.3%,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胶原酶溶解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的疗效,整体护理配合在治疗中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红;阮冬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优质护理对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评分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手术前焦虑的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洪晶;冯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及其在维护健康和控制疾病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5105例亚健康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监测、信息化管理及评估,并干预致病高危因素。结果对医院体检中心运用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后,亚健康及代谢异常人群的临床表现均得到显著控制,发生体检异常率也逐年下降。结论运用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对医院体检中心的受检者进行健康干预及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亚健康状态等的危险因素,并降低其患病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我院2012年12月一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43例,均为新鲜压缩骨折。早期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围手术期疼痛缓解情况,术后每月随访观察患者并发症及再次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43例患者桡骨远端骨折3例,6周后治愈。28例股骨颈骨折,术后1个月,扶拐下床行走24例,占85.7%,胸、腰椎骨折12例,3个月后,6例有神经损害不能下床,其余6例恢复较好,能下地行走。结论经综合治理能够明显缓解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疼痛,减少并发症,效果满意。
作者:林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很多人都选择跨地区到沿海来工作,成为外来流动人口,他们中女性生殖健康面临各种问题,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他们的女性生殖健康。
作者:谢金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一年间所接收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86例患者。对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片治疗,并将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的86例患者中有54例患者疗效显著(62.79%),25例患者治疗有效(29.06%),7例患者治疗无效(8.10%),总有效率为91.86%。对照组的86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疗效显著(36.04%),30例患者治疗有效(34.88%),25例患者治疗无效(29.06%),总有效率为70.93%。两组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是极为有效的,且存在较少的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国金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