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涛
目的:比较盲穿与超导下PICC置管后各项指标。方法选择140名需化疗的肿瘤患者根据自身需求(经济原因)分观察(A)组(70例)和对照(B)组(70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B组采用盲穿法PICC置管(即肉眼观察和手触摸静脉血管穿刺)。结果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的成功例数(70和59)、静脉炎的发生例数(0和5)、导管留置时间(120天和108天)、患者的舒适度(9分和6分)、费用差额(2900元与1800元)等,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超导下行PICC置管较盲穿法操作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度高,但费用相对较高。
作者:陈国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而低年资护士动脉血气穿刺的成功率较低,影响动脉血气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不同动脉采血部位和不同采血工具的优缺点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探讨提高动脉血气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作者:田志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患儿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论详细了解异物吸入史、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抢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
作者:周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改良病员服在老年PICC置管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病员服,对照组使用传统病员服。对两组患者的病员服使用情况就两组护士为患者行导管维护所需要的时间、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比较以及两组患者在操作中焦虑程度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护士为患者行导管维护所需要的时间、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在操作中焦虑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改良病员服应用于老年PICC置管患者时,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桂敏华;夏梦;李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的原因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无效1例。结论:临床护理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感染患者康复的关键,通过心理护理及有效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桑圣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时的具体急救措施,以及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以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共4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动态观察和准确评估,首先进行相应的急救护理并认真并细心的做好患者的心理、饮食、排便等有效的护理,,然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上述护理患者均得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出院前患者经护理问卷调查,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9%。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严重的心律失常,通过对其密切的病情观察、认真并细心的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金艳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结合我科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856例混合痔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护理要点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的观察、护理对加速创口的愈合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要点进行探讨。
作者:白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3颗需行桩冠修复的磨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玻璃纤维桩+二氧化锆全瓷牙(A组)、玻璃纤维桩+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修复组(B组)和铸造桩核+PFM修复组(C组)三组进行修复,随访3年,比较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A组桩核折断2颗;B组龈缘灰线5颗,桩核折断3颗;C组龈缘灰线9颗,牙根折裂5颗。PFM修复后龈缘灰线共计14颗;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出现牙根折裂5颗;玻璃纤维桩修复出现桩核折断5颗。A组和B、C两组修复后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修复后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是磨牙牙体大面积缺损的理想修复方式。
作者:胡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方法:术前做好沟通、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营养、伤口护理。结果:喉癌手术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痊愈出院,满意度100%。结论:做好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商春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黄体酮胶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疗效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来我科收治的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予黄体酮胶丸治疗,并对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精心护理。结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短者1d,长者8d ,平均为(3.60±1.60)d。腹痛缓解时间短者1 d,长者6d,平均为(2.40±1.20)d。保胎成功38例,有效率为95.0%。结论:黄体酮胶丸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具有效果显著、作用持久、患者依从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对病情密切观察、精心护理,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卫美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清铁蛋白及甲状旁腺激素在急、慢性肾衰竭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A组(n=40,急性肾衰竭)和B组(n=40,慢性肾衰竭),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全部受试者的SF(血清铁蛋白)、PHT(甲状旁腺素)、Urea(血清尿素)、SI(血清铁)、Cr(肌酐)、UA(尿酸)等进行检测。结果:研究A组的SF水平显著高于研究B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B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B组的PTH水平显著高于研究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呈升高趋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则无明显改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素显著升高,但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甲状旁腺素则无明显改变。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预防性护理干预缓解早孕反应的效果。方法:资料采用查表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孕妇1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产前检查,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早孕反应评分及焦虑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早孕反应评分及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孕妇早孕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减少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提高护士防范意识,提出有效措施。方法:组织学习加强护士重视程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的宣传和教育,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大限度地降低锐器损伤的发生,可有效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感染。
作者:冯群;汪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药是中医施治的重要工具,以辩证施治为治疗原则、临床合理用药为重心,中药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近些年来看,中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多有发生,如新加坡黄连事件、日本柴胡事件等,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愈受关注。因此本文针对中药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做出了重点探讨,以此为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雷秀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伴有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191例FD伴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95例,B组96例。对照组A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2片/天,早1片,中1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FD症状及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D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66.02%和77.08%。B组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A、B两组SAS及SDS评分下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3.68%和75%。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FD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治疗手段就是化疗。化疗是难以接受和难以坚持的治疗,患者在尚未完全接受身体的创伤时,就需要再次面临生理和心理的挑战,医护人员面对化疗患者应及时、准确地了解其各种心理需求,应用相应的心理照护方法,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加强心理分期疏导及各方面沟通交流、对家属也同时实施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潘桂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并行无创通气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临床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行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谭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肾穿刺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经皮肾穿刺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4例和32例,干预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及术后指导。结果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比较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不但提高了肾穿刺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能达到实施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健康教育为特征,解决患者健康为导向,满足患者需求,达到患者满意、家属放心、护士称心。
作者:唐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实验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80mg/粒,1粒/天。对照组给予缬沙坦5mg/粒,1粒/天;两组患者服药治疗7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结果:服药治疗7周后,两组患者血压都有明显降低,但实验组患者血压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及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药效持久且平缓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创伤性脑损伤是大脑功能因外力作用引起的直接损伤或间接损伤,多由跌倒,机动车事故,暴力袭击,重物击中等引起。脑组织的损伤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在受到冲击的时候,脑组织被集中或弥散的损伤。原发性脑损伤后大脑伴随一系列变化。比如神经细胞功能的变化、脑组织局部缺血,脑水肿。上诉的这些改变常会与血压,ICP,CPP,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导致脑组织的再次损伤{Mc-Net ,2010#24}[1]。
作者:唐继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