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目的:探讨LED冷光源蓝光仪加XHZ-90新生儿黄疸治疗仪四面蓝光治疗早产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40例早产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并符合光疗指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传统蓝光箱单面治疗,B组采用LED冷光源蓝光仪加XHZ-90新生儿黄疸治疗仪四面蓝光治疗,治疗前后测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在光疗期间每4小时监测经皮胆红素。结果:B组退黄效果优于A组,B组皮疹和腹泻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减少。结论:LED冷光源蓝光仪加XHZ-90新生儿黄疸治疗仪退黄效果好,重度高间接胆红素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以考虑采用,以迅速降低胆红素。
作者:宋凌燕;唐洪涛;徐靖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讨论隆胸患者奥美定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并且同期行假体隆乳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奥美定注射隆乳术注射物取出并同期接受假体隆乳术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取下皱襞切口,取出注射物后,根据患者局部手术情况置入假体硅胶,并在双侧分别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结果:25例患者一次性成功取出注射物并且假体植入成功,患者皮肤表面及周围组织未出现明显硬块、结节,创面愈合效果较好,1例患者因效果不够理想,进行二次修复手术矫正。结论:奥美定注射隆乳术后注射物取出同期假体是一种有效的隆乳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回顾资料研究普外手术中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方式、使用不同的抗生素发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642例普外手术共发生切口感染13例,感染率为2.02%。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比术中使用抗生素感染率更高,二、三联用药比一联用药感染率更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普外手术预防切口感染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和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毛玉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房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待产孕妇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时间、产时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差异。结果:干预组产妇的平均分娩时间为(13.5±0.5)h,产时产后出血量为(102.2±20.2)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同时分娩方式方面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不但有助于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且有助于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蛇咬伤患儿的护理方案和体会。方法:对蛇咬伤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局部伤口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蛇咬伤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美宝湿润烧伤膏在肺癌术后切口愈合抗感染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作者:李秀凤;刘梦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女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甲状腺手术女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更加人性化的全方位护理。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入组时两组 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手术1周后,干预组S A 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手术1周后,干预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甲状腺手术女患者术后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缪月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实施有效的规范性的院内进修培训,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为抢救每一个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方法选送急诊科护士到院内相关的科室进行短期进修培训。结果调动了急诊科护士的学习热情,掌握了相关专业专科知识,提高了急救技能,经过3年多的实践,达到了理想的效果,进修前后急救技术合格率提高了12%,优秀率提高了8%。结论院内进修是能在短期内让急诊科护士掌握多个急救技术的简单、有效的办法,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弥补了因无法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的空白,全面提升了急诊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冯华;宋峥嵘;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了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场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18例百草枯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回顾性分析了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18例患者治愈12例,死亡3例,放弃3例。结论:对于百草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护理,做到及时处理和早治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谭先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颞下颌关节强直是一类严重影响口腔下颌运动的疾病。为了更好的探究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动物实验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本文就各种颞下颌关节强直模型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顾云凯(综述);满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76例口腔畸形患者采取固定矫治器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PAR(Peer Assessment Rating)指数,以此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固定矫治器治疗后其前牙排列、后牙排列、咬合关系、覆合、覆盖、中线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PAR指数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治疗共涉及394颗牙齿,其中29颗牙齿出现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7.36%。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对口腔畸形患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然而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牙齿状况,一旦出现异常需对患者进行立即性处理,防止患者出现牙釉质脱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30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56例,对照组152例,对照组在对照病房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病人有专业护师按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执行,每周2次在教室进行专题健康讲座,并采取互动提问活动,同时准确记录好效果评价。结论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增加病人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达标率明显上升。
作者:冯华;范学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征、诊治措施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误诊为贫血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2例,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积液、心衰、心肌病等5例,误诊为肾病综合征4例,误诊为垂体瘤1例,误诊为高泌乳素血症2例,肝硬化腹水1例,误诊为胃肠病变2例,误诊为低血糖昏迷1例。结果采取治疗后全部患者除一人因甲状腺危象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长期在门诊监测甲功,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原发性甲状腺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涉及多学科,容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认识,争取疾病在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的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士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社区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社区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社区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巧玲;吕霞;种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PSPH患者均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18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中断。⑴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5例中,胃冠状静脉12例、胃短静脉(GSV)15例、胃网膜静脉(GEV)15例、胃结肠干(GCT)10例可见静脉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⑵胃冠状静脉受累及3例中,均出现GCV、GSV、GEV及GCT曲张,脾-肾静脉交通2例。结论 MSCTA能清晰显示PSPH中脾静脉狭窄、闭塞及周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情况。
作者:张树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在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实行了护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指标的统计数据,与实行前的作比较,观察两个时期内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结果: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护士在健康知识普及、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及护理操作等专业操作与知识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7.55、6.75、5.59,P均<0.05)。实行后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行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结论:分级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可以大限度发挥护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王运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会发生退行性形变;外力损伤导致;妇女妊娠等。一般症状表现为:腰及双下肢疼痛麻木或感觉反应迟钝,严重者会造成大小便功能障碍。因为患病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会带来各种不便,所以多数患者都会寻求医生的帮助,但是预防永远都比治疗更重要。也只有预防才能保证不受疾病的侵袭,那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怎么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吧。
作者:彭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Paget提出了肿瘤形成的“种子与土壤”假设,肿瘤细胞作为“种子”,肿瘤间质作为“土壤”。近年来,作为“土壤”的肿瘤间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肿瘤间质包括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内皮细胞、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ECM)。实体肿瘤的微环境中,纤维母细胞是丰富的一类细胞。本文就纤维母细胞特性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研究做了简要概述。
作者:黄海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产房助产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历年助产护理工作经验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产房护理人员中进行集中教育。将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产房助产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将实施防范措施后即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助产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并探究两个期间内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助产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心理压力和职业担忧程度下降,变化情况均较实施防范措施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防范措施后,患者满意率达到93.68%,相比未实施前的52.36%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角色风险、责任风险、技术风险和职业暴露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切实提升助产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赛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胎膜早破中孕妇护理中的效果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与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比例为93.33%,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比例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规范与落实,提高护理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李璇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