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挺松
目的:分析胆总管损伤病因和胆总管损伤后对人体的影响,进而提高对胆总管损伤的认识和防范措施。方法:总结二例交通性腹外伤引起胆总管损伤以及12例医源性胆总管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因,其中二例并发胆汗瘘;二例并发胆总管狭窄,还经两次手术治疗。结果:二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治愈。各种术后并发症达35.1%,治愈率为85.1%。结论:胆总管损伤并发病变病程凶险;一经诊断应积极手术,保持胆道连续性,保证胆汗引流,术后严密监测,加强抗炎和营养支持是提高治愈率的可靠保证。
作者:孙建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中医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肝硬化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等全方位中医特色舒适护理,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并与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进行评定对比;同时,在患者出院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实施中医特色舒适护理的肝硬化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2个维度上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上,较对照组比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医特色舒适护理能够满足肝硬化患者的需求,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刘青华;农静;王艺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儿童的临床资料,观察患儿治疗前和经抗生素治疗48h后的WBC、ESR及CRP的含量情况,并与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比较。结果在早期细菌感染中,观察组(D组)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ESR及WBC;观察组(D组)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观察组(D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48h后CRP、ESR、WBC的测定结果平均值明显降低。结论儿童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CRP是细菌感染的相对敏感的指标,但CRP、WBC、ESR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患儿急性感染疾病早期的诊断,更有助于指导合理用药并根据其结果判断疗效。
作者:程振军;朱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患沟通是护患双方沟通的过程,是双方对医疗护理活动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越来越多被更多的人们所关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需要,是促进护患之间理解和支持,是提高护理效果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者:徐娟;孙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加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院与病人之间的纠纷呈大幅上升,如何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纠纷发生,是我们每个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的问题。
作者:绳晋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治疗痔科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8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痔科混合痔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热水加妇阴洁熏洗坐浴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中药痔科洗剂熏洗坐浴的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2.7%,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显效率为45.5%,总有效率为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痔科熏洗方对混合痔术后伤口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国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145例住院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145例,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均获治愈。结论:颌面部损伤的护理有其特殊性,通过实施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和消除口腔感染,促进创口愈合的重要护理方法。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干细胞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不错反响,有关干细胞命运研究的课题报道也越来越多。本文围绕不同环境下电纺纳米纤维三维支架材料对干细胞命运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探讨适合干细胞生长、调控的环境条件,为临床治疗可靠依据。
作者:孙博;杨龙;张俊标;李靖;杨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院108例腹部手术病人的治疗护理,总结出护理措施。结果:减少了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但仍出现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静脉以下栓塞7例,左髂股静脉栓塞1例。结论:早期发现注意预防,及时处理是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临床适合推广研究。
作者:彭海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来我院进行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焦虑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对美容的信任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结果表明,在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过程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曲翠平;张晓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9月本院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心肌损伤患儿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和ECG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水平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经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X2值=4.1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心肌收缩功能,修复损伤心肌,对新生儿心肌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钰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临床上利用静脉滴注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方法十分普遍。但钾离子有强烈的刺激性,输液过程中可致疼痛是临床输液中的常见问题,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患者常会因惧怕疼痛而拒绝输液,从而影响治疗。氯化钾刺激血管会引起静脉炎,局部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因此,减轻病人输液时的痛苦,是我们护士的责任和义务。现对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措施的方法作一阐述。
作者: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预防术后植入腔感染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进行人工骨植入术,并随机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2)。观察组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不使用口腔修复膜覆盖人工骨,对2组患者3~6个月后发生骨植入腔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植入腔在术后3~6个月内发生感染的有2例,感染率为4.5%;对照组发生感染的有9例,感染率为21.4%,观察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患者的骨植入腔感染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罗益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对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013年,将42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5次,观察每次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下机15分钟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采用常规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下降明显(P<0.05),而采用联合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化较小(P>0.05)。结论: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技术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礼阳;杨培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某高校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现状,探讨社区居民人群特征、文化程度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对某高校社区200名学生、100名居民、100名流动人口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分析探索社区居民人群特征、文化程度与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高校社区居民和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流动人口的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整个人群对于蚊虫叮咬等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于75%,文化程度高的人群知晓率明显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结论流动人口是高校社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防治艾滋病的有力措施。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讨论面部带状疱疹症状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面部带状疱疹患者,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对其进行护理。结果:全部的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后,其中有44例患者痊愈,有20例患者获得显效恢复,有10例患者获得有效恢复,有6例患者获得无效,其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对于面部带状疱疹重症患者来说,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减轻患者痛苦,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使用。
作者:刘翠英;黄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临终需要与护理观察。方法:选取从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40例晚期癌症患者,均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终护理前良好率为25.00%,护理后良好率为67.50%,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晚期癌症患者采取临床关怀护理,能大限度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与生理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少年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外科手术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旨在开腹下阑尾切除的手术配合,从手术适应症、麻醉方式、生理解剖、术中配合等各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讲解。
作者:谢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芙黄膏外用预防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静滴前30min 使用新芙黄膏敷拟静脉穿刺血管,敷至静滴结束。对照组不予使用预防用药,拔针后直接按压。比较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芙黄膏外用可有效降低前列地尔所致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凌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高位截瘫患者的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32例高位截瘫患者,针对其特点给予优质化护理服务。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优质护理干预后,全部患者可以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患者满意度达100%。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郭慧;管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