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乐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审核我院2014年1~8月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调配医嘱,筛选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分类,结果: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为五大类溶媒选择不当、药物剂量过大、溶媒剂量偏少、药物配伍禁忌、医嘱录入错误等,结论:药师加强审核医嘱,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协助医师修改不合理医嘱可有效降低用药风险。
作者:吴军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对强迫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据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Y-BOC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存进患者的强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患者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慧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牙周病伴冠心病患者牙周状况效果,拓宽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治疗范围。方法选取牙周病伴冠心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常规治疗冠心病同时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牙周病。对照组58例,常规治疗冠心病同时常规治疗牙周病。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和牙周病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比较,两组4种牙周病指数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牙周病伴冠心病具有一定疗效,可以有效抑制牙周病伴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
作者:张丽萍;李雪琴;张春光;门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眼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眼科患者门诊就诊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并落实到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0.28% vs 0.54%),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85.47±7.08 vs 96.91±8.05)(P<0.01)。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大限度控制眼科门诊不安全性因素,降低护理突发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蔡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年来,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是一种能满足各类输液的深静脉导管,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建立等方面[1],但由于病人高敏体质、透明贴膜本身不透气的特点、季节性因素等诸多内外因素,容易导致穿刺点周围皮肤潮红、瘙痒、粟粒状皮疹、斑丘疹、湿疹样小水疱、水疱破裂渗液、糜烂等不同程度的接触性皮炎症状[2],发生率约为19%[3],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也容易导致PICC 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导管的留置时间和病人治疗的顺利进行。我科于2014年5月应用地塞米松静脉用药治疗PICC静脉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邬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术后并发症疗效分析。方法:选取60例胆道结石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给予开腹手术,观察组的30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小,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量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刘滨;李漫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文中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以及穿刺部位选择原则都做了详尽说明,综述了提高静脉输液质量,目前在输液领域的新进展。
作者:王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多媒体课件以其直观、便捷和内容丰富等一系列特点,在现代教学中受到了极大欢迎和普遍应用。本文试对多媒体课件教学目前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优势及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努力使多媒体课件教学在手术室带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张莉娟;汪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常见问题进行研究,找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自2012.9-2013.9在我站献血者4120例中,进行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分析真空负压静脉采血存在的问题。结果:采血结果显示,常见的为发生溶血,吸血不畅,造成皮下淤血等问题。结论:采血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采血化验和送检,可以减少问题的发生,提高采血的成功率。
作者:经志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某皮袋厂122例特发性下肢水肿患者,经应用具有温经除湿,养血通络的中药组方和缓解炎性疼痛与调节体内代谢功能的西药组方进行治疗,获得康复。
作者:谢克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为临床提供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空腹服氟康唑胶囊同时使用3%的苏打水对患者外阴和阴道进行清洗,然后用1g冰硼散敷于患者阴道表面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同时使用三妙散进行熏蒸。结果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优敏;李小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ICU谵妄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ICU患者654例,其中102例患者发生谵妄,整理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总结在护理过程中的有效防治措施。结果在形成患者谵妄的机制当中,主要有患者的精神障碍、手术因素、感染、环境影响等情况。结论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可以针对谵妄发生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应的防范护理干预,包括环境、身体及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情况,减小谵妄的发生几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康复几率。
作者:周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150例我院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50例,术前全面检查,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提早治疗,不同的患者分别采取四种外科手术进行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走访,观察患者术后出血、并发症、切口感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以及一个月、一年到三年期间的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结果:术后伤口出血者、切口发生感染者、肠梗阻粘连者、吻合口漏以及肺感染者的数量都在10%以内,术后一个月内无死亡病例,三年内死亡病例在12%以下,术后三年内局部复发者占了13%左右。结论:从本次直肠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分析来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存活率较高,恢复情况良好,可以对不同的直肠癌患者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巴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疝患者手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6例脑疝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密切监测并有效控制颅内压,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结果:恢复良好48例(35.29%);中残49例(36.03%);重度致残26例(19.12%);死亡13例(9.56%)。结论:脑疝手术的护理工作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对脑疝病人应争分夺秒进行救治,并在术后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才能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作者:董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内科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收治的2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等一系列内科护理措施后,20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0例转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研究剖宫产率上升的临床表现,分析社会因素对剖宫产上升的影响,规范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2009年至2011年分娩总数、剖宫产例数统计并计算剖宫产率。结果加强产前宣教,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人数,也就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杜亚玲;曲艺;史利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致死率较高。冠心病病程长、具有终身性。冠心病患者除常用一些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外,使自己处于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汪永红;张彩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运用于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策略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采用干预护理方法,并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干预护理后,有15例治愈,23例好转,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后,有9例治愈,20例好转,总有效率为70.3%,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运用于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对患儿的康复起到良好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作者:刘义容;封大连;徐义兰;罗德琼;虞莲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的应用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4月在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实行了护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质量指标的统计数据,与实行前的作比较,观察两个时期内的护理服务质量情况。结果: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后,护士在健康知识普及、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及护理操作等专业操作与知识方面的评分均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5、7.55、6.75、5.59,P均<0.05)。实行后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行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2,P<0.05)。结论:分级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可以大限度发挥护理人员在各自岗位上的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作者:王运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诊的方法,干预组采用社区环境、运动、饮食、氧疗、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生存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86%、46.86%。②干预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两者有显著差异性。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方式,能降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复发率和提升生存质量,其方法符合基层卫生院的服务理念,值得在基层推广使用。
作者:何秀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