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扶正杀菌洗剂治疗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高英萍

关键词:中药扶正杀菌洗剂, 已婚育龄妇女, 外阴阴道炎,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扶正杀菌洗剂治疗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2013年收治的700例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扶正杀菌洗剂进行治疗,临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例数3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58%,对照组总有效例数30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扶正杀菌洗剂对于治疗已婚育龄妇女外阴阴道炎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早产儿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监测早产儿出生后的血糖情况,及时发现血糖紊乱并给予干预治疗。方法:采用微量法对132例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为28.7%,一般早产儿以低血糖为主,发生率为15.5%,高危早产儿以高血糖多见,发生率20.2%。出生胎龄越小越易发生血糖紊乱(P<0.05),出生体重越小越易发生血糖紊乱(P<0.05)。结论:早产儿极易发生血糖紊乱,及早监测早产儿的血糖情况,对减少血糖紊乱的发生及影响有显著效果。

    作者:殷爱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敷贴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透明防水敷贴和棉质敷贴对预防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的效果。方法160例胃癌患者及消化道穿孔患者根据置管日期的单双数随机分为T组(透明防水敷贴组)和M组(棉质敷贴组),置管日期为单数进入T组、双数进入M组(T组和M组各80人)。在相应时间采集患者穿刺口周围3cm范围内皮肤表面物质做细菌培养,并观察使用不同敷贴的患者菌落的生长情况。结果 T组和M组均无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使用透明敷贴组患者菌落生长比使用棉质敷贴组患者菌落生长更旺盛。结论在患者无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情况下棉质敷贴效果优于透明防水敷贴。

    作者:邓小变;何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预防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患儿的发病因素及护理方法。结论详细了解异物吸入史、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观察和护理,是成功抢救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关键。

    作者:周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部分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的CT鉴别诊断。方法:36例脑梗死患者,其中23例缺血性脑梗死和13例出血性脑梗死于临床症状出现后6 h~20 d内均经头颅CT平扫,对两组病人的头颅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11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清楚略高密度脑回状影即“脑回征”,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淡片状略高密度影即“浮云征”,3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团块状高密度影即“假肿瘤征”。而在13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图象上,9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不规则斑片状、条索状高密度影,4例表现为大片状低密度影内边缘模糊的团块状血肿影。结论:掌握缺血性脑梗死与出血性脑梗死不同的CT表现特点,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做出正确鉴别。

    作者:邓志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电图科学记忆方法以口诀为例

    结合心电图教学的特点以及心电向量成像的特点,在学习和看图过程中运用科学记忆方法来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想象力、归纳能力、创造力\分析能力、心电图对疾病的诊断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曾胜;齐伟;陈珍乐;谭依东;江意意;刘林涛;兰文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社区功能性便秘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发病因素,寻求预防治疗措施。方法按罗马II诊断标准,对96例功能性便秘,根据年龄分为中老年组、青年组进行病因分析对比。结果:功能性便秘中:中老年组74例(77.O8%),青年组22例(22.91%).结论:功能性便秘发病与职业、精神、健康、饮食、年龄、性别等方面密切相关。健康心理、规律生活、饮食及适当活动是预防便秘有效措施。

    作者:陈良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连续多台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与管理。方法:通过对白内障手术病人的合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仪器操作和术中病人的管理等的安排,总结出这些护理配合的关键问题。结果:所有病人手术的控制、术中配合有序、无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默契的术中配合和完善的管理机制,是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的保证。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正畸科治疗的100例错牙合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治疗,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利用传统舌侧矫正器进行矫治;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矫治顺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00%、畸形复发率8.00%、矫治顺从性率90.00%、矫治效果的满意度92.00%、矫治效果有效率92.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2.00%、畸形复发率32.00%、矫治顺从性率40.00%、矫治效果的满意度36.00%、矫治效果有效率64.00%,两组数据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舌侧隐形正畸技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矫治顺从性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孟宪瑞;李素红;周斌;于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药临床合理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中药是中医施治的重要工具,以辩证施治为治疗原则、临床合理用药为重心,中药治疗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在近些年来看,中药不合理使用导致的不良反应事件多有发生,如新加坡黄连事件、日本柴胡事件等,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愈受关注。因此本文针对中药临床合理安全用药做出了重点探讨,以此为相关医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雷秀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VSD治疗电击伤的体会

    目的:探讨VSD在高压电电击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典型高压电电击伤患者,早期对创面简单清创,VSD覆盖;二期皮瓣或植皮。结果:17例一期VSD覆盖,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愈合良好,手术成功率高,截肢(指)范围小,保留功能多。结论:高压电电击伤患者,一期创面早期VSD覆盖,避免过度清创,加重组织损伤,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成活率高。与既往一次性清创,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再损伤,是治疗高压电击伤较好的方法。

    作者:任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零售药店开展药学服务探析

    从我国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现状来看,其中还是存在着营业人员医学不够,缺乏先关的资格证书等问题,这非常不利于该还也都稳定健康发展。药物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特殊就特殊与人们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说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与可靠性,是提供我国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在零售药店队伍不断壮大的形势下,积极的进行相关人才的培训,提高药店药学服务质量,也不但是对人们用药安全的保障,同时也是药店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文章从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开始论述,进而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作者:陈金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后气管瘘管周围异常增生肉芽的护理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气管瘘管周围异常增生肉芽的的护理方式。方法:96例气管瘘管周围有异常增生肉芽的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及激光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采取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气切瘘口处湿敷,激光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局部照射,疗程均为7天。结果:药物治疗组52例,有效42例,无效10例;激光治疗组44例,有效25例,无效19例。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及庆大霉素湿敷法对于消除气管瘘管周围增生肉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四妹;董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对柴胡退热功能的探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中药有着深入的研究。而中药的研究和发展也为我国历代人们免去了不少疾病之苦,因而,中药在医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柴胡是自古以来就被认可的一种具有退热功能的药草,对柴胡的研究早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可见,我国中医学对柴胡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将柴胡退热功能研究以及运用的历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并提出了几种柴胡退热功能的配伍举例,希望能够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为今后柴胡在中医药学上的发展和运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作者:刘洪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米枯利兹病2例

    患者1,女56岁。因双眼突出3a伴眼干、口干1a入院。既往体健。查体:双眼睑对称性肿胀,双眼眶外上方均可触及肿块,右侧大小约3.0cm ×2.1cm,左侧大小约1.9cm ×1.5cm,质韧,无触痛。角膜透明,前房及眼底未见异常。双侧腮腺对称性肿大,无触痛。胸片及血、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双侧泪腺及腮腺肿大,Mikulicz病· CT检查:眼平扫示双眼眶外上方对称性泪腺肿大,,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值42HU,并突出于眼眶外。眼环无增厚,眼肌不粗,眶壁骨质无破坏。腮腺CT平扫见双侧腮腺对称性肿大,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高,CT值38HU。CT诊断:双侧泪腺及腮腺对称性肿大。手术所见泪腺肿瘤,有包膜,表面光滑。病理:镜下见泪腺组织内有大量成熟的淋巴细胞增生、浸润,并见淋巴滤泡形成。病理诊断:炎性假瘤淋巴样增生型,符合Mikulicz病。

    作者:尚平;何成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分析了整体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认知教育等一系列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7.5%(28/32),对照组有效率为53.1%(17/32),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变化明显。结论:整体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危重患者转运风险发生率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讨论分析呼吸ICU患者转运过程中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呼吸ICU患者转运途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从70%降低到25%(P<0.05)。结论品质管理圈活动能使护士主动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收获无形成果,并有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呼吸ICU患者安全转运。

    作者:李丹;蹇俊;易萍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美洛昔康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美洛昔康联合护理干预措施用于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8例骨折手术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99例)和对照组(99例),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美洛昔康,实验组给予美洛昔康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的预后效果。结果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后显著降低,同时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96%,对照组为81.82%;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药物用量为47.23±2.13ml,对照组为64.89±3.01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昔康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骨折术后疼痛,减少药物用量,并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会娟;唐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合理选用上呼吸道感染药物

    目前上市的抗感冒药就有上百种,包含西药类抗感冒药、中西药复方制剂、纯中药制剂等等。合理选用感冒药、发挥感冒药的疗效并且减少其毒副作用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本文提供了一些合理选用感冒药的指导原则。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平舆县人民医院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分析

    肺癌(lung cancer,LC)是一种多起源于肺支气管粘膜上皮的病变,故而临床上支气管肺癌多发[1,2]。我院地处豫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随之而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吸烟、饮酒的频率较数年前明显增加,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肺癌手术多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且患者多为老年体弱者。此类病人多脏器功能较正常人明显衰退,胸廓弹性下降,相关功能受限,多伴有低氧血症,且纤毛粘膜的自净能力明显减退,术后容易出现痰液等分泌物在气道的集聚,伴随手术创伤的同时,易出现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3,4]。为提高本病患者的预后,我科护理工作者,在日常护理的同时,注意此类患者的资料整理,对其护理状况进行分析,回顾本病的护理经验体会,并总结如下。

    作者:赵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患者,男,32岁。鼻咽癌放疗后15年,复发γ-刀治疗后9月。于1999年9月因左侧偏头痛,行鼻咽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鼻咽癌, T1N1M0,Ⅱ期”诊断明确。于1999年9月3日至10月22日行放射治疗及同步化疗,放疗总剂量鼻咽及左上颈 DT6000cGy/30次/50天,右颈及左下颈 DT5000cGy/25次/42天,放化疗后患者头痛及左上颈部包块消失,放化疗后定期复查患者病情基本稳定。2013年9月复查鼻咽MR示:鼻咽癌复发(未见报告单,具体不详),遂行鼻咽部γ-刀放射治疗(具体不详)。于2014年5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鼻流血,大约100ml,给予止血、输血对症治疗(具体不详),后逐渐出现进食困难、颈部僵硬、行走困难,副鼻窦增强CT示:“1.鼻咽癌,并周围侵犯,咽及咽旁瘘形成;2.左侧颈内静脉受侵,腔内瘤栓形成。颈内静脉-咽旁间隙瘘形成?”。2014-06-188:30出现鼻腔大出血,量约300ml,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白眉蛇毒血凝酶2ku肌肉注射,出血逐渐减少,后给予后鼻孔栓塞,前鼻孔填塞,填塞后出血停止,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1.5单位。20:41分再次突发大出血,相继出现血压下降,后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