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晓玲
目的: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6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了手术,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检测血清钙、磷、PTH 。结果:术后血清钙、磷及 PTH 水平均下降,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缓解。结论: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病人由于高PTH所致的各类症状,认真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毛娇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研究分析在临床输血时,为确保输血的安全而对患者采取的有效措施。在进行临床输血前对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对输血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抑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郭荣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进展。方法:术前做好沟通、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道、营养、伤口护理。结果:喉癌手术患者均达到治疗效果,痊愈出院,满意度100%。结论:做好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及病人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商春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护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其独特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护理学在临床医学的具体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当前正处于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阶段,多元化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为显著的特性。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教育是临床医学与护理工作在社会中长远发展的核心基础,护理教学需要与多元化的时代特性相结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教学效率提供坚定的理论支撑。
作者:易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恒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为恒牙牙髓炎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门诊部收治的42例恒牙牙髓炎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根管充填治疗恒牙牙髓炎,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恒牙牙髓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恒牙牙髓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满意、疗程短,与多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相当,是一种治疗恒牙牙髓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出节育器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一年以上取节育器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塞阴,对照给予常规取器,每组30例,对两组宫颈软化情况、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出血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及取出节育器成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成功率较高、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一年以上妇女节育器取出取器成功率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林长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前焦虑度、术后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与空心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50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与空心钉治疗手术方法,效果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8个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组28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并发症发生,空心钉治疗组22例患者,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例,股骨头坏死4例,3次随访Harris评分及X线检查,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组优于空心钉治疗组。结论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多样,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是一种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手段。
作者:于志亮;杨义;髙烁;范超;王力;王雪;刘丙立;张宁;王斌;张净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临床治疗、抢救常用的技术操作,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操作。由于婴幼儿血管细,加之其家长对操作要求高,操作过程中患儿畏针不合作,易出现穿刺一针不成功、针头脱出移位,很容易引起家长的不满,甚至引起护患纠纷。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能高效率保持静脉通畅,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针单手送针法更满足于儿科护士实践操作的需要。
作者:沈晓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助产专业的技能实训教学上,通常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学年进行基础护理技能实训,第二学年在巩固基础护理技能的基础上增加部分与助产专业相关的技能,第三学年学生进入助产专业临床实习[1]。但由于助产专业的特殊性,很多产科实验并未顺利开展,而当同学们进入临床后,孕产妇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日加强,并不会同意学生直接对其进行操作,虽然目前提倡用“放手不放眼”的方式来进行带教,但临床带教老师也因为怕承担法律责任而不敢轻易让学生进行操作。目前这种培养方式,未以助产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培养目标也不清晰,并未突出助产专业的特点,因此,加强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徐欢;何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为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有机磷中毒后常规急救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饮食、环境等方面的有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与护理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8±6.7)d优于对照组(27.4±1.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的治愈率、病死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3.33%、6.67%、3.33%优于对照组的80%、16.67%、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的治疗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康复,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田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精神疾病患者作为一类特殊的人群,在大多数情况下缺乏自理能力的情况下。患者常出现饮食障碍,精神疾病患者以药物治疗为核心。但合理的饮食和护理对维护患者的心理健康,缓解心情情绪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赵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医院现代化的建设,医院计算机使用的普及,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了档案室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推进电子档案的管理。
作者:严宏莲;闫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区域麻醉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麻醉方式,是在患者神志清醒状态下,将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暂时被阻断,运动神经传导保持完好或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被阻滞状态。这种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任何组织损害。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安全、患者清醒、并发症少和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在该方式下进行手术会给患者留下痛苦的回忆,近年来医院常采取消除患者手术过程记忆的方式来保护患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崔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PSPH患者均行全腹CT平扫及增强,采用容积再现(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18例PSPH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中断。⑴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15例中,胃冠状静脉12例、胃短静脉(GSV)15例、胃网膜静脉(GEV)15例、胃结肠干(GCT)10例可见静脉曲张,脾-肾静脉交通1例;⑵胃冠状静脉受累及3例中,均出现GCV、GSV、GEV及GCT曲张,脾-肾静脉交通2例。结论 MSCTA能清晰显示PSPH中脾静脉狭窄、闭塞及周围侧支循环血管曲张情况。
作者:张树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小切口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4月至2014月02月因需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腔镜组)和小切口开腹手术组(小切口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24h及手术后24h、48h、72h采集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白细胞(WBC)、胰岛素(INS)、血糖(BG)、皮质醇(P)、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术前24 h的BG、P、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WBC、INS、BG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腔镜组的P、CRP水平均低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胆囊切除较小切口开腹机体应激反应比较小。
作者:周晓峰;杨红江;王方平;严富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以及通过网络获得的很多有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人们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此,人们对医院的需求已经不再是看病、治病。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这也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特别是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患者离开了熟悉的亲人,好友。面对的是戴上口罩帽子都一样的陌生面孔,如何在护理上帮助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健康的心理,成为了手术室工作者目前面对的一大考验。为了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改善专科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医疗护理的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规范化的、舒适的、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吸收医院以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取得的经验,拓展服务内涵及范围,努力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现将手术室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分述如下。
作者:任雅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冰毯机的降温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的降温法和冰毯机降温法对40例重度中暑患者随机分组:传统组及冰毯机组,每组各20例行降温治疗,并注意降温过程的护理技巧。结果:冰毯机组持续降温不同时间直肠温度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传统组。结论:冰毯机治疗重度中暑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目前有效、先进的物理降温方法之一,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朱文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配合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作用。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胶原酶溶解术1次,观察疗效并加强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所有112例患者接受胶原酶溶解术后依据疗效评定有效率达97.3%,未出现不良并发症。结论:胶原酶溶解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确切的疗效,整体护理配合在治疗中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晓红;阮冬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对透析中低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013年,将42例低血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透析及联合模式透析(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5次,观察每次透析前、透析中每小时、下机15分钟后的血压变化。结果:采用常规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下降明显(P<0.05),而采用联合透析模式的患者透析中血压变化较小(P>0.05)。结论:采用低温联合可调钠及超滤曲线技术可预防透析中低血压,保证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朱礼阳;杨培常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