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娟
总结一例多发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快速评估病情、有效止血、抗休克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的术前准备、安全转运、心理护理。患者经过快速、有效的急诊室救治,积极进行了急诊手术,预后良好。
作者:陈颖;左霞;孙四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蛇咬伤患儿的护理方案和体会。方法:对蛇咬伤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局部伤口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结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蛇咬伤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法)各50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周,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0%与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对其应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充血程度评分均有所下降,溃疡大直径显著缩小。其中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溃疡大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充血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3个月有18例复发,复发率为31.0%,治疗后6个月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0.3%。结论: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应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且不会产生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范建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使用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来氟米特对照组54例,单独使用来氟米特治疗15周;云克对照组54例,单独使用云克治疗15周;实验组54例,使用云克、来氟米特共同治疗15周。结果:来氟米特对照组治疗有效47例,有效率为87.1%;云克对照组治疗有效41例,有效率为76%;实验组治疗有效52例,有效率为96.3%。经比较,实验组比其它两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能更好的改善临床指标。结论:云克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马雯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量的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及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由此而引起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损害已经受到社会和医院等各方面的重视[2]。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紧张繁忙,心理压力大,接触的化学、锐器、患者血液、体液等有毒有害物质特别多,对护士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麻醉恢复室护士往往在术后第一时刻即投入到对患者复苏期的护理、治疗和抢救的配合,容易忽视对自己的保护。护士被感染主要的途径是被污染的针头或锐器刺破手指,再就是破损的手部皮肤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虽然护士已从“护理三基”理论的培训与考核中树立了标准预防的观念,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和一些因素的限制,在日常工作中一次性手套并不是每次操作都能得到使用,而对于急症手术患者的特殊情况(患者血液检查结果或传染病检查项目空缺)我们的护士几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血源性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2]。因此,麻醉恢复室护士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要保护手部皮肤的完整性,麻醉恢复室护士除了加强职业教育和认真执行预防锐器伤伤制度外,一些日常工作中操作的细节也应引起重视。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月盛;孙小燕;黄凯惠;曹长舒;高天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Paget提出了肿瘤形成的“种子与土壤”假设,肿瘤细胞作为“种子”,肿瘤间质作为“土壤”。近年来,作为“土壤”的肿瘤间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肿瘤间质包括间质细胞(巨噬细胞、炎性细胞、内皮细胞、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ECM)。实体肿瘤的微环境中,纤维母细胞是丰富的一类细胞。本文就纤维母细胞特性及其在靶向治疗中的研究做了简要概述。
作者:黄海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性哮喘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6例老年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49例,对照组共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舒适度评价、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评价、护理舒适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随访期间仅2例复发,对照组有6例复发,两组比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及舒适度,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本文主要介绍侯平玺老中医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现代研究,提出的补肾填精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立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用药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选取手足口病患儿60例进行调查,另外选取同期正常儿童60为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收集本次研究所有儿童的临床资料,发病影响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体质弱和患儿在1周内接触过类似症状者是儿童发生手足口病的危险因素,儿童主要照顾者文化水平较高、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知识、家中养猫以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的发病保护因素(p<0.05)。结论: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要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需要加强健康宣传,增强对该病防治知识的了解。
作者:孙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通过穴位埋植羊肠线,达到长期穴位刺激以治疗疾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就诊的在可行条件下进行穴位埋植羊肠线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病例,观察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我科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门诊穴位埋线患者共计1475例,其中荨麻疹患者200例的疗效进行观察。痊愈98例,占49%;有效40例,占20%;无效62例,占31%,有效率68%。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疗效满意,治疗简便易行,操作安全,患者时间安排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效率。方法:急性左心衰竭抢救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活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活动组给予患者管圈活动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护理前后12 h心率(HR )、血压(BP )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情况。结果:活动组患者在 HR、BP、SaO2等指标显著好转且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能显著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急救疗效。
作者:徐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CS)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不仅涉及生殖健康问题,还是一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临床代谢综合征,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国际上对该病的诊断有不同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不少研究表明血清雄激素(睾酮)水平是一个与该病发生密切相关,但又表现出比较大变异的指标,可能是促进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PCOS患者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升高。但关于血清DHEAS水平与PCOS表型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故就DHEAS 水平与升高导致部分PCOS 进行综述。
作者:徐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患者30例,其中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1例,上消化道出血8例,中枢性高热5例,高糖血症4例,肾功能不全2例,部分患者引发合并多种并发症,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与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神经功能损害较重,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降低并发症的引发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结论:熟悉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正确的防治,有助于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周配权;王迪;周方红;黄金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肌力得到恢复,活动能力增强,不良情绪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桂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共收治6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吲达帕胺缓释片并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吲达帕胺联合氯胺地平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老年病人护理管理的关键,改善神经内科护理专业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多发安全隐患的行为及老年病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特征,结合病患特点制订单病种护理流程和相关对策。结果:实施前后科内护理差错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各项护理指标达标率100%。结论:神经内科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完善老年病患者安全管理成效,确保老年病患者住院安全。
作者:杨秋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内科护理,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科收治的23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饮食、心理等一系列内科护理措施后,208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30例转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吴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甲强龙冲击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甲强龙冲击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及脑电图缓解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强龙冲击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症状控制时间、抽搐控制时间、退热时间、意识清醒时间及精神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堃;王学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于护理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2.17±0.98)d,住院时间(22.78±5.35)d,医疗费用(5223.39±133.71)元,健康知识评分(93.68±1.17)分,护理满意度(98.61±1.27)%,并发症发生率(1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具有高质量、高效能、低成本的护理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作者:朱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