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征华;蒋祁;文爱国;毛德龙;王力争
医院废物是指医院所有需要丢弃、不能再利用的废物,包括生物性的和非生物性的,也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是指在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对复杂跟骨骨折患者行立体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48足)复杂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4足),前者行立体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后者行常规外固定支架治疗。随访11~24个月,统计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Gissane角均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骨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范双强;苏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腹股沟斜疝是外科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此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如处理不及时,在短时间内科发展成嵌顿疝,而引起局部组织的水肿。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舒芬太尼在气管插管全麻操作中的心血管反应抑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实施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78例患者进行无差异分组。对照组39人接受芬太尼全麻操作;实验组39人接受舒芬太尼全麻操作。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HR、MAP、SpO2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T2、T4、T5三个时点的HR、MAP、SpO2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平;张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1、急性期护理一、急性期护理由于颅脑损伤的病人在急性期死亡率较高,监护病房,使用监护仪器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和四肢活动情况,做好书面记录。并要保持环境安静。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区别术后全麻未醒、冬眠状态及意识障碍。瞳孔:瞳孔正常直径为2~5mm,双侧等大等园,光反射灵敏。否则可能提示有脑疝发生。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可以反映生命中枢的功能及颅内压力的改变,在颅脑损伤的情况厦,血压升高常常提示颅内高压,多见于脑水肿,颅内出血。血压下降则提示循环功能不良,尤其是中枢性循环功能衰竭时病情更为严重,必须密切注意,以及时调整用药,保持血压平稳。如果早期发生“二慢一高”(呼吸慢、脉搏慢、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则提示脑疝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病情,配合救治。三、保持呼吸道通畅要密切注意观察,防止呼吸道梗阻及误吸的发生,保持正常通气,确保有效供氧。定时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有的放矢的指导呼吸管理。对缺氧状态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功能障碍的病人,应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时正确吸痰,避免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四、降低颅内压颅脑损伤病人因出血、水肿等原因必然导致病人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对于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结合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可以预测是术后出血还是脑水肿,一般颅术后出血易发生在24小时内,脑水肿一般在术后48~72小时达高峰,因此,在术后3天之内监测颅内压很有意义,如颅内压升高,经一般治疗产能降低时,可进一步采取头颅CT扫描、脑血管造影辅助检查寻找原因,以决定是脱水治疗或进行手术减压。五、适当抬高头部,避免前屈、过伸、侧转,各种护理操作应尽量轻稳、仔细,以免刺激病人而引起颅内压剧烈波动。适当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准确收集记录每日尿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各种脱水剂的治疗应力争做到快速、足量、准时的原则。六、控制中枢性高热颅脑损伤病人往往累及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性高热的发生率很高,势必进一步加重脑损害。应将病人置于易于散热的环境下,室温保持在22℃左右为宜,于高热病人的头部、颈部、腋部、腹股沟等部位放置冰块,或用温水擦洗上述部位以行物理降温,或应用医用控温毯。同时行动态体温监测,必要时可采用冬眠疗法,以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少耗氧,保护细胞膜,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出血是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常见表现,出血部位常表现为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及硬膜下出血。由于脑AVM出血为急性发病,易与其他的出血性疾病相混淆,造成误诊,延误治疗。本文结合近十年收治的226例病人中误诊的21例对其原因分类作一分析。
作者:马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青年人患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0岁以下32例占8.38%,其中男2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1岁。工人21例,农民6例,干部5例。AMI 按1979年WHO制定的标准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广泛前壁8例,占25%;前壁7例,占21.9%;前间壁6例,占18.8%;下壁6例,占18.8%;下壁+右壁2例,占6.3%;高侧壁2例,占6.3%;下+正后壁1例,占3.1%。结论青年AMI具有临床症状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较好等特点。指出危险因素与患病率的关系,旨在早期防治。
作者:颜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对于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的效果,总结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焦虑发生率和SA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性欲、性生活频率、性唤起、性生活接受度、性关系以及性高潮满意度方面都优于对照组,性行为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及性功能能够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玲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易剑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探讨临床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2月到2014年10月所收治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过及时抢救和有效护理,其中61例患者康复出院,抢救无效死亡患者4例。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密切观察和有效护理,可以避免发生并发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铭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hronic pulmonary obstructive disease,COPD)引起严重II型呼吸衰竭较常见,且病死率较高[1、2]。但出现严重呼吸衰竭(PO2<40mmHg,PCO2>90mmHg)后患者生活质量不减低罕见,该病例中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发现严重呼吸衰竭,经仔细排查后诊断为慢阻肺,治疗后明显好转,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蓉;闫鹏;于春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作定期监测,并对其作随访调查,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变化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高血压控制率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采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汉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5例异常妊娠发生大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即出血量大小作为判定标准,选择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前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情况,给予针对性急救处理。结果全部患者中,31例进行手术治疗,14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24例行剖宫术,胎儿存活23例,11例行阴道分娩,胎儿均成活,10例患者行完全流产治疗,胎儿存活8例,胎儿死亡率6.7%。全部患者经急救处理后,出血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出现患者死亡病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9±1.8)d,均康复出院,本组患者急救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积极有效的急救处理,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降低胎儿死亡率,提高母婴安全性。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的内镜微创治疗与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放切除组20例,微创手术组20例进行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手术过程分析研究显示,内镜微创组与开放切除组比较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两组之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比开放式胆囊切除术创伤和不良反应小,应积极临床适用推广。
作者:巴图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抗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闭合复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20例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抗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调查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20例患者中治疗痊愈的8例,占比例的40%;治疗效果显著的5例,占比例的25%;治疗有效的4例,占比例的20%,治疗无效的3例,占比例的15%。不同AO分型的患者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陆亚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组织脱水剂,本药因见效快,治疗效果好,价格便宜,在骨科病房被广泛应用。但此药也有其不足,即对局部组织及静脉血管损伤较严重,常导致静脉炎。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的一种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众多学者从Th1/Th2平衡失调、炎性介质、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系统、基因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将给那些难以单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的慢性荨麻疹带来更多的治疗靶位。
作者:黄彦;梁承志;欧柏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对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6、IL-10三项指标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TNF-α(pg/ml)为11.9±2.55,IL-6(pg/ml)为8.42±3.15, IL-10(pg/ml)为10.52±2.42;肺结核患者治疗前TNF-α为31.6±4.08,IL-6为42.5±10.26,IL-10为20.4±5.22;肺结核患者治疗后TNF-α为14.3±3.52,IL-6为11.4±2.34,IL-10为19.5±4.58。肺结核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0的水平可以作为肺结核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娟;葛海波;孙思庆;徐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急诊患者的1/6。大部分患者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小夹板固定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常不满意。且复位后易再移位。我院于2010年3月~2012年12月使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金侃;张仲华;吴锦华;任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6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完全流产57例,完全流产率为95.00%;不全流产3例,流产失败0例,流产总失败率为5.00%(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效果确切,临床选择合适的早孕患者可提高药物完全流产率。
作者:刘海湖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