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探讨

何时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穴位埋线,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结果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日常工作生活能力得到了提高。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很有效的治疗方法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各种静脉扎针技巧

    一、不显露静脉1、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已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2、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作者:杜学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凡是小儿神经系统以外的感染所致38度以上发热时出现的惊厥称小儿高热惊厥,发病率为3%-5%,复发率为30-40%[1],属于儿科常见急症。临床表现是先有发热,随后发生惊厥,惊厥出现的时间多在发热开始后12小时内,在体温骤升之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性惊厥发作,伴有意识丧失,惊厥的严重程度并不与体温呈正比。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可持续几秒钟至几分钟不等,有时患儿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若不及时就医采取止痉措施可危及生命,及时、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2]。现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各项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毛丹;曹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就诊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用药种类、用药方式、用药剂量、疗程、药物联用使用情况、不良反应等。结果:在50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使用了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达86.86%,涉及的抗菌药物达30种。存在大量联用情况,一联用药13例,占24.57%;二联用药24例,占48.00%;三联用药6例,占11.14%;四联用药1例,占3.14%。其中患者使用药物短的时间为3d,长时间为2个月。各种药物的 DUI 都小于1。结论:我科室基本无不合理用药情况,抗生素使用符合标准,但是仍需要不断改进,防止出现康生度滥用。

    作者:岳纲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早期颈动脉灌注溶栓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通过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护理路径的实施,总结溶栓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31例于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在我科住院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并建立颈动脉灌注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患者快速进入卒中绿色通道,通过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操作规范化,护理制度化、流程化、表格化。结果:31例病人中,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 P <0.01,有显著性差异;90天 mRS 评估,生活自理率81%,取得了良好的溶栓效果。结论:通过制定动脉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观察,培养了经验丰富的溶栓护理小组,为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制定和规范溶栓护理路径,可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为积极抢救神经组织,防止溶栓并发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作者:邵雪华;余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中生 HBsAg 携带率16年的变化分析

    目的:调查惠东地区高中生毕业生1996年至2014年18年间每6年 HBsAg 携带率,分析18年前后 HBsAg 携带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高中毕业生以健康体检的形式进行 HBsAg 普查;HBsAg 采用 ELISA 法检测。结果:1996年-2014年,惠东高中毕业生每6年 HBsAg 阳性率下降都很明显,但直至2014年,高中毕业生的 HBsAg 阳性率仍高达4.9%。结论:(1)加大乙肝科普知识的传播,增强群众对肝炎防护意识,从而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2)研究和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是乙肝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作者:余进胜;贺勇锋;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患者使用泮托拉唑的疗效与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80例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这80例患者实施泮托拉唑治疗与常规护理工作,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复发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2%比对照组70%总有效率明显要高(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工作配合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效果更佳,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陈丽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瘤性质的临床价值及诊断意义。方法87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术后的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作对照,比较彩色超声影像学检查的指标像图特点。结果87例患者中乳腺良性肿瘤患者69例(良性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18例(恶性组)。良性组后方回声衰减率为20.29%,恶性组为57.89%;2组血流信号丰富度差异显著。良性组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肿瘤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肿瘤性质的良恶性鉴别提供丰富的声像信息及诊断依据,但仍需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终确诊。

    作者:邹松平;王宇;陈岩;李万荣;高姗;孔凡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鱼骨图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例护理不良事件,并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其详细分析与研究,分析鱼骨图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步骤。结果:利用鱼骨图分析法有利于找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其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计划以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结论: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能有效地找出护理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上报不良事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肠造口周围皮肤常见并发症护理进展

    找出肠造口周围皮肤常见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对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前做出预防措施和专门针对性的护理手段,避免并发症的产生以及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纹饰患者围操作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围操作期对纹饰患者加强心理疏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238例纹饰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干预、心理沟通、心理疏导,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纹饰方案,完善跟踪服务,观察操作后满意度情况。结果通过对238例纹饰患者的围操作的心理护理后,回访患者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对患者加强心理沟通及心理疏导后,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提高。

    作者:孙静;刘志荣;贾菲;汤亚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大部分因外伤所致,其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上肢功能的严重丧失,患者不仅丧失了劳动、工作、学习能力,而且其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1]。尤其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严重的伤残之一,预后差。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乃至全社会的心理、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损失。因此,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才能大限度地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因外伤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2例,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肖黎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ICC 与静脉输液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疗条件的不断更新与改善,PICC 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逐渐应用于临床,自2006年至今我科开展 PICC600例和2013年底至今开展静脉输液港20例。本文从置管方法、留置时间、护理要点、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出院指导等多个角度对 PICC 与输液港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两者在临床护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邱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3例,根据溃疡面情况采用单独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联合美宝创疡贴治疗,根据溃疡表面创面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单独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联合应用美宝创疡贴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均具有良好效果,联合治疗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组。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美宝创疡贴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价值较为肯定,配合多种治疗措施可显著增加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彭英;祁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和多发的腹部外科疾病。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但是很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诊断上有所困难。同时因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性,使老年急性阑尾炎在诊治上也有所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经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的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谭恩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7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去牙周断端修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患牙修复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修复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苏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常规标本保存时间和条件对数据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各成分数目、及其所占比例和白细胞分类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血液标本,观察血液标本在不同时间的测定值。结果在1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24小时内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参数变化率小于3%、红细胞参数变化率小于2%、血小板参数变化率小于5%。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色素及白细胞分类的参数变化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20度-25度下,24h 内标本放置对血细胞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口腔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对护理治疗的配合程度、对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治疗的配合和功能锻炼的掌握。

    作者:谢小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干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以心换心”的心理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治疗当中,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袁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5例)与开腹组(53例),对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均小于开腹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匡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口服中毒洗胃术的研究进展

    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的中毒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洗胃术是迅速清除口服中毒患者胃内毒物和防止毒物进一步吸收的办法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自服中毒患者洗胃术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王玉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