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丹;曹静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50例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本组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的运用,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心理和生理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0%(448/450)。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彻底改变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提高了患者心理、生理两个方面的舒适度,在手术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殷晓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05月至2014年05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 A 组与 B 组,对 B 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而 A 组患者则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及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9%(61/62),B 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94%(57/62),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运用。
作者:刘丽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高血压是当前我国民众身体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具有发病原因广泛、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征。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在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延缓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规避高血压风险和隐患的有效措施。本次研究发现高血压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大部分民众形成了正确的高血压防御技巧和观念,让高血压疾病进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作者:吴德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 EDTA 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牙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予以牙体疾病患者针对性治疗与护理,结合统计学相关理论,评价 EDTA 在牙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护理后,60例患者中10例龋病,4例(40.00%)治愈,6例(60.00%)有效,总有效率为100.00%;26例牙髓病,14例(53.85%)治愈,10例(38.46%)有效,2例(7.69%)无效,总有效率为92.31%;24例根尖周病,8例(33.33%)治愈,12例(50.00%)有效,4例(16.67%)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 EDTA 在牙体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血栓是当代社会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也比较多,主要分为中西医两种,中医讲究问、闻、问、切,而西医主要通过研究观察并与患者沟通来确定病情,中西医均可对脑血栓有较好疗效,随着社会发展,更多地学者开始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希望可以扬长避短,结合两者优点,治愈更多患者。本文主要通过对脑血栓的中西医诊断方法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的脑血栓治疗方法。
作者:韩芸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康复进展加快,与实施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值得推广。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心理,提供及时、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
作者:朱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精密附着体对单侧游离端牙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月到2012年7月收治的行 MK -1精密附着体修复的45例单侧磨牙及前磨牙游离缺失的患者进行2年观察。结果:基牙复查显示,基牙无牙周病变及根尖周病变,精密附着体的固位性能及稳定度良好,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结论:MK -1精密附着体义齿是目前修复后牙游离缺失佳的方式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潘志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乐脂平加心脑舒通胶囊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临床分型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患者的临床病症,并测定相关血液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89%(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后血脂指标均明显下降(P <0.05),其中治疗组血脂水平在三个时间点的下降程度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说明两药的联合使用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更好。结论:乐脂平加心脑舒通胶囊配合使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对于降低血脂和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冷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 ICU 病房收治的重症患者共10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管理模式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程序化管理模式下给予护理,比较两种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程序化管理模式下接受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1±1.28),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评价(9.20±0.17),医生的满意度水平为(92.73±4.21);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管理护理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81.23±2.37),护士的自我效能得分为(7.65±1.29),医生的工作满意度为(78.54±7.63)。观察组的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在神经外科 ICU 护理工作中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以回顾调查法总结5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特征。结果主要心理特征包括:紧张忧虑心理,知识缺乏心理,自卑依赖心理。结论对哮喘患者根据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护理,认为对精神因素及异常情绪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胡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哮喘、气管炎、慢阻肺等疾病是一组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疑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哮喘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和经济负担超过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总和。”因生态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支气管哮喘诱发因素多种多样,有些机制尚不清楚,因此种种药物的治疗作用要害有所差异,现论述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现状,以使更多患者获得康复治疗。
作者:姜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分析基础护理工作对高龄骨折病人的重要性。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0岁以上骨折患者52例,通过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疼痛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并发症,提高了基础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有效性,在我院高龄骨折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益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且构建人工气道的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意外脱管率、吸痰次数、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意外脱管率及吸痰次数分别为15.00%及(7.37±1.22)次,观察组分别为5.00%及(5.44±1.02)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67.50%(27/40),显著小于观察组满意度92.50%(3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呛咳、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及痰痂形成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尿毒症患者的治疗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血液透析的维持,而一条完美理想并能够供长期使用的血管通道先得有为重要。目前医疗技术动静脉内漏是临床常见、效果好的永久性的血管通道。它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重要生命通道。是患者及家属的救命稻草。所以如何做好内瘘并保护好内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作者:谷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多媒体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干预组37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的传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组除予以常规传统式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并采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量表测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媒体健康教育提高了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依存性,使健康相关行为也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撒志梅;张听芹;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胆结石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切口组。微创组32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组32例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切口组;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切口组(P <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结石具有良好效果。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小切口手术来说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治疗后创口恢复快,操作过程中视野广阔,不对内脏造成损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敖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年处方和住院医嘱中出现的问题参照药品说明书内容分别进行统计和归纳。结果:超说明书用药类型较多主要有超适应证、超用法、超适应人群等类型。结论:我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普遍,这部分用药可能存在一定安全风险,虽有些符合循证医学、循证药学,但属于不合理用药表现,医院有关部门应重视并加以控制,立法规范超说明书用药,强调药品管理制度和医疗行为规范。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儿科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观察与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为66.67%,心理护理组满意度为93.33%,心理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不仅可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大部分因外伤所致,其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上肢功能的严重丧失,患者不仅丧失了劳动、工作、学习能力,而且其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1]。尤其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严重的伤残之一,预后差。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乃至全社会的心理、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损失。因此,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才能大限度地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因外伤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2例,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肖黎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妇产科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的护理模式,可利于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亭舒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