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础护理在高龄骨折病人的重要性

刘益容

关键词:基础护理, 高龄, 护理工作, 骨折患者, 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 生活护理, 临床效果, 临床工作, 康复护理, 护理措施, 骨折病人, 病情观察, 疼痛
摘要:分析基础护理工作对高龄骨折病人的重要性。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0岁以上骨折患者52例,通过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疼痛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并发症,提高了基础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有效性,在我院高龄骨折患者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复发性口疮痰瘀交结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瘀交结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型复发性口疮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以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治疗组以祛痰化瘀法中药汤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9.2%。结论:采用祛痰化瘀法治疗痰瘀交结型复发性口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复发时间。

    作者:徐明录;秦顺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8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 SAS 评分、VAS 评分、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应用全面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恐惧心理与焦虑心理,减少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陈中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神经外科 ICU 清醒病人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 ICU 清醒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3年6月到2014年3月入住我科 ICU 的100名清醒病人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患者稳定烦躁的情绪,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结果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00名病人均得到良好治疗后顺利转出监护室。结论加强 ICU 清醒病人心理护理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赵梅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医院急诊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在当前市场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医院急诊科的发展与管理,从面临的问题入手,建立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以急诊科特色的诊疗服务作为发展方向,创新管理理念,推出新举措,不断强化急诊医疗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强调优化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急诊医疗服务工作内容,巩固发展急诊医疗体系优化建设,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制,促进急诊科综合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向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本院接诊的80例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恢复情况以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各时期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一定程度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提高产妇的产后恢复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时心理护理的应用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我院行介入治疗的86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经过护理后,观察组 SAS 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各组治疗前后 SAS 焦虑评分均有改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通过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爱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且构建人工气道的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意外脱管率、吸痰次数、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意外脱管率及吸痰次数分别为15.00%及(7.37±1.22)次,观察组分别为5.00%及(5.44±1.02)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67.50%(27/40),显著小于观察组满意度92.50%(3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呛咳、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及痰痂形成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中医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汤剂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选用中医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43例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清宫患者均手术过程顺利,且一次性成功清出,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26.3±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1.5±10.4)ml;术中及术后未发生穿孔及人工流产综合反应等并发症,术后30~50d 内均恢复月经。结论:经超声引导下开展清宫术,可使术者掌握宫腔情况,保障手术操作安全,提高手术安全性,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宇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影响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通过对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行综述,认为护理人员应重视、了解老年人的睡眠特点,及导致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测胆红素仪在早期新生儿黄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针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中采用经皮测胆仪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46例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经皮测胆仪测量所有新生儿的胆红素浓度,再采用静脉采血的方式对同样的新生儿的胆红素浓度进行测量,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其中经皮测胆仪测量胆红素浓度与静脉采血方式测量胆红素浓度相似,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即 P >0.05。结论:在早期新生儿黄疸的监测中采用经皮测胆仪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沈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阑尾切除和切口缝合方法相同,观察组用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奥硝唑局部冲洗切口,观察两组伤口的愈合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体温恢复平均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聚维酮碘联合奥硝唑局部冲洗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陆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HPVL1壳蛋白在宫颈液基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HPVL1壳蛋白在宫颈液基细胞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113例,其中正常或慢性宫颈炎31例、非典型鳞状上皮(ASCUS)4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ISL)2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0例,鳞状细胞癌(SCC)1例,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 HPVL1壳蛋白的表达。结果:HPVL1壳蛋白在 NILM、ASCUS、LSIL、HSIL、SCC 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L1壳蛋白的表达随着宫颈细胞病变的发展而逐渐降低。对 ASCUS 患者检测 HPVL1可以指导临床处理。

    作者:周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分析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并且总结有效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40名护士以及助产士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造自身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都是导致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因素,占到45%。结论:导致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原因有多种,应加强产科护士自身防护意识,而医院也应该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尽可能减少产科护士由于职业暴露而遭受伤害。

    作者:李赛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1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症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全部作为观察组。另选在本院治疗妊娠期无贫血病症的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异常率、胎儿宫内窘迫率、胎膜早破率、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等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出现5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贫血症状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对母婴也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当进一步改善临床医学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纵隔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 <0.05)。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作者:李晓雷;郑银彬;罗晖;陈旭;徐俊;毛承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内镜辅助经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黏膜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疾病,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内镜下上颌窦自然窦口或下鼻道开窗术。但这些术式治疗上颌窦囊肿损伤大,改变了鼻腔正常解剖结构。我科从2012-4-2014-5采用内镜辅助经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上颌窦黏膜囊肿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官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患者初始注射基础胰岛素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初始注射胰岛素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在注射前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注射前进行整体健康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健康护理干预之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患者空腹血糖(FBG)、2h 前列腺素(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帮助降低初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魏静;孙海侠;马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鱼骨图分析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鱼骨图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1例护理不良事件,并用鱼骨图分析法对其详细分析与研究,分析鱼骨图分析法的具体实施步骤。结果:利用鱼骨图分析法有利于找到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根据其根本原因制定并执行改进计划以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结论:采用鱼骨图分析法能有效地找出护理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上报不良事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陈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

    目的: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以江苏省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手术室护士能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 O ~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 P <O.01)。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作者: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