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红霞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科室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直丝弓矫正正畸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较为有效且稳定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席风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80例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药敏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从临床特点、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变化特征、白细胞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对80例儿科败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败血症患者中多数为新生儿,新生儿患者为39例(48.75%),且临床反应无特异性;格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细菌感染影响 C 反应蛋白的变化,跟年龄没有关系,白细胞在新生儿组中没有太大变化。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敏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来说完全耐药。结论小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点,C 反应蛋白上升比白细胞的更加灵敏,且白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病情无关,可以通过血培养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此外,格兰阴性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而其中的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在药敏方面对复方新诺明及氨苄西林耐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大的疗效。
作者:娄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飞顿二号平台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具有飞顿二号适应症的患者100例,白癜风、银屑病患者20例,痤疮类患者20例,毛细管扩张患者20例,皮肤纹理结构改变者20例,脱毛需求者20例,使用飞顿二号激光不同的波长对皮肤病患进行治疗。结果:各类皮肤病患者经过飞顿二号的激光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病情具有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飞顿二号激光平台应用技术对于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等色素性疾病,以及血管性皮肤病、痤疮、脱毛、嫩肤、去皱等方面有很大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于建江;宋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尿毒症并发重度口腔溃疡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并发重度口腔溃疡患者41例,回顾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本组41例患者经护理干预后,24例显效,14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68%;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对尿毒症并发重度口腔溃疡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溃疡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振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8例,随机分成气压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气压治疗组再加用气压治疗。结果:气压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明显减少(P <0.05)。结论:气压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
作者: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对照组,同时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习惯修正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知识知晓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不良习惯修正率以及患者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增加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其功效主要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历代医家对其制方原理及临床应用都有很多研究和阐述。近5年来的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该方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十分广泛,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因此倍受中医药界的关注。
作者:窦立芸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产妇健康哺育喂养越来越受到众多家庭的关注,因为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对婴儿智力和体质发育的优越性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种抗体和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生长和健康,而且还能促进母体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速子宫复旧。因此如何提高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产前培训、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吮及选择舒适哺乳体位等护理对策。针对剖宫产产妇可能影响母乳喂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消除了顾虑,建立了纯母乳喂养的自信心,掌握了正确的母乳喂养技巧,既符合现代社会健康的生活理念,又促进了社会健康文明发展。
作者:薛文雅;任秀芳;王慧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护生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法提高护生心理因素、患者因素、技术因素,并给与相应的指导及对策结果护生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结论进行心理辅导、技术指导和训练对提高护生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彦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高血压是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的人口不断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老年高血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治疗等因素中都存在特殊性,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愈发受到重视,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作者:张连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 ICU 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 ICU 重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心理状态。结果 ICU 重症患者存在恐惧、孤独、紧张、焦虑、抑郁、急躁、无安全感、生气、担心、绝望等负面心理,其与患者自身因素、病情特点、治疗因素及 ICU 环境等密切相关。结论 ICU 重症患者是不良心理的高发人群,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肖艳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方剂的煎煮方法与其有效成分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以往用来煎煮中药的方法中所采用的器具、水质、水量,煎煮的时间等因素均可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造成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对于药物方剂煎煮方法进行改进,以达到优配置效果,从而有效促进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确保及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董俊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产科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1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表明,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患沟通不足31.6%,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36.8%,医护人员危险因素42.1%,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73.7%等。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充分了解孕产妇的身体状况,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确保产科护理全程的规范安全。
作者:余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 VSD 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36例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坏死感染患者,36例均采用 VSD 闭式负压引流,维持有效负压5-7天,选择合适体位,加强心理护理,管道护理。结果:36例患者中23例经一次 VSD 负压引流术后肉芽生长良好,二期植皮成功。10例经2~3次 VSD 负压引流术后二期植皮成功。3例因创面缺损较大,感染严重经3-4次 VSD 术后二期植皮成功,治愈出院。结论:采用 VSD 闭式负压引流术的患者,术后施以正确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可减轻病人痛苦缩短病程。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笔者从分析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的重要性入手,浅谈在精神病学中如何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检测尿透明质酸(HA)水平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泌尿系统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尿 HA 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 HA 含量中位值(196.8u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1.9ug/L),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初发膀胱肿瘤患者 HA 含量(211.1ug/L)与复发肿瘤患者(182.9ug/L)并无明显差异(P >0.05);G1患者 HA 水平与 G2患者无明显差异(P >0.05),但 G3患者 HA 明显高于 G1、G2患者(P <0.O5)。G1组、G2组、G3组以及 PTa、pT1、pT2组 HA 诊断敏感性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尿 HA 水平可为临床诊断膀胱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且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的利用价值更高,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快速、灵敏度高、客观准确等诸多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全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护理干预在行人工置换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70例于近两年来被我院骨科确诊为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将70例骨癌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35例以及常规组35例,人工置换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常规组,实验组采用人工置换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系统的、全面的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的感染率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率较常规组的低,分别为2.8%以及20.0%,,且实验组的满意较常规组要高很多,分别为94.2%以及71.4%,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在行人工置换术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减少感染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孙荣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到医院治疗乳腺癌的120女性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证明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治疗乳腺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模式是以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模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我们发现 TBL 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起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统计分析住院的死亡病例病因,为疾病的治疗和控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后死亡的836例患者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死亡的病例当中主要疾病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病例总数的%;男性547例,女性289例;有502(60.05%)人70岁以上。死亡患者主要以7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结论住院死亡的主要为中老年男性患者,主要的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所以院方对此类患者应当加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陈进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