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进华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积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不安全事件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方法:分析精神科护理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护理因素,寻找解决办法。结果:精神科安全隐患包括:病人自身、护理人员、病人家属、医院设施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非常重要。
作者:刘海萍;陈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的方法,将50毫升参附注射液给予患者静滴,7天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戈;刘厚颖;李亚娜;李小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方法:回顾某医院门诊输液室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因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而发生的50例医疗纠纷案件,分析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在2014年7月期间1000例输液治疗中,采取对策: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水平,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及护患关系、沟通时间要恰当,勿打扰患者正常的作息、解释工作要全面,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提高服务意识,避免情绪化工作;对比某医院门诊输液室在2014年7月与8月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率及患者护理人员的服务工作满意度。结果:针对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采取对策后医疗纠纷发生率1.90%、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86.00%;而采取对策前医疗纠纷发生率19.80%、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25.00;两组数据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针对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可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
作者:薛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根据近三年我院临床各科室的鲍曼不动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提高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人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696株,主要分离来自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等标本;病区分布依次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血液内科、老干部科及神经内外科等。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中,头孢哌酮舒巴坦低为42.80%;其次为阿米卡星达49.7%;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主要见于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等病房,对常见的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监测,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蔡颖;赵钰;徐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大多是骨盆骨折或骑跨伤所致。如对尿道损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导致加重损伤、并发感染或继发尿道狭窄,延缓病情恢复及增加患者痛苦。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护理是保证尿道损伤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丁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腕管综合征(CTS)即腕部正中神经卡压,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腕管内压力升高,正中神经受到挤压而出现神经支配区域各种疼痛或麻木症状。腕管神经综合征常被误诊为风湿病、末梢神经炎或者狭窄性腱鞘炎、颈椎病等,甚至误诊为神经衰弱等。随着使用电脑人群的,增多,发生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越来越多。CTS 是周围神经卡压中常见的一种,也是早用神经传导速度研究确诊的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患者具有一定的神经电生理特点,采用神经传导测定技术对腕管综合征,进行诊断,具有无创、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等优点。术中运用动态神经电生理监测。
作者:吴霞;邓桂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的临床急症,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护士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流程,为患者的愈后争取了时间。也是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作者:关丽娜;冯博;王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度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作为高校的重要医学专业,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上要格外注重。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中的解剖学教学为切入点,研究了人文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运用必要性和有效运用方法。
作者:龚厚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为保证医院门诊手术室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监测与管理,防止医院感染。[4]方法重点从加强医院感染监测、手术室管理等环节实施,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结果加强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是提高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保证。结论依据规范科学地医院感染检测和管理,有利于门诊手术室患者手术的安全、感染的预防。
作者:黄娟;邓伏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患者对拔牙有关方面的畏惧程度。方法:对门诊需行拔牙术的成人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畏惧程度较高,45%的患者经历拔牙后畏惧程度降低,局麻注射在畏惧因素中居第一位,有50.4%患者选择今后及时拔除患牙。结论: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畏惧程度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取得好的疗效。
作者:朱涛;刘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 COPD 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0%,显著低于观察组(94.00%)(P <0.05);(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PaO2及 PaCO2)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FEV1、FEV1%、FVC、6MWD)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 <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COPD 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并完善本区域新生儿院前急救系统,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完善急救转运网络,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方法:对本区域内220名确认需要院前急救的危重新生儿收集临床资料,并与放弃院前急救的新生儿在死亡率、后遗症、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220名确认急救的新生儿与比较组在死亡率、后遗症两方面降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明显减少。结论:准确的院前救治、准确的判断、安全及时的转运,能够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伤残,是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作者:肖芳;王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诊治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予常规抗支原体治疗,研究组100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应用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谭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其中,对照组选择综合治疗+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综合治疗+纳洛酮+醒脑静治疗。统计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70.1±23.5)min,临床症状消退时间(246.3±47.1)min,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16%,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苏醒以及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而且提高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王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加强中职护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有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有助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助于和谐社会环境的创建。本文对中职护生利他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表明中职护生利他行为程度较低。需要加强对中职护生利他观念的引导、移情能力的培养及利他行为的正确引导。
作者:钟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仅有5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1例感染,1例分流管阻塞,1例分流异常以及2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中仅有14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3例感染,2例分流管阻塞,3例分流异常以及6例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32.56%,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采用术前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等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刘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急性出血性肠炎的临床诊断注意要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终确诊为出血性肠炎的患者临床病案资料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3例患者初步诊断为出血性肠炎13例、4例菌痢、肠梗阻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例,出入院诊断符合率56.5%;②行保守治疗15例,治愈10例,4例转为手术探查明确珍断,1例死亡:手术治疗8例,治愈7例,l 例死亡。结论:做好出血性肠炎的鉴别诊断工作尤为重要,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快实施手术探查,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文拉法辛缓释剂与西酞普兰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组与西酞普兰组,给予文拉法辛组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西酞普兰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 HAMD、TESS 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文拉法辛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西酞普兰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8周后,两组 HAMD 评分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效果与西酞普兰相近,但前者的见效较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由于职业因素、工作的高风险性、不规则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上对护士的偏见、待遇低下以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等多种原因,使得护患纠纷越来越多,护患纠纷成为困扰整个卫生系统的棘手问题。在这种大环境气氛中,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尽量减少或避免纠纷,本文就如何防范护患纠纷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遵循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是一切的工作之本。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更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涉及到有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护士条例》,《侵权法》等法律,要严格遵循,明确护士职责与法律法规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观念,自觉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使得每位护士都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增强法律意识,做到知法、懂法、依法行医。
作者:张梦;王兰珍;张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初始注射胰岛素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在2012年3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0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患者在注射前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方法,观察组患者注射前进行整体健康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健康护理干预之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患者空腹血糖(FBG)、2h 前列腺素(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整体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帮助降低初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魏静;孙海侠;马会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