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邓伏芝
尿毒症患者的治疗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血液透析的维持,而一条完美理想并能够供长期使用的血管通道先得有为重要。目前医疗技术动静脉内漏是临床常见、效果好的永久性的血管通道。它是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重要生命通道。是患者及家属的救命稻草。所以如何做好内瘘并保护好内瘘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作者:谷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是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在临床工作中,洗胃技术运用得当与否将影响着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将近几年对成人,小儿及新生儿胃管的选择、置管方法、置管长度、洗胃液的种类及温度和洗胃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一。腰椎骨折的定义腰椎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受伤后患者需要接受的现实是:疼痛、卧床、生活方式改变、自理能力下降,甚至截瘫等。由此引发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给患者康复和预后带来一定的危害。
作者:李可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贯穿于医疗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社会公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逐渐成为了一个制度探讨的课题,当前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不足既包含护理人员素质的不足也包括护理人员数量的欠缺。本文将主要以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现状与对策分析为切入点,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对其中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朱俐;胡建美;段雪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白血病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3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与健康人血液中的血清酶、铜、锌、铬含量进行比较,并将血液生化学结果进行数据的分析研究。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白血病患者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在血液生化学检验上超出了正常的标准,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在血液上的各种生化学检验都有明显的恢复,并且达到了检验的标准。结论:在对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血液中的微量元素在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病情治疗有着影响,是一种有效的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判断依据。
作者:张廷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维 A 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30例多发性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用 CO2激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用 CO2激光进行治疗之后,每天口服阿维 A30~40mg,克拉霉素0.5mg,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维 A 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抑制发性尖锐湿疣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学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血透室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工作难度大的特殊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批相对固定、需长期治疗的患者。血液透析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并发感染,后果十分严重。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高危险性的工作区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血透室医院感染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血透室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1环境管理血透室分区要明确,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每月进行空气及血透机表面细菌培养监测,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细菌菌落总数达到以下标准:空气≤200 cfu /m2,物体表面≤5 cfu /m2。每月取透析液做细菌培养,细菌数必须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透析机方可使用,定期检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及残余浓度。透析室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拖地,早晚各一次,对于地面有血迹及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清理。床单位、被套、枕套做到一用一更换一擦拭,有血迹时及时更换。透析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定期开窗通风。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应有专门的污物间。血透室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工作难度大的特殊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批相对固定、需长期治疗的患者。血液透析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并发感染,后果十分严重。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高危险性的工作区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血透室医院感染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血透室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血透室是一个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工作难度大的特殊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批相对固定、需长期治疗的患者。血液透析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也会带来一些并发症,特别是并发感染,后果十分严重。血透室是医院感染高危险性的工作区之一。为了尽可能减少血透室医院感染并发症,提高透析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血透室应当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1环境管理血透室分区要明确,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每月进行空气及血透机表面细菌培养监测,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细菌菌落总数达到以下标准:空气≤200 cfu /m2,物体表面≤5 cfu /m2。每月取透析液做细菌培养,细菌数必须在国家规定范围内透析机方可使用,定期检测各种消毒液浓度及残余浓度。透析室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拖地,早晚各一次,对于地面有血迹及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清理。床单位、被套、枕套做到一用一更换一擦拭,有血迹时及时更换。透析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小时,定期开窗通风。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应有专门的污物间。
作者:张美珍;黄芳芳;吴秀珠;程炎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与 B 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 CHF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NYHA 心功能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 I 组、II 组、III 组、IV 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浆 BNP 浓度水平,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的 BNP 水平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大以及 NHYA 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的 BNP 水平也相应升高。结论:BNP 水平与老年 CHF 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可客观反映患者的心功能,对于 CFH 患者的诊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 BNP 检测简便、快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参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则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94.44%)明显较参照组(66.67%)高,且其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田维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病因使脑血管病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它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构成了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脑血管病存活者50%-80%留下不同程度的致残性后遗症,其中约有3/4患者丧失劳动能力,有16%长期卧床或住院,2/3需他人帮助料理生活,只有10%-20%的患者可达到基本痊愈。脑血管病后遗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对家庭,对社会也带来极大的压力和负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日趋低龄化。因此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健康指导就尤为重要。
作者:程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中高血脂对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的影响。方法:从来我院体检的人中随机抽取65例健康者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同时选取65例高血脂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的结果。结果:两组的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存在着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脂血患者的肝功能存在异常,进行血脂检测有助于对早期脂肪肝的预防。
作者:欧阳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延安大学医学院不同年级在校三年级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情况。方法:用透明胶纸法检查鼻唇沟两侧处寄生的蠕形螨,同时观察其面部皮肤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造成蠕形螨流行的相关因素与感染率的关系。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740名学生的总感染率为24.6%(428/1740)。男生感染率为25.8%(127/492),女生感染率为24.1%(301/1248)(P >0.05)。其中毛囊蠕形螨感染者为79.9%(342/428),皮脂蠕形螨为11.7%(50/428),蠕形螨混合感染者为8.4%(36/428)。不同年级学生中08级感染率为19.7%(73/371),09级感染率为24.8%(104/420),10级感染率为26.9%(128/476),11级感染率为26.0%(123/473)(P >0.05)。感染者中面部皮肤有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的学生感染率为39.4%(219/556),面部无明显皮损的学生为17.7%(209/1184)(P <0.01)。油性、混合性和干性皮肤的学生感染率分别为35.4%(252/713)、21.5%(103/479)和13.3%(73/548)(P <0.01)。结论:在校大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应对学生进行螨虫相关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作者:景彩霞;薛亚娟;马莉;庞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肝癌通常是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现患病人数在300万以上,平均每9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1]。癌症患者数量庞大且饱受痛苦折磨,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无痛苦,舒适的走完人生后的旅途。家庭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自从我院设立中医科病房以来,本人从2009年10月至今共收治急性前列腺炎患者27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急性前列腺炎27例均以发热、排尿痛、会阴部疼痛、排尿困难、尿道口有粘液白浊为主症。直肠指诊可扪及肿大的前列腺,有明显触痛。血常规检查见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尿三杯试验为第一杯内有碎屑及脓尿,第二杯清晰,第三杯混浊。年龄大者72岁,小者28岁,平均58.6岁。
作者:袁文俊;王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清肾汤联合西药对以血尿为主的下焦湿热证 IgA 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已确诊的下焦湿热证原发性 IgA 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清肾汤治疗组30例和雷公藤治疗组3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清肾汤中药汤剂每日 l 剂和雷公藤多甙片1mg/(kg?d),分3次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尿红细胞计数、24 h 尿蛋白定量、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肝功能。结果:对照组2例因肝功能损伤退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5);在改善症状方面治疗前后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 P <0.01),治疗后两组症状比较差异显著(P <0.05),血尿改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肾汤治疗 IgA 肾病明显虽然在改善血尿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可明显减少肝功能损伤、改善临床症状。清肾汤具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尿红细胞、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春艳;王建明;王坤;李娜;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心理、运动、健康教育及后续治疗监督等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2年观察,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年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燕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高频 B 超应用于中国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筛查价值。方法:将于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行乳腺癌筛查的30000例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经乳腺高频 B 超检查筛查出肿块患者5000例,经手术确诊为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500例,将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钼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结果比较得知:500例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中,利用 B 超检查发现患者出现微小钙化165例,占总数的33.0%;利用钼靶检查发现泥沙钙化130例,占总数的26.0%。其中,B 超检查发现肿块患者390例,占78.0%,钼靶检查发现肿块患者350例,占70.0%。且102例临床患者在 B 超定位中将肿块准确切除。结论:借助高频 B 超对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筛查发现:高频 B 超肿块及钙化检出率高于钼靶检查,可将高频 B 超检查作为妇女早期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方法,不但能提高乳腺癌患者诊断率,还能提高保乳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当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年龄、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随后的康复功能锻炼中对观察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5d,少于对照组的23.3d;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针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相比于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单芦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人,一组为对照组:即在治疗结束后,采取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即治疗结束后采取人性化护理。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指标,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几个治疗指标: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指数及沉僵时间,发现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实验组的指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后,采取人性化护理,可以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董懂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