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丽
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影像技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超声造影剂,利用编码对比显像及三维成像功能,立体呈现宫腔形态及输卵管走行,以诊断宫腔病变和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目前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术应用超来越广泛,与传统的碘造影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无放射性等优点,越来越受患者的欢迎。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的完美结合,便得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因其操作过程简便易行,且安全无创、无福射,逐渐成为妇科领域,有价值和前景的检查。
作者:黄爱荣;陈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守护圈”在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及其对于交接效率的影响。方法:调研中,在手术室中医院设置守护圈管理小组,并对活动前的相关手术室交接记录、交班报告等进行调查,分析手术室交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医院手术室交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结果:未开展活动前46次手术室交接效率较低,效率一般或较高为54%,守护圈活动后100次手术室交接中19例交接效率相对较低,合格率达到81%(P <0.05)。结论:“守护圈”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手术室的交接效率,降低手术室交接过程中的误差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储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减少,康复进展加快,与实施护理前对比有明显差异,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值得推广。护理人员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个性、心理,提供及时、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
作者:朱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手术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诊治护理的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经疾病、生活和心理三方面的系统化护理,8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疾病、生活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书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高血压是当前我国民众身体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具有发病原因广泛、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征。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在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延缓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规避高血压风险和隐患的有效措施。本次研究发现高血压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大部分民众形成了正确的高血压防御技巧和观念,让高血压疾病进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作者:吴德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于我院接受治疗且构建人工气道的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比较两组意外脱管率、吸痰次数、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意外脱管率及吸痰次数分别为15.00%及(7.37±1.22)次,观察组分别为5.00%及(5.44±1.02)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67.50%(27/40),显著小于观察组满意度92.50%(3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呛咳、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及痰痂形成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品管圈工作模式在 ICU 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作者:陈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发或急性炎症的髓鞘病变。其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且具有复发性病程。目前,对于该疾病的发生原因及发病的病理机制尚未弄清楚,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其病理理论研究有一定的限度,诊断的标准没有统一性,进行准确的鉴别和诊断具有较大的难度。本文根据目前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性分析。
作者:杨彩平;郝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关于甾体激素类药物含量测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目前就有一些新实验方法的出现和应用也拓宽了选择种类。本文就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其他方法联用,以及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陈永惠;李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在给予胰岛素注射、血液透析等针对性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尿白蛋白(UA)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邵志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军队医院编制改革逐步深入,军人护士逐年减少,要维持临床的正常运转,保障护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聘用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成了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新形势下如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24TPU)的变化,为高血压合并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入院治疗的1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研究,以120名无高血压、无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照,检测了226例患者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同时检测患者的肾功能、血脂等指标。结果高血压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以及血肌酐(Scr)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高血压组患者的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肾功、血脂出现异常之前,24小时尿总蛋白定量己经明显升高,可以作为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张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通过在我院手术室剖宫产术中实施有效的护理沟通,优化住院环境,采取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结果在剖宫产手术中护理全程体现出了人文化,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整体形象与素质,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结论通过开展人文护理,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使医院收获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吴燕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清开灵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试验对象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对象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0%(P <0.05),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比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施彬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 MHD 患者分为对照组(n =26)和观察组(n =2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且原生活方式与运动状态不变,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 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而且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消除 MHD 患者先的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冯慧;李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大部分化疗药物需要静脉输注来完成,化疗药物局部刺激性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等情况,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s)是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得以顺利进行的一大进步,特别是对需要长期化疗或进行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与此同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也促进了化疗方案的实施,例如需要长时间(超过24小时)滴入5-FU 的 FOLFOX、FOLFIRI、ECF 等方案,由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使得上述化疗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或动脉内膜炎的发生,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3)。
作者:孙淑娟;谭玉娟;邱建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倾向、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有手术脾切除、脾动脉栓塞、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我院对30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卢金流;高克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常导致失明。其特征性表现是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如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则可降低 PDR造成的病理损害。目前 PDR 中新生血管的产生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 PDR 病变中新生血管的生长方式及参与作用的细胞成分作一综述。
作者:赵颖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慢性病呈上升趋势,人类的疾病谱、死亡谱也在发生着转变,以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病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疾病的危害日益严重。慢病患者仅靠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各种慢病的发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和预防慢病的有效途径。因此对慢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采用有效地社区慢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法,使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对提高慢病病人的疾病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彭卫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麻醉深度的检测与控制是临床上麻醉工作的重要任务,全身麻醉时,仅监测普通的生命体征如血压、瞳孔的变化、心率、脉搏、呼吸等并不能够准确的反应麻醉的深度。所以,我们需要探寻更新的方式来检测和控制麻醉的深度,增强全身麻醉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作者:敖明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术中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对35例 PKRP 术术前心理支持及术中的护理配合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平稳未见有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应用这项新新技术对3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 PKRP 术中的护理干预后配合效果良好,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作者:赵凯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