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彬桥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超前镇痛组(实验组20例)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皮前30min 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实验组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 静脉注射,记录患者术后6、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结果:术后6h、8h、12h 时间点 VAS 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24hV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前预先给予地佐辛可减少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
作者:邓超;顾雅娟;陈咏今;董希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运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连华;何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84例妇产科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的护理模式,可利于患者预后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亭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理纠纷。且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不仅使患者家属感到不满,也严重困扰着广大医护人员,阻碍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理解,增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亲和力,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避免护患之间潜在的冲突。本文总结了解决护患沟通障碍的技巧与策略。
作者:刘红晶;冯晓东;贾茁;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时间收治的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颅高压护理、降低高血压以及通过药物治疗高热等。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颅高压护理、降低高血压、通过药物治疗高热,同时做好基础护理来防止外界各种刺激等,能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及时控制,临床效果非常好。
作者:周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CU)近年来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例临床资料并分析死亡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ICU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 SAP 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病死组71例,存活组102例,红细胞压积、血淀粉酶持续时间、血肌酐、血钙、血糖、血 PH 值、氧合指数在病死组与存活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入 ICU24小时内 APACHEII 评分有统计学差异,而 CT 评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组间胃肠功能、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病死组均明显高于存活组。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与死亡有关,为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红细胞压积、血淀粉酶持续时间、血肌酐、血钙、血糖、血 PH 值、氧合指数对判断预后起着一定作用;应对 SAP 患者早期进行 APACHEII 评分,以便对其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及时评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与 SAP 的病死密切相关。呼吸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心血管功能障碍为 SAP 的死亡危险因素,提示应加强器官功能保护剂支持治疗。
作者:李建萍;陈微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针对循证护理在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所有患者都将要采取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79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79例患者只利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其护理效果以及手术、住院的相关指标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高达96.20%,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82.28%,两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循证护理能够降低经济费用支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传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106例医疗纠纷的疾病转归、科室分布和引发纠纷的主要因素。结果:引发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直接原因是患方对诊疗效果的不满,手术科室的纠纷集中于产科和四肢骨关节外科,侵入性操作失误、病情评估不当是导致纠纷的主要因素。结论:提高手术科室医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手段。近1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呈上升趋势。医疗纠纷严重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秩序,造成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巨大损失,降低公众对临床医务人员的信任度;同时也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手术科室所采取的治疗手段以手术、穿刺、介入等侵入性操作为主,侵入性操作具有风险高、影响因素多、效果不确定等特点,如果评估不当、操作失误,往往会对病人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手术科室历来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1]。现统计分析某医院手术科室近8年来106例医疗纠纷的基本规律,以期为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防控提供参考。
作者:李航;冯源;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到医院治疗乳腺癌的120女性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证明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治疗乳腺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92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6例,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尿路感染率(2.17%)和住院时间(4.3±1.6d)均明显优于参照组(32.61%,8.7±2.1d),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中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掌握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对赤峰市松山区,克什克腾旗原大骨节病区开展病情监测共1500名儿童进行拍 X 线右手片进行鉴定。结果监测1500名儿童中,共检出1名骨端 x 线阳性Ⅰ度病例,X 线阳性率为0.07%,达到国家稳定控制标准。结论说明在原病区中还有大骨节的致病因素。还应加强监测,找到致病因子,为更好防治大骨节病,消除大骨节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晓清;刘鸣寒;林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并进行尿检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使用尿液干化学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联合应用尿沉渣镜进行白细胞检验,并对两组白细胞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白细胞检验的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8%、61%,明显高于研究组白细胞检验的5%及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能够有效降低其误诊率以及漏诊率,提高白细胞检验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取得较好的检验效果。
作者:陈露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45例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针对性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整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45例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及整体护理干预后28例痊愈出院,10例好转出院,7例自动放弃出院;且护理前后比较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 <0.05)。结论:在针对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面积烧伤老年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可推广应用。
作者:薛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急诊内科快速型心房颤动的中医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共5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和护理后,心室率下降至(80.54±4.46)次/min,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93.72±3.24)分;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心室率为(97.13±6.67)次/min,护理满意度得分为(81.05±4.17)分。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从用药护理、穴位按摩护理及注射护理等方面,对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进一步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正容;邓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尿失禁指在腹压突然增加时有尿液不自主流出现象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综合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灸包括毫针、电针、灸法及针灸结合骨盆肌训练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尹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我院所处豫南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机动车数量明显增加,而对应的道路建设尚不够完善,居民的交通安全意识仍很淡薄,故我科收治的脑挫伤病人较10年前明显增加。脑挫伤因外伤至高级神经中枢器质性改变,常伴有颅内压增高、脑水肿等症状[1]。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和病例记录对近期收治的100例脑挫伤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选取2009年1月一2014年3月在我科住院,且经 CT 或MRI 确诊为脑挫伤的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以总结经验,改进以后同类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冯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20例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造成眼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内在危险因素包括高龄、全身疾病、视力障碍、陪伴是否在场和眩晕发作等;外在危险因素主要为环境因素与药物因素,容易发生跌倒事件的时间在0:00-6:00与15:00-21:00,容易发生跌倒事件的地点大多在浴室、走廊、厕所以及床旁。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要想有效控制和预防眼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首先医院的布局以及设施需合理,其次增强护理人员预见性教育和培训,构建完善的安全护理计划,强化健康教育。
作者:王敏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 CT 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需要实施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 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经过系统护理之后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能加大 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不同材料及类型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栓丝结扎法来进行治疗,实验组应用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来进行修复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复查,实验组牙齿松动度(0.25±0.08)mm明显小于对照组(0.30±0.11)mm,且总有效率(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摘式钛合金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牙周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丽雷;姚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痛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很难根治,对患者生活、工作等有严重影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文根据笔者工作经验,对痛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以作交流。
作者:林绿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