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雷;姚瑶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消化科疾病,其发病较急,且容易引发胃穿孔、胃出血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质子泵阻滞剂或 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溃疡症状较轻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良好。但对于并发有胃穿孔或胃出血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只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作者:范炜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到医院治疗乳腺癌的120女性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方法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各60例患者。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应用传统的乳腺癌手术治疗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证明观察组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应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治疗乳腺癌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炳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烧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44%)明显优于对照组(76.9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烧伤科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士及医院满意度,极大地提升了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胡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说明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缓解期支气管扩张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78例缓解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将全部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比组和治疗组。对比组30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8人,采用中医益气养阴化瘀辩证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组:治愈率为36.67%,有效率为46.67%,无效率为16.67%,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治愈率为77.08%,有效率为22.92%,无效率为0%,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中医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缓解期支气管扩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化瘀排毒、活血通气的作用,但益气养阴化瘀法需贯通于整个治疗期和护理期,方可达到佳的治疗效果。
作者:魏仲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的护理效果与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透明角膜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与术后护理。结果:120透明角膜白内障患者出院时眼压正常,视力提高,无临床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通过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透明角膜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与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史佳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4年3月生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压迫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疗效显著,可快速止血,使患者恢复正常体征,帮助患者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厉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高血压及左室功能损害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50例单纯患有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次日进行晨尿微量白蛋白测量与心脏彩超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结果高血压及左室功能受损患者与单纯高血压患者对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数高低与左室功能损害之间存在联系。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左室功能损害原因与尿微量白蛋白因素有关,这一结果可以为更好地治疗高血压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吕艳华;靖冬来;赵静;魏淑岩;赵宏艳;崔国旺;王雪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完善我国中药治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发展,在中医学治疗中首先施用了临床路径管理方法,这是一种旨在提升中医药治疗效果和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新型管理方式,此管理方法可以很好的优化治疗过程的规范性,能够使治疗过程流程化以及更加合理有序。也可以更好的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更是提升了医疗治疗的个体临床用药。
作者:李静;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38例消化内科急性腹痛病人的临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的38名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仔细调查患者的情况,并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医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相关经验;患者病史收集方面有较大困难;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相似,难以区分。结论:要减少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率,就要对病人的病史和症状进行详细了解、重视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医生注重责任心和耐心的培养等。
作者:鲍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某医院病房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程度,手卫生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提高手卫生质量,增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以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降低感染率。方法:对100名医护人员进行院科两级自查和督查。结果:在操作中医护人员洗手率医生明显低于护士。结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知不理想,手卫生依从性低,应加强手卫生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李立新;徐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特点,探讨其组织与环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对本市三家医院的74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人口变量之后,工作影响家庭,角色冲突;工作负荷和角色混淆对情感衰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影响工作对人格解体有显著作用;同事支持和角色混淆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儿科护士成就感降低明显,职业倦怠是具有特异性的相关关系。
作者:石欣怡;侯铁塔;马丽娅;李彩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是外科为凶险的急腹症之一,它起病急,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多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和(或)伴有器官功能障碍,胰腺及胰周多有坏死。对于 ASP 无论是采取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早期均要求让胰腺"休息",减少对胰腺分泌的刺激。因而,正确的营养支持,关系到 ASP 患者的预后。已公认,长时间的全肠外营养(TPN)存在种种弊端。因此,肠内营养(EN)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由于 ASP 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实施EEN 的安全性尚有一些争议。现将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66例 ASP患者实施 PN 和 EN 的情况以及相应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脊柱结核多数情况下椎体破坏超过椎体的50%以上,前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难以实现,前后路固定需要融合更多的椎体节段,使脊柱丧失更多的运动功能,后路经椎弓根钉长节段固定,椎体间短节段融合,术后3-6个月,等椎体间植骨融合后,二期后路固定取出,分析被固定未被融合节段的脊柱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病人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蒋韶宁;高嵩;毕春雨;于鹏;高扬;彦子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4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作为联合组,对照组采用臭氧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利于手术成功以及术后康复。
作者:刘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科室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直丝弓矫正正畸治疗,实验组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等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微型种植体支抗是一种较为有效且稳定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席风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乳腺癌早期患者的增多,保乳治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 I -II 期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研究证实,局部广泛切除合并放疗与乳腺癌根治术相比,远期疗效相似[1],我院2005年开始采用保乳治疗乳腺癌,共计20例,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均采用2005年1月-2013年10月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2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 I -II 期乳腺癌,年龄33-61岁,左侧8例,右侧12例,肿瘤位于外侧区14例,内侧区6例,病理类型:浸润型导管癌12例,浸润型小叶癌4例,粘液腺癌3例,髓样癌1例。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依托泊苷胶囊单药的临床疗效并观察临床应用中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依托泊苷单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3例,可评价20例。结果总有效率35.00%,对晚期淋巴癌为16.67%(1/6),对小细胞肺癌有效率为55.60%(5/9),对胃癌为25%(1/4)。剂量限制毒性为骨髓抑制,有轻度消化道反应,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依托泊苷胶囊单药治疗晚期肿瘤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45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并分别给予氯丙嗪、阿立哌唑、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检测病人的空腹血糖。结果:Ⅱ组和Ⅲ组在治疗前后其空腹血糖差异不具显著性(P >0.05);Ⅰ组在治疗后第6个月其血糖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且糖变化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 <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血糖的影响较小,而长期服用氯丙嗪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其血糖会显著升高。
作者:陈浩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优质服务应用与脑血栓护理中的作用探索。方法:此次临床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观察,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脑血栓护理中进行优质服务,对照组患者仅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脑血栓护理过程中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等指标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效果的对比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此次临床应用分析可以看出,脑血栓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脑血栓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加以优质的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朝鲁孟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