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

彭长清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水平, 体循环动脉压, 舒张压, 收缩压, 世界卫生组织, 潜在危险因素, 临床诊治, 治疗高血压, 多器官损害, 研究文献, 心血管病, 肾脏疾病, 高血压病, 分级标准, 病因不明, 脑卒中, 冠心病, 非药物, 成年人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占高血压的95%以上,目前已成为大的导致死亡的单一因素,它是脑卒中、冠心病、肾脏疾病及心衰的潜在危险因素,它可引起多器官损害。本人学习了近年来西医、中医及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文献,以供临床诊治参考。1原发性高血压的定义及血压水平分类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在绝大多数患者中(95%以上),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联盟(WHO /ISH)1999年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为: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SBP)≥140 mmHg 或舒张压(DBP)≥90 mmHg,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再分1、2、3级。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 和舒张压<80 mmHg。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与预后观察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分律失常患儿,随机分为49例常规组和49例优质组,给予常规组患儿常规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优质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效果。结果优质组患儿家属在对疾病、疾病相关护理的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程度比常规组患儿家属高,优质组患儿预后优于常规组患儿,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予以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儿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组患儿,且明显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贾凤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经卡方检验后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不良反应轻微,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潘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效果对比

    目的:通过对肛周脓肿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各自手术效果。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切开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脓肿复发、肛瘘形成及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皆低于对照组,组间疗效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在对肛周脓肿患者实施治疗时,推荐采用切开挂线术手术方法,因其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后期复发率低、疗程短及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肖海洋;杨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有效术式。方法:选取了2012年7月-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与恢复时间方面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对患者损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修超;金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与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利用高脂、高能饲料建立肥胖与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方法:140只雄性 SD 大鼠,体质量100±10g。随机抽取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剩余120只用于模型建立,喂食高脂、高能饲料。结果:O -N 与 OR -N 组大鼠在喂养期间体重差距逐渐增大,至8w 末,O -N 组体重显著高于 OR -N 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 ALT、TG 均显著升高(P <0.05),而 O -N 组大鼠血清 TC、TG 显著高于 OR -N 组(P <0.05);两组肝重量、脂肪重量及脂体比、肝指数均显著升高,O -N 组肝重量、脂肪重量及体重均显著高于 OR -N 组(P <0.05,0.01),但肝指数、脂体比间未见显著差异;O -N 组、OR -N 组肝细胞内弥散大量脂肪空泡。结论:成功用高脂、高能饲料建立肥胖与肥胖抵抗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与人类发病特征相似,为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的研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动物模型。

    作者:雷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通过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的在我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60人,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的方法,以生存质量评定量表和慢性肝病问卷作为评定指标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实验组生存质量评分和慢性肝病问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证明 PDCA 循环式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眼科门诊治疗室感染因素分析与干预

    目的:为了降低眼科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发生,探讨治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针对眼科门诊治疗室的工作特点,实施相应的管理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建立健全口腔门诊各项管理规章制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分类收集医疗废物,近年来,无感染发生。结论:通过干预有效降低眼科门诊治疗室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龙波;陈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饮食加运动对糖耐量低减人群糖尿病预防的疗效探析

    目的:探析糖耐量减轻人群对其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干预对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100例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患者,确诊62例为糖耐量减轻人群,将一些简单的糖尿病病预防措施告知对比组,干预组糖耐量减轻人进行运动及饮食的干预,观察2组疗效。结果:干预组 IGT 患者的 FPG 以及2hPG 的数值比对比组 IGT 患者的数值明显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 IGT 患者进行运动以及饮食上的干预,能使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减低者血糖降低,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及其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生成和对能量转换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0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安静组、运动诱导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组,分别观察骨骼肌线粒体活性氧(ROS)生成、态4呼吸速度和 ATP 合成速度。结果:在运动诱导过程中活性氧生成先上升再下降,运动45分钟、90分钟、120分钟、150分钟时活性氧生成明显高于安静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峰为运动时120分钟,显著高于运动150分钟时(p <0.05)。线粒体态4呼吸速度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下降,120min 时达高峰。ATP 合成速度于运动45分钟时增加,然后减少。结论:运动诱导初期,ROS 的大量产生可能通过维持适宜跨膜电位来保护线粒体膜,调节能量转换,ATP合成速度下降。随着 ROS 的不断生成,ROS 可能通过质子漏在能量转换和输出间起着精确的类似“开关”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开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监护研讨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体位指导,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后护理中使患者功能恢复至佳程度,使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创伤治疗分析126例

    目的:分析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的创伤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收治的126名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对照组采用早期骨折确定性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创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重度骨关节型创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实施创伤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蒲金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社会生活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老年人的家庭生活情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需求等,为老年护老年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为老年护理课程设计提供资料。方法: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我市老年人共148例,其中男性71例,占48%,女性74例,占52%。结果:老年人生活基本自理,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大部分较好、需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养老和医疗保障有限,身体健康水平低,高血压、精神类疾病和视力障碍成为主要健康问题,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医疗保健,解决看病难的的问题,希望能够多建普通型老年公寓。结论:老年人经济状况不理想,健康状况较差,业余生活待丰富,社会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刘静;时连瑞;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对2012年到2014年在我科住院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接受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经过精心的手术和科学的护理,入院前伴发跛行的患者,有4例下肢疼痛好转,跛行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入院前出现溃疡者中有5例足部溃疡得到有效控制,溃疡面愈合较好,患处及周围皮肤颜色逐渐接近正常,无一例患者因病情无法控制出现截肢。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护士对患者围手术期间的下肢及足部护理对手术疗效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关键作用,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足患者病情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莲花;廖勇敢;龚兴平;王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7例老年胆结石病人的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67例老年胆结石病人的术后护理措施,并总结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胆结石治疗的老年患者67例,在做完胆囊切除手术后,对病人的生命体征、饮食情况、并发症、功能性锻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精心护理,67例患者中只有2例出现了腹痛、引流管流出大量胆汁液的现象,在经过抗炎和输液等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做完胆囊切除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要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让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20例患有重型颅脑损伤的重症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大骨瓣减压治疗术对患者行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讨论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5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33%,相比较对照组6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6例、中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 <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治疗术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技术还不算成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值得临床有关人士进一步探讨研究。

    作者:刘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进一步规范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与成效。方法:对先天性心脏病需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全程的护理,包括术前访视与准备护理,术中监测与观察护理及术后的护理观察。结果:全面完善术前访视与准备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结论:严密、细致的术中监测与观察护理,配合良好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作者:陆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雾化吸入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急慢性咽喉炎患者的疗效与护理体会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80例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急慢性咽喉炎患者,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并对这80例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操作与常规护理工作,治疗结束后进行护理体会总结。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复发比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观察组总满意度96%比对照组74%总满意度明显要高(p <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工作配合雾化吸入操作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效果更佳,通过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应被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吴曼;储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舒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2013年收住的80例患者,施行舒针微创减压松解术,重点阐述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临床观察及规范护理。结果经 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优良率达97.20%。结论舒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是临床易于推广的微创适宜技术。

    作者:温存庆;张钰卓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了解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口腔残冠残根修复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行可塑纤维桩及冠修复治疗,对照组予以金属桩及冠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成功率(94.64%)明显优于对照组(82.1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保证修复效果,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全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局部或全身抗凝、祛聚及溶栓药物、手术取栓治疗。结果:经抗凝治疗34例,溶栓治疗21例,5例手术治疗,60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于妇科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应该做到尽早预防、发现及治疗,手术前后积极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治疗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

    作者:鲁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