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霞
压疮是指因患者的皮肤长期受压,阻碍局部血液的供应,形成缺血、缺氧的情形,后使得组织缺乏营养而损坏、溃疡和死亡。断指再植患者由于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需要,活动受到限制和固定,不能随意翻身,且绝对卧床时间在10~14天左右,受压部位易于发生压疮。预防压疮尤为重要,它可以在根本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但是一般气垫床对于患者是一种经济负担,且使用时间不长:减压贴一旦被污染就不能再次使用。通过近年科室工作的护理人员的经验找到一种经济、适用的方法-水波垫。对此也被断肢再植患者与医务人员所接受。
作者:王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方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结论: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对治疗慢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临床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多索茶碱在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支气管炎的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使用氨茶碱滴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7例,使用多索茶碱滴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7例,对比和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29例,一般18例,无效20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15%;观察组有效40例,一般23例,无效4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3%,且 P <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共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8%;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腹泻等)共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7%,且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小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001-2013年368例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了1-4年的随访,总结术后复发率及术后复发原因。结果发现有11例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99%。分析腹股沟疝术后复发的因,总结有4个方面的原因:(1)未能彻底处理术前并发症;(2)手术技术上的错误;(3)术前诊断的错误;(4)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休息不当等。结论认识腹股沟疝术后复发原因,有利于降低腹股沟疝的术后复发率,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周德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 SARS 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作者:鲍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X 线与 CT 对儿童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学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儿科2010年3月至2014年8月共计20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平均年龄(8.8±1.9)岁,其中男性12人,女性8人,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 X 线片及高分辨率 CT,并进行对比。结果 X 线片与高分辨率 CT 局限性病灶中晕状影、不均匀磨玻璃小片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均匀磨玻璃影与结节或实变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X 线片与高分辨率 CT 非局限性病灶中磨玻璃样改变、细网状改变、细沙粒状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我们认为 X 线和高分辨率 CT 对显示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各有优缺点,X 线价格低,显示非局限性病灶与高分辨率 CT 无差异,而高分辨率 CT 显示局限性病灶优于 X 线。
作者:冶文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6月-2014年3月生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60例,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后,行子宫压迫缝合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疗效显著,可快速止血,使患者恢复正常体征,帮助患者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厉利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医院运行的过程中离不开固定资产的支持,可见固定资产在医院中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医院固定资产在管理的过程中还经常的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强化这方面的工作是现阶段医院部门应该重视起来的问题。
作者:林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2011-2013年延安大学医学院不同年级在校三年级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的情况。方法:用透明胶纸法检查鼻唇沟两侧处寄生的蠕形螨,同时观察其面部皮肤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造成蠕形螨流行的相关因素与感染率的关系。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740名学生的总感染率为24.6%(428/1740)。男生感染率为25.8%(127/492),女生感染率为24.1%(301/1248)(P >0.05)。其中毛囊蠕形螨感染者为79.9%(342/428),皮脂蠕形螨为11.7%(50/428),蠕形螨混合感染者为8.4%(36/428)。不同年级学生中08级感染率为19.7%(73/371),09级感染率为24.8%(104/420),10级感染率为26.9%(128/476),11级感染率为26.0%(123/473)(P >0.05)。感染者中面部皮肤有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的学生感染率为39.4%(219/556),面部无明显皮损的学生为17.7%(209/1184)(P <0.01)。油性、混合性和干性皮肤的学生感染率分别为35.4%(252/713)、21.5%(103/479)和13.3%(73/548)(P <0.01)。结论:在校大学生人体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应对学生进行螨虫相关预防知识的普及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集体生活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作者:景彩霞;薛亚娟;马莉;庞秋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年间收治100例再生障碍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度患者有48例,轻中度患者有52例。给予患者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重度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1.3%,而中轻度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4.4%和82.7%。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对于中轻度患者疗效肯定,而对于重度患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气囊尿管由于它有使用方便、型号齐全、不易滑脱,避免尿液外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遇到拔管困难很少见。现将工作中遇到尿管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谢昕;康阳;刘小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讨经腹部 B 超和经阴道 B 超在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后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腹部 B 超、阴道 B 超诊断的影像学资料,将两种方法诊断的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计算其诊断的符合率,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结果88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发生输卵管妊娠70例、腹腔妊娠6例、宫角妊娠5例,间质部妊娠4例、宫颈妊娠3例。经阴道 B 超检查检出异位妊娠患者82例,检出符合率率为94.3%;经腹部 B 超检出异位妊娠患者56例,符合率为63.6%。经阴道 B 超检测的符合率显著优于经腹部 B 超,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B 超诊断异位妊娠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高,误诊率低,较之腹部 B 超检查有明显的优越性,且具有检查图象清晰,诊断快捷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代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统计分析住院的死亡病例病因,为疾病的治疗和控制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后死亡的836例患者的病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对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死亡的病例当中主要疾病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占全部死亡病例总数的%;男性547例,女性289例;有502(60.05%)人70岁以上。死亡患者主要以70岁以上中老年人为主。结论住院死亡的主要为中老年男性患者,主要的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所以院方对此类患者应当加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陈进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方法:回顾某医院门诊输液室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因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而发生的50例医疗纠纷案件,分析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在2014年7月期间1000例输液治疗中,采取对策: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水平,注重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及护患关系、沟通时间要恰当,勿打扰患者正常的作息、解释工作要全面,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提高服务意识,避免情绪化工作;对比某医院门诊输液室在2014年7月与8月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率及患者护理人员的服务工作满意度。结果:针对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采取对策后医疗纠纷发生率1.90%、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86.00%;而采取对策前医疗纠纷发生率19.80%、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25.00;两组数据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针对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存在的缺陷问题,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可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率。
作者:薛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我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受到了社会各界等的高度重视。老年护理教育及其研究,逐渐从由浅入深,涉及到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教育实践。本文拟通过梳理研究文献,总结老年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院老年护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时连瑞;刘丽丽;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心理、运动、健康教育及后续治疗监督等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血糖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2年观察,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年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戴燕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找出规律,采取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例自杀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6例自杀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病程以住院一年多;自缢是自杀的常见方式。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早期及时处理药物副作用、恢复期加强心理治疗,可预防、降低病人的自杀率。
作者:余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经验名方“劳淋汤”对后世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其组方有生山药、生芡实、知母、阿胶、生杭芍、黄柏、泽泻、滑石。本文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及辩证剖析《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劳淋汤方药组成及配伍,方药以补为主,补泻结合,滋阴益气,标本兼顾,临证加减治疗,适用于劳淋的各种证型。攥此论文以便更好的指导、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欢芳;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对我院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和精心护理。结果:103例康复,11例瘫痪,18例死亡。结论: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可以大大的降低本病的病死率,同时也促进了护理技术的进步。
作者:黄妍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尿道损伤是泌尿系统为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多见于男性,大多是骨盆骨折或骑跨伤所致。如对尿道损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导致加重损伤、并发感染或继发尿道狭窄,延缓病情恢复及增加患者痛苦。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正确的护理是保证尿道损伤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障。
作者:丁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