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引起桡动脉闭塞2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赵喜枝

关键词:一次性使用, 动脉闭塞, 压迫止血, 压迫器, 原因分析, 经桡动脉入路, 冠脉造影, 放气, 术后应用, 介入术, 冠心病患者, 穿刺, 支架植入术, 心血管造影, 现报告如下, 桡动脉途径, 肢体活动, 夜班护士, 压迫时间, 心肌梗死
摘要:2013年10月我院开展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术以来,对56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主要应用于经皮动脉介入术后的血管施压止血,可直视穿刺点出血情况,便于观察。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其中2例由于充气压力大,压迫时间长,致使桡动脉闭塞,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例1,男,52岁,主因10年前患心肌梗死,近日来,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后背部不适,于2013年11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11月8日完成各项辅助检查,经右侧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 PCI 术,术后应用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止血。于术后2h,放气一次,以后每小时放气一次,每次放气2ml,并观察局部动脉搏动情况,于8h 放气完毕,12h 解除止血压迫器,穿刺处局部皮肤无异常,穿刺肢体活动自如,11月11日夜班护士早上测生命体征时发现患者右侧桡动脉无搏动,即刻通知值班医生,行 B 超检查,诊断为桡动脉闭塞。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胸外伤多发肋骨骨折早期内固定应用分析

    严重胸外伤常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且多伴有复合伤,病情重,容易漏诊和延误诊治,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文献报道,肋骨骨折的在胸部外伤中占20~40%1,多发性肋骨骨折常见由于多根或者多处肋骨骨折,而使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导致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若胸壁软化范围较大,可以出现反常呼吸而影响肺通气,出现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而且多发性肋骨骨折尚可以由于骨折刺破胸膜,肋间血管及肺组织,出现气胸、血胸、皮下气肿等,也可以出现严重的合并症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因此,对于严重的胸外伤多发性肋骨骨折要进行积极的处理。

    作者:任容;徐降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排尿困难、睡眠障碍、肩关节运动受限、患侧水肿以及负性情绪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静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对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61例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机械通气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导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以2008年3月-2014年1月因有机磷农药中毒并且呼吸衰竭的61例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资料。其中有32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记为观察组;另外29例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治疗,记为对照组。结果:治愈率和死亡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870,P =0.049<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的洗胃、解毒,出现呼吸衰竭时及时的机械通气,有较高的治愈率。

    作者:周生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概述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04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之间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52例,感染率为7.98%(52/652),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诱导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以上的52例切口感染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性因素主要包括了患者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切口引流、切口大小、住院时间、手术时机(择期手术或者是急诊手术)、年龄、合并症(糖尿病)、全身状况(如营养不良)等。结论:临床上普外科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所涉及的相关性因素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针对相关性因素实施干预,保证临床的治疗有效性。

    作者:聂政权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

    目的:探讨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办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由于内瘘闭塞需进行二次吻合术进行再通者2例,转用长期透析导管者2例,其余59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护理措施,有有效避免内瘘闭塞,减少患者的身体痛苦,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钟桂芳;冯瑛华;冯婉华;李俭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血培养的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较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广泛应用于无菌部位微生物的微量检测。很多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发热待查的病人等,均可能银细菌进入血液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但是由于血培养标本在采集过程中,极易被皮肤表面定植的正常菌群污染,所以本文主要简单阐述血培养标本在采集、送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极高检验的正确率。

    作者:姚思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分析两组肝功能指标、Child -Pugh 评分、血清病毒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 TBIL、ALT、AST、ALB 和 Child -Pugh 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 HbeAg 阴转率、HbeAg/抗 Hbe 转换率和 HBV -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绪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体验,为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自我管理的认知;自我管理的困难;自我管理的心理压力;自我管理的动力与希望。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自我监测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

    作者:郭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高血压是当前我国民众身体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具有发病原因广泛、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征。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在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延缓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规避高血压风险和隐患的有效措施。本次研究发现高血压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大部分民众形成了正确的高血压防御技巧和观念,让高血压疾病进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作者:吴德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加以分析探讨,并且对其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干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基本恢复正常,其中只有1例患者发生了腹部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裂开,1例患者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这三类患者经过及时地预防和护理治疗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非常好,通过在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对于稳定患者的血糖平衡,降低术后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石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结果:对于80例患者进行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对比治疗之后,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效果优质人数为33例,效果良好人数为6例,效果中等人数为1例,无差等疗效;实验组采用布比卡因效果优质人数为35例,效果良好人数为4人,效果中等人数为1人,无差等疗效。两组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患者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麻醉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麻醉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龙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试管婴儿孕妇心理特征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1978年,Sleptoe 和 Edward 采用自然周期取卵,进行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在美国诞生了第一例试管婴儿。我国从80年代开始引进此项技术,随着近年来试管婴儿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许多患不孕或不育症的夫妇带来了福音。然而,同时这些孕产妇也出现了许多心理问题,需要医护人员指导。为此,我们通过对围生期试管婴儿孕妇心理进行相关分析,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协助试管婴儿孕妇安全渡过围生期,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洪雪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腹腔镜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及进展研究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腹腔镜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到了妇产科方面。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腹腔镜在妇产科方面的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其中,应用效果主要针对腹腔镜的治疗效果。根据笔者的研究判断,基本可以肯定,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妇产科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减轻患者承受的痛苦,使患者的身心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作者:李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败血症80例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80例小儿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药敏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对该疾病的了解。方法从临床特点、细菌培养、C 反应蛋白变化特征、白细胞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等方面对80例儿科败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败血症患者中多数为新生儿,新生儿患者为39例(48.75%),且临床反应无特异性;格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细菌感染影响 C 反应蛋白的变化,跟年龄没有关系,白细胞在新生儿组中没有太大变化。大肠埃希菌对丁胺卡那、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敏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及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来说完全耐药。结论小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各异,无明显特点,C 反应蛋白上升比白细胞的更加灵敏,且白细胞的变化与患者病情无关,可以通过血培养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诊断,此外,格兰阴性菌是病原体的主要部分,而其中的大肠埃希菌为常见。大肠埃希菌在药敏方面对复方新诺明及氨苄西林耐药,及时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很大的疗效。

    作者:娄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腔闭式引流装置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用于气胸患者急救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随机选择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分为实察组 A 组、对照组 B 组,每组各60人,所选对象在病情、年龄等普通情况在统计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 组60例患者进行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B 组60例患者用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 组没有出现任何术后并发症,而 B 组有5例皮下气肿,3例已发感染。在患者恢复时间上,A 组只需要3天即可下床活动,B 组需7天;A 组6天可出院,B 组需15天。手术操作时间上 A 组:(12.20±4.38)分、B 组:(30.32±18.9)分;手术创口范围上 A 组:(0.17±0.04)cm、B 组(2.42±0.37)cm。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腔闭式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气胸疗效更佳,操作方便快速、创伤小、安全,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寿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股骨头无菌坏死X线表现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坏死或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无菌坏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进一步缺血坏死致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股骨头坏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及35-65岁多,男女比例4:1,股骨头坏死以髋关节疼痛、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多呈渐进性,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拍 CT、X 光线时被发现。也可先出现髋关节或膝关节疼痛,在髋部又以内收肌(大腿根痛)出现较早,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如双侧病变可出现交替性疼痛,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外展和内旋受限为主,所以患者表现为不能盘腿,上下自行车困难,严重的患者髋关节屈伸受限表现为不能下蹲,弯腰不便,大便时需借助大便器。

    作者:张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质量管理的活动小组,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遵循 PDCA 循环,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来对目前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对采取这一措施之后手卫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采用了 CQI 之后,临床医务人员洗手的执行率为,同采取这一措施之前相比较明显较高,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医务人员的手管理工作中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明显地提高他们手卫生的依从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高血压的中医食疗法

    高血压病已成为世界性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要求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不仅增加了经济负担,同时也带来各种副作用。通过对高血压病因病机的了解,明确其症候分型,对高血压病人的膳食进行合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饮食结构来帮助患者降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玮;刘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性糖尿病54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性糖尿病患者应用诺和锐30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诺和锐30治疗)和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 治疗),对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三餐后变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早餐后2h 血糖、晚餐后2h 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午餐后2h 血糖值及 HbAlc 水平差异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糖,但观察组低血糖发作次数1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44次。结论:诺和锐30治疗老年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值,降低低血糖发作次数,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肖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