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喜枝
目的:探讨晨会提问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问的内容包括局部解剖知识、专科技能、制度职责、健康教育、院感知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应急预案、手术用物准备及手术配合要点等。结果:通过晨会提问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加强护士的团队精神,构建和谐的医护关系,提升了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结论:晨会提问是手术室护士培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爱玉;韦香宁;黄秋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2013年度门急诊现场接待医疗投诉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整理医院2013年门诊办公室现场接待2013年现场接待628例,784人次,其中医疗投诉321例,对此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321例投诉中1、沟通告知不足79例,2、病患缺乏医学知识,对诊疗结果期望过高、相关政策不熟悉等因素64例,3、服务水平50例,4、医疗收费47例。医疗投诉的处理及转归:1.解释和加强沟通平息事件265例;2.退费/减免相关费用35例,3.转为医疗纠纷9例4.其他12例。涉及科室:妇产科35例、收费处34例、骨科29例、放射科27例。结论医患沟通不良,服务水平不足是导致医疗投诉案件的重要原因。门诊办公室积极处理患者的投诉,能改善门诊服务质量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作者:钱萍;周明浩;俞珍;金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有效术式。方法:选取了2012年7月-2013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与恢复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手术出血量与恢复时间方面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次全切术对患者损伤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修超;金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儿童生性好动,自我防护及躲避伤害能力差,是儿童导致眼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对本病进行及时抢救和有效治疗及护理,是抢救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致盲至关重要。我科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眼外伤儿童8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兰;邓艺萍;丛卓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健康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调查和了解,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护理风险。在医院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风险管理水平较高,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各项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各大医院需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同时需要加强护理风险的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作者:吴桂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救治的70例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抽签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早期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汉米尔顿抑郁量表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三周改善情况较为明显,其中观察组的好转幅度优先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还能够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降低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方法:选取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结果: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中,包括21例患者早期红肿疼痛的患者,经相应的处理,症状得以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8例局部红肿和水疱的患者,经过冷敷热敷,疼痛得以缓解,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损伤皮肤逐渐愈合;20例溃疡患者,经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仅有1例出现局部坏死。结论:化疗对肿瘤患者毒性大,副作用强,在化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外渗的发生,同时对外渗患者及时的护理,可以防止外渗引发更为严重的损伤。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护理的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之间收治的发生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股骨颈骨折的原因及护理的方法。结果: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慢性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外伤等是导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后,102例老年患者能够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配合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王芸;张英霞;于文玲;赵璐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近年来,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经常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传染病疾病和生活饮用水是造成学校公共卫生事件的两大因素,督促和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和传染病性疾病的卫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卫生工作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全面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儿童少年身心健康,针对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和工作开展不平衡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作者:王俊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研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确诊胆结石患者共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与切口组。微创组32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组32例患者行小切口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经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切口组;微创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切口组(P <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胆结石具有良好效果。腹腔镜手术相较于小切口手术来说创伤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感染率低。治疗后创口恢复快,操作过程中视野广阔,不对内脏造成损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敖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 ICU 病房真菌感染现状,调查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常规方法分离培养,将酵母样真菌转种到法国科玛嘉生产的显色培养基鉴定,并用 K -B 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真菌336株,其中首位为白色念珠菌占77.6%,检出真菌多的部位是呼吸道,以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药敏结果显示多数真菌对于两性霉素 B 和5-氟胞嘧啶较敏感。结论 ICU 是医院细菌耐药菌的重灾区,并导致真菌感染等多重感染,真菌在临床上呈上升趋势且产生了耐药株,应重视用药前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
作者:梁怀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能在活体中显示解剖的唯一方法。它能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支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在 CAG 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少焦虑、腰酸背痛、失眠、尿潴留、出血等术后负性效应的发生。本研究对108例 CAG 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临床上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由于冠脉痉挛诱发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吸烟率高。戒烟可降低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硝酸酯类可有效缓解症状,联合钙离子拮抗剂能有效控制复发。结论:冠状动脉痉挛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不少见,及时行冠脉造影有助于早期诊断,从而指导后续治。
作者:洪莉;龚金龙;吴婷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疾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10年3月108例子宫疾病经阴道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切除子宫大1000 g,肌瘤直径大13 cm。手术时间长170 min,短35 min,平均(92.3±25.6)min;术中出血50~700 ml,平均(120.0±36.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9 h,长27 h,术后病率12.6%,住院时间短5天,长9天,平均(7.2±1.6)天。手术成功率99.1%,中转开腹率0.9%。结论阴式子宫手术治疗妇科疾病具有微创和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冉文玉;商郑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护理路径的实施,总结溶栓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31例于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在我科住院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并建立颈动脉灌注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患者快速进入卒中绿色通道,通过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操作规范化,护理制度化、流程化、表格化。结果:31例病人中,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 P <0.01,有显著性差异;90天 mRS 评估,生活自理率81%,取得了良好的溶栓效果。结论:通过制定动脉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观察,培养了经验丰富的溶栓护理小组,为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制定和规范溶栓护理路径,可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为积极抢救神经组织,防止溶栓并发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作者:邵雪华;余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腹腔镜胆道手术后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肠功能的改善情况探讨。方法选取66例近两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患者,将被研究的66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3例行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观察2组肠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较对照组患者要少,同时,两组患者餐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1%、18.2%。实验组患者餐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针对性、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加快行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术后的肠胃蠕动,有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与临床推广。
作者:俞雯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的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神经梅毒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临床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呈进行性加重,血清及脑脊液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均阳性,头颅磁共振影像为大脑半球重度脑萎缩。在诊疗过程中均被误诊,经确诊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度;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与影像学改变。
作者:陈晓丽;陈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接骨板非接触式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方法:报告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79例,均采用锁定接骨板治疗。锁定接骨板植入时与骨皮质之间存在约3-5mm 的间隙,在愈合过程中锁定板下有大量骨痂形成。结果:79例病人中76例获得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在16周形成大量骨痂,25例在20周形成大量骨痂,平均14周,1例骨折近端螺钉断裂,1例迟发型切口感染。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有大量骨痂形成,使锁定板与骨骼间间隙变小,目前已全部取出内固定,发现锁定板下有大量骨痂增殖。结论:采用非接触式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后接骨板下有大量骨痂形成,使骨折愈合后骨骼强度增大,骨折愈合快,再骨折发生率低。
作者:戚会宏;常海宏;张伟;虎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全面的护理方法,观察效果,总结血液透析中得到的经验。并针对不同患者操作及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完善。结果: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科学的护理方法,使血液透析护理更为轻松、合理,大大降低了血液透析室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劳动强度,为透析患者提供了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胡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围术期护理对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18例行飞秒激光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飞秒激光手术患者术中配合佳,术后效果好。结论:飞秒激光手术的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手术配合有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周罕英;陈清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