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政权
目的: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有效解决老年患者便秘问题,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到2013年间60例老年住院患者有便秘发生。视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和相应的护理干预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有效地解决了老年患者的便秘问题。结论:以预防为主,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采用无损伤无副作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轻便秘。
作者:刘凤霞;刘丽萍;秦凤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足10例,应用湿性敷料及封闭负压引流术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4.8±1.6)d 引流后,创面缩小,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20例患者愈合率为89.3%;患者平均(4.5±0.8)d 天更换一次 VAC 装置,平均 VAC 治疗(14.5±5.2)d。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缩小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压疮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维持有效的负压吸引是成功的,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中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大部分化疗药物需要静脉输注来完成,化疗药物局部刺激性不尽相同,一旦出现静脉炎、药物外渗等情况,给病人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目前,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s)是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得以顺利进行的一大进步,特别是对需要长期化疗或进行长时间输液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痛苦。与此同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也促进了化疗方案的实施,例如需要长时间(超过24小时)滴入5-FU 的 FOLFOX、FOLFIRI、ECF 等方案,由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使得上述化疗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或动脉内膜炎的发生,进而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3)。
作者:孙淑娟;谭玉娟;邱建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情况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早产低体质量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患者在喂养过程中出现呕吐、胃残留、呼吸停止等例数较少,均比对照组患者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后,有助于提高患者耐受性,并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出现,构建母乳喂养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彭仁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 PICC 置管术应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5月我科接收的15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行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以确保化疗的顺利完成。结果临床诊治过程中,所选15例患者均未出现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及药物渗漏等并发症。结论 PICC置管技术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无刺激、穿刺成功率高及减少痛苦等优点,正确有效的 PICC 置管护理,能够促进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早期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曹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黄褐斑成为了困扰大多中青年女性的疾病之一。黄褐斑,中医又称“面尘”“肝斑”“黧黑斑”,属于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呈淡褐色或咖啡色,常对称发生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唇等处多见。患者虽无自觉症状,但严重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诸病源侯沦》中提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夫血之行俱荣表里,或痰饮渍脏,或膝理受风,至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发黑”。中医认为此病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以气血不能上荣于面,颜面失养为主要病机。目前临床上中医药治疗本病方法较多,如:中药内治、中药外治、针灸、刺络放血、按摩等。
作者:郝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无痛人工流产中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并发症及意外防治措施。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所进行的无痛人工流产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术过程进行观察。结果:经临床观察发现,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所发并发症比较多,其中,呼吸抑制患者37例,占总数的12.4%;低血压患者70例,占总数23.3%;注射疼痛患者150例,占总数的50.0%;过敏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痉挛患者30例,占总数的10.0%。患者经相关治疗后,所有症状都得到好转,无任何意外发生。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比较轻微,且经相关处理后均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时间收治的阵发性交感神经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颅高压护理、降低高血压以及通过药物治疗高热等。对两组实验对象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颅高压护理、降低高血压、通过药物治疗高热,同时做好基础护理来防止外界各种刺激等,能对自主神经系统紊乱所表现出的症状进行及时控制,临床效果非常好。
作者:周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硬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患者110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的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厚度、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及斑块大小进行测量,观察检测结果。结果:110例患者有颈动脉血管的内-中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有27例(24.5%),检出斑块72例(65.4%),检出率为90.0%。其中,颈动脉狭窄23例(20.9),颈总动脉分叉斑块40例(36.3),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22例(20.0%)。结论: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无创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诊断,也能对管腔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作出正确评估,有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吴秋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大剂量氨溴索联合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和单独采用 NCPAP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7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只用 NCPAP 进行治疗,实验组在 NCPAP 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氨溴索治疗,统计整理两组患儿在血气指标,NCPAP 使用时间以及症状改善的时间等数据,对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24h 后治疗效果在各项指标中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方差分析检验显著(P <0.05)。结论:氨溴索联合NCPAP 对新生儿呼吸衰竭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较高,优于单独使用 NCPAP,在住院时间和 NCPAP 使用时间上有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岳海珍;方平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消化科疾病,其发病较急,且容易引发胃穿孔、胃出血等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对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质子泵阻滞剂或 H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溃疡症状较轻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良好。但对于并发有胃穿孔或胃出血的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只能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其中胃大部切除手术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的主要手段。
作者:范炜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儿童过敏性紫癜在我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常遇到。作为一种儿童多发的免疫系统疾病,其病因及病机研究资料尚不足,具体的发病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本病主要引起系统性小血管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儿多出现关节疼痛、肾脏损害、腹疼等症状。关于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方案[1,2]。近十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在我院明显增加。且年轻医师因为经验不足,会有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出现。早起诊断,早起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预后。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指导以后的临床实践,笔者进行了此次临床研究,并记录如下。
作者:赵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方法在中医肿瘤学临床见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中医肿瘤学专业36名学生分别设为试验组(18名)和对照组(18名),试验组采用 PBL 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以传统带教方法,通过期末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总成绩及病例分析部分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中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亦优于对照组。结论:PBL 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有助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郑心婷;林丽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性,以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2年12年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100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采用按常规护理方式;B 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专门为病人制定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B 组的初产妇排尿时间较 A 组明显缩短,而且 B 组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 A 组(32.0%),患者的满意度(93.0%),明显高于 A 组(78.0%)。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避免尿潴留的发生,而且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潘文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临床上,因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术等非择期手术,术前无法定位造口位置导致伤口与造口之间距离在3 cm 以内或直接造口出口在伤口上,远离标准造口位置[1],加重肠造口术后因粪便渗漏致污染腹部伤口,伤口感染率增高,不利于造口护理及伤口恢复,病人自感异常痛苦,同时医疗费用相应增高,给病人带来经济上及精神上双重压力。鉴此,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笔者对26例此类患者应用拜尔坦泡沫敷料(丹麦康乐保公司)联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保护,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水林;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放射物理学是医学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放射肿瘤学的重要基础,任何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放射物理的贡献[1]。放射治疗物理师则是肿瘤放射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成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肿瘤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飞速发展,物理师在保证辐射安全,提高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根据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接受放疗治疗的肿瘤患者约为56.9万人,仅占需要接受放疗人数的30%。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殷蔚伯教授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放疗设备不足,二是专业放疗物理师短缺。中国2011年拥有物理师人数为1887人,医师与物理师比例为5∶1,而发达国家放射肿瘤医师与物理师的比例为2∶1。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相关文件建议测算,我国放疗物理师应为2400~3200人,而实际上仅为1887人[2]。更为严重的是,在有些已经明确开展调强放射治疗(IMRT )的放疗单位,还没有物理师。如果没有质量控制和保证,这些单位并不适合开展 IMRT 和图像引导放疗等新技术。在卫生部新规范中,明确要求从事放疗的单位必须有物理师。因此一些新购进放疗设备的地区、县级单位纷纷招聘物理师并派送到三甲医院进修。
作者:杨超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进行胰腺癌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结果: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65例患者,6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感染率9.3%,其中5例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病情得以控制,治愈率为83.3%,1例放弃治疗。结论: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和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谢颖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管理工作得到了不断深化和落实。统计工作,作为一种能够提供国民经济运行信息的重要管理工具,属于卫生服务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为实现医院发展的合理决策、优化医疗资源结构配置、推进当前医疗卫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显现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作者:李莉梅;陈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与护理。方法:对39例脑卒中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运动、上肢自主运动、躯干活动、心理干预等综合训练。结果:39例患者通过早期的心理干预、及时、及早正确训练肢体摆放等康复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余凤莲;刘凤霞;高学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在批量伤员救治中作用。方法将78例研究对象按照批量伤员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纳入到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批量患者早期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执行常规护理。采用医院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患者入院第1天及入院后20天评定其心理状态。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小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成批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其总体心理状况,并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应激反应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董文琴;林芳;严晓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