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霞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200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措施及效果。结果:200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恢复,治愈率为100%。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满意人数有100人,占据比例为50%,基本满意人数有56人,占据比例为28%,一般满意人数有40人,占据比例为20%,不满意人数有4人,占据比例为2%。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结论:针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来讲,医护人员应尽快予以治疗,从而保证患者可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志国;寇强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道 T 管引流探查治疗,B 组患者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C 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三组间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住院费用结果:A 组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个组手术住院费用也高于其他两个组,B 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它两个组。结论:每种治疗方法具有优缺点,应综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以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高庆冉;荆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在整体护理的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简称 CPN),另一组为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即非临床护理路径组(简称 NCPN)各50例,比较2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而患儿及家属满意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 CPN 使家属满意度提高,缩短住院天数,并减少住费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韩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1],尤其是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他们长期暴露于致病菌、锐器、化学消毒剂、噪音、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造成职业伤害[2]。特别是工作人员在污染区进行分类、处理、洗涤过程中直接接触到病人污染在物品上的血液、体液等,如防护不当可直接传播疾病,如 HBV、HCV、HIV,部份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足够的防护措施,其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3]。为此,本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督导,优化防护流程,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使职业防护行为得到落实。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82例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87.80%,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护理的满意度,提升护理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幽闭恐惧症的心理状态,为护理人员在肾移植期间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提纲访谈1例幽闭恐惧症肾移植术后患者,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幽闭恐惧症肾移植术后真实的心理状态。结果:幽闭恐惧症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可以概括以下4个方面:恐惧感、孤独感、歉疚感、被抛弃感。结论:护士应主要重视肾移植术后幽闭恐惧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帮助他们应对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其康复。
作者:宋佳;杨艳娜;祝思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VITROS 350检测中 CKMB /CK 比例升高常见原因及临床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住院生化检验中 CKMB /CK 比例异常升高的69例病患的病历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这69份病历资料完整,患者各项医技检查相对齐全)。结果:免疫抑制法检测 CKMB 有其检测原理的缺陷,当 CKMB /CK 比例异常升高时,建议用免疫化学发光方法进行CKMB 质量测定。结论:CKMB /CK 比例异常升高提示恶性肿瘤,脑部损伤的可能,应引起临床的重视。
作者:王宝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对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 ICU 接受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和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均起到了镇静的作用,但观察组的镇静时间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咪达唑仑在治疗急诊危重病机械通气患者中,前者的镇静效果更好,大大缩短了镇静时间和停药后的苏醒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冬娜;刘辉;张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2013年10月我院开展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术以来,对56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主要应用于经皮动脉介入术后的血管施压止血,可直视穿刺点出血情况,便于观察。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其中2例由于充气压力大,压迫时间长,致使桡动脉闭塞,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例1,男,52岁,主因10年前患心肌梗死,近日来,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后背部不适,于2013年11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11月8日完成各项辅助检查,经右侧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 PCI 术,术后应用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止血。于术后2h,放气一次,以后每小时放气一次,每次放气2ml,并观察局部动脉搏动情况,于8h 放气完毕,12h 解除止血压迫器,穿刺处局部皮肤无异常,穿刺肢体活动自如,11月11日夜班护士早上测生命体征时发现患者右侧桡动脉无搏动,即刻通知值班医生,行 B 超检查,诊断为桡动脉闭塞。
作者:赵喜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的中毒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洗胃术是迅速清除口服中毒患者胃内毒物和防止毒物进一步吸收的办法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自服中毒患者洗胃术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王玉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产科护理的工作特点是高风险性,随时都可能接到急诊,孕妇在分娩时情况变化快,风险随时有可能发生于,甚至不可预见。方法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产科护理安全、减少护理风险的重要环节。结果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确保母婴安全和自身权益。
作者:辜乾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手术疗效、增加医疗成本的常见原因。手术切口感染不但会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及经济负担,并且部分手术切口感染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败血症、全身炎症反应等而导致死亡。故提高医务人员对手术切口感染的认识、加强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手术室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作者:王君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医学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度越来越高。临床医学专业作为高校的重要医学专业,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上要格外注重。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中的解剖学教学为切入点,研究了人文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运用必要性和有效运用方法。
作者:龚厚武 刊期: 2014年第09期
1例骶尾部巨大压疮的截瘫患者,Ⅰ期手术行创面清创+GranuFoam 人工皮敷料覆盖术,术后给予消炎治疗。待感染控制后,Ⅱ期行臀大肌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术后给予抗炎、抗血栓、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住院20天治愈出院。患者活动受限,自理缺乏,手术方式特殊,且体位要求严格,提出预防二次压疮及保证皮瓣成活,是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林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痰瘀交结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顽固型复发性口疮的患者5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以知柏地黄丸加减治疗,治疗组以祛痰化瘀法中药汤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和69.2%。结论:采用祛痰化瘀法治疗痰瘀交结型复发性口疮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延长复发时间。
作者:徐明录;秦顺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表现,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亦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替代疗法。通过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大大降低了各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的成功率,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秋云;白雄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惠东地区高中生毕业生1996年至2014年18年间每6年 HBsAg 携带率,分析18年前后 HBsAg 携带率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对高中毕业生以健康体检的形式进行 HBsAg 普查;HBsAg 采用 ELISA 法检测。结果:1996年-2014年,惠东高中毕业生每6年 HBsAg 阳性率下降都很明显,但直至2014年,高中毕业生的 HBsAg 阳性率仍高达4.9%。结论:(1)加大乙肝科普知识的传播,增强群众对肝炎防护意识,从而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2)研究和推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策略是乙肝防治工作重点之一。
作者:余进胜;贺勇锋;陈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日常临床实践中根据预防性用药情况。方法:将590例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分为预防组204例和对照组330例,观察记录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30~60分钟内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 ADR 进行分析显示,相比使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未使用预防性用药的患者报告为(5.9% vs12.0%),在注射部位皮温高、味觉异常和感觉发热方面尤其明显[1]。结论:预防性用药使副反应的严重程度明显减轻。
作者:王敏鸿;高煜;吴文娟;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来促进疾病康复,改善预后。方法:对本院住院的1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的措施外,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结果是干预组能明显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结论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确实能促进疾病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王肃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