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李文霞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 癌患者, 气管切开术, 术后体位,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扩大切除术, 肌皮瓣转移, 肿胀疼痛, 语言表达, 应急措施, 术后留置, 术后护理, 手术创伤, 抢救患者, 气管套管, 临床资料, 经口进食, 护理过程, 呼吸困难, 股前外侧
摘要: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PDGF 与肝纤维化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Ⅳ.C)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 ELISA、RIA 分别检测40例正常人、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PDGF、HA、LN、PⅢNP、Ⅳ.C 水平。结果:慢性肝炎患者各组PDGF 及所测血清学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5),PDGF 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并与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水平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9、0.353、0.785、0.758,P 值均<0.05。结论:PDGF 随肝功能损害加重而升高,且 PDGF 水平升高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升高呈正相关,提示 PDGF 可促进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发展。

    作者:刘伟;陈玉芬;蒋水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病房病人体温监测的建议

    体温监测是病房护士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科学有效的体温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然而现在病房病人体温的监测过程中许多病人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目的:从60个在院病人的问卷调查充分征求病人的意见的基础之上通过医生护士讨论协商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新的体温监测方案。方法:对病房60个在院病人下发体温监测改进调查表通过两种体温监测方式对比分析的方式。结果:8个病人不在乎什么样的方式监测体温,38个人希望每天监测一次体温,10个人希望每天监测2次体温,2个病人希望每天监测3次体温,2个病人希望每天监测4次及以上的体温。结论:48人都只希望每天监测1-2次体温,除了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人外,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每天体温监测的次数。

    作者:张艳;龚祖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肝硬化并发胆总管结石行 ERCP 术后的护理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诊疗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我科室自2003年建科以来行 ERCP 术2186余例,其中肝硬化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共约60例。其中酒精性肝硬化10例,肝炎后肝硬化48余例,不明原因肝硬化2例。肝硬化患者比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病情相对复杂,需要护士更多业务知识,在术前术后认真观察,现将针对60例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娈;来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在急诊抢救室的实践及探讨

    “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是卫生部对医疗机构运行模式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院急诊科从实施该模式后,优化了急诊流程,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同时欠费人数和金额没有明显提高。只要流程设计合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在急诊科是可行的。

    作者:卢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 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 ICU 病人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褥疮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褥疮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褥疮发生时间为(9.89±3.29)d,显著高于对照组(4.55±1.9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 SAS 及 SDS 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 病人褥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护理干预更显著,且病人心理状况改善显著,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周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解析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分析并研究腹部手术后患者早期炎性肠梗阻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0例,通过对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护理对策。结果:50例患者均住院后采用非手术法进行治疗,均得到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2天,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手术后的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以治疗为主,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晓翠;柏丹;李阳;方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锚钉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5月-2011年6月,对35例肩袖损伤患者,术前均行肩关节 CT 及 MRI 检查。所有患者在关节镜下锚钉缝合修复肩袖,使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35例患者获得18~32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秀29例,良5例。总有效率为97.14%。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30例,偶感轻微疼痛或不适者有3例,剧烈运动或特殊动作疼痛者有2例,患者终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肩关节镜下缝合锚钉固定是修复肩袖损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固定牢靠,促进肩袖损伤有效愈合。

    作者:盛锟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效果及评价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9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后≥13分,占54.17%,研究组≥13分,占10.42%,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存在明显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抑郁症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症状,减少不良症状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孟宝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析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到我院接受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其分成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静滴的方法,将50毫升参附注射液给予患者静滴,7天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戈;刘厚颖;李亚娜;李小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人、对照组52人,对照组采取脑出血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6月遵医行为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脑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秀琴;高学萍;汪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不同穿刺方法在婴幼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应用研究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儿科静脉穿刺采血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难度较大的一项基本操作,是衡量儿科护士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对小儿股静脉采血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对两个月以来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并进行股静脉穿刺的160例患儿进行归纳性研究,分析采血过程中直角与斜角穿刺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的因素和失败原因,希望对有效提高婴幼儿股静脉采血的一次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青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从而预防或者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选取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3例透析患者共3580次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对出现的各类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透析患者并发症的高发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了透析治疗效果,早发现及时处理是预防透析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于士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影响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因素与舒适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胸外科术后病人不适的原因,针对性地给予护理,探讨不同的护理策略对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影响胸外科术后病人舒适因素的调查问卷",对123例胸外科病人术后24 h、48 h、72 h 的不适原因进行问卷调查。收治的胸外科术后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行舒适护理。结果:疼痛、引流管刺激等是影响胸外科术后病人72 h 内舒适的主要原因。护理组为中高度舒适,对照组舒适度一般;不同的护理策略对术后患者的舒适有显著相关 P <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提供护理,从而提高胸外科术后病人的舒适度。

    作者:刘雪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尿失禁62例疗效观察

    尿失禁指在腹压突然增加时有尿液不自主流出现象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综合近年来针灸在治疗本病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针灸包括毫针、电针、灸法及针灸结合骨盆肌训练等综合疗法对本病均有良好的疗效,并指出针灸治疗本病研究方法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尹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对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实验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奥硝唑治疗方案,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结论:法莫替丁与奥硝唑联合对治疗慢性胃炎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见效快、不良反应小等临床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张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是萧丰富先生在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 C 护理模式”,它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气管切开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应急措施,解除或预防咽喉部或气管上部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窒息。本文探讨舒适护理在12例舌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的应用,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2例舌癌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局部癌肿扩大切除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股前外侧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术后留置气管套管、负压引流管、尿管、胃管等,患者通气方式改变,不能经口进食,术后体位的限制,加上手术创伤大,范围广,伤口的肿胀疼痛等,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不能发声,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不适,使患者更加焦虑。我们将舒适护理贯穿在患者整体的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结果12例舌癌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均治愈拔管出院。

    作者:李文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

    目的:了解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67.57%),且护理满意度(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62.1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接受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时,必须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其生存质量。

    作者:尹孝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102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采用泮托拉唑钠+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疗程4周,完成疗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Hp 清除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2.9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7.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的 Hp 清除率为78.43%高于对照组58.82%的清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溃疡治疗中采用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疗效相当,但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方面泮托拉唑钠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作者:孙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护理的方法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种类多,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如何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早日愈合,我科一直以来根据疾病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并观察,目的是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得到大程度的舒适,结果已经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肯定,下面简单介绍我科常用的几种口腔护理方法。

    作者:普艳;依光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平舆县人民医院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分析

    儿童过敏性紫癜在我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常遇到。作为一种儿童多发的免疫系统疾病,其病因及病机研究资料尚不足,具体的发病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本病主要引起系统性小血管炎。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患儿多出现关节疼痛、肾脏损害、腹疼等症状。关于治疗方案,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方案[1,2]。近十年来,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在我院明显增加。且年轻医师因为经验不足,会有漏诊及误诊的情况出现。早起诊断,早起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儿预后。为了总结经验,进一步指导以后的临床实践,笔者进行了此次临床研究,并记录如下。

    作者:赵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