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诊疗后结算模式在急诊抢救室的实践及探讨

卢晓莉

关键词:先诊疗后结算, 急诊
摘要:“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是卫生部对医疗机构运行模式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我院急诊科从实施该模式后,优化了急诊流程,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同时欠费人数和金额没有明显提高。只要流程设计合理,“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在急诊科是可行的。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阴式彩超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阴式彩超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3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阴式彩超诊断。结果:63例卵巢肿瘤患者采用阴式彩超诊断为,38例卵巢囊性肿瘤;6例实性肿瘤;15例混合性肿瘤,经术后病理对照,符合率为94%,误诊率为6%,运用阴式彩超诊断卵巢肿瘤的符合率较高。结论:在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运用阴式彩超检查不仅方便、安全,而且费用低,时间快,符合率较高,

    作者:潘明娟;史国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并与同期19例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类似患者作为对照,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后凸畸形矫正率等。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经皮手术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两组术前术后 Cobb 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恢复。结论:经皮附加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对伤椎畸形矫正程度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当,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

    作者:邰诗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不仅丰富了护理管理的内涵,同时使护理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护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为患者创造了优质、快捷、安全的就医环境,大程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观念。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观察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小儿胃炎的临床疗效进风观察与分析。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胃炎患儿共有62例。该院将这62例患儿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联合甲硝唑与阿莫西林治疗,而观察组采用的是联合克拉霉素与替硝唑治疗。该院在两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及时的记录与对比。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1%,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6.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小儿胃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克拉霉素联合替硝唑治疗,其特点是疗程短、副作用小、疗效肯定等。

    作者:汤晓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 HIV/AIDS 病例临床流行病学及皮肤性病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对 HIV /AIDS 病例的临床流行病学以及皮肤性病特征进行主要的回顾分析,进而对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自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期间来某院进行治疗的120例 HIV /AIDS 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 HIV /AIDS 的众多患者,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患者,男女比例为1.95:1.21,患者的年龄绝大部分都分布在20岁到50岁之间。而患者感染 HIV /AIDS 病的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其中有45.8%为异性间的性传播,有12.5%为同性间的性传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发热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比较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主要包括肺孢子菌肺炎、口腔真菌感染、带状孢疹以及结核病等。结论:对于 HIV /AIDS 疾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并且患者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而其主要的感染途径为性传播。临床医生需要对艾滋病加强筛查以及宣教工作,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艾滋病发生蔓延,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康复科心理护理

    我院康复科自建立以来,成功使上千例功能障碍的患者及时得到了救助。其中灵活多样的心理护理方法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得当,为患者从心理到生理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环境,创造有利于康复的条件,使患者大程度地回归到社会。

    作者:陈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普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和普伐他汀同时使用,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内科近两年被确诊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将这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仅使用普伐他汀,实验组50例患者在服用普伐他汀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观察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要高,分别为96.0%、80.0%,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实验组治疗后较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要低(P <0.05),具有统计意义,而心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 >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分别为2%、16%,P <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将通心络胶囊和普伐他汀同时使用能有效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姜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参照组(3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则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94.44%)明显较参照组(66.67%)高,且其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田维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高血压是当前我国民众身体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具有发病原因广泛、病情复杂、迁延难愈等特征。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在减少高血压发病率、延缓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和自我防护能力,规避高血压风险和隐患的有效措施。本次研究发现高血压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大部分民众形成了正确的高血压防御技巧和观念,让高血压疾病进入可控的范围之内。

    作者:吴德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剂量维生素 K1冲击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 K1冲击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科2012-2014年急性溴敌隆中毒患者67例,根据维生素 K1使用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 A、B、C、D 四组。分别于治疗后1-7天内监测凝血功能(PT、APTT、PT -INR)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住院天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天,四组均出现下降,但下降幅度的比较表明 D 组下降幅度为明显,其次为 C、B、A 组。此趋势秩序至治疗后第三天。而在此后的时间点内(治疗后4-7天),四组患者的 PT、APTT 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保持较稳定趋势。四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且四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溴敌隆中毒的患者,急性期使用大剂量维生素 K1可促进凝血功能恢复,缩短住院天数,且较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陈永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行政干预对我院1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已得到了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的文件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于2004年8月联合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以规范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我院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需根据手术切口类型做了详细规定,来评价行政干预措施在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中的实际效果。

    作者:梁平;罗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早期颈动脉灌注溶栓护理路径的应用

    目的:通过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护理路径的实施,总结溶栓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31例于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在我科住院的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灌注溶栓治疗,并建立颈动脉灌注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患者快速进入卒中绿色通道,通过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操作规范化,护理制度化、流程化、表格化。结果:31例病人中,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 P <0.01,有显著性差异;90天 mRS 评估,生活自理率81%,取得了良好的溶栓效果。结论:通过制定动脉溶栓护理路径,使溶栓病人得到及时的护理观察,培养了经验丰富的溶栓护理小组,为卒中绿色通道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制定和规范溶栓护理路径,可大限度的节省时间,为积极抢救神经组织,防止溶栓并发症,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作者:邵雪华;余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疝病人的围术期的护理中的应用,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方法:通过对患者全面的护理评估,根据不同的个体需求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新型治疗方法的优点,修补材料的特性,做好患者的心理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接受健康教育且配合康复护理,无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6-12月随防未发现复发。结论:通过全面、耐心、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知识宣教,正确指导患者的康复,能确保手术的安全实施及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段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催产素联用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催产素联用卡前列甲酯栓用于产后出血预防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健康足月经阴道分娩的400名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00例研究组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 并在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1 mg,200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单给予催产素20U,观察两组第三产程及产后2h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产后2 h 内出血量(47.39±29.85)ml,与对照组的(80.19±59.23)ml 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且研究组仅1例有轻微恶心,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及产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催产素联用卡前列甲酯栓在用于产后出血预防方面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推广使用。

    作者:卢艳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下呼吸道标本苛养菌的分离培养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苛养菌分离培养后的耐药性。方法:收集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1300例,共分离出145株流感嗜血杆菌、253株肺炎链球菌以及10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按照细菌学常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经过药敏试验后,流感嗜血杆菌出对氨苄西林、SMZ 以及四环素高度耐药,对阿奇霉素以及利福平不耐药。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氧氟沙星、氨苄西林以及四环素耐药严重,对利福平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对 SMZ、四环素、克林霉素以及红霉素的耐药性高。结论:下呼吸道苛养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十分明显的耐药性,因此临床微生物室应该着重关注对呼吸道标本的苛养菌的分离培养以及药敏培养的工作,以延缓耐药性上升的情况。

    作者:夏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丹参酮-ⅡA 与腺苷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4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丹参酮-ⅡA 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64例 DPN 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4例,给予丹参酮-ⅡA 40mg 加入0.9%氯化钠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腺苷钴胺500u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2周;对照组30例,单用腺苷钴胺500u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2周。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血糖、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6.7%,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达91.2%,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糖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均较对照组降低(P <0.05和 P <0.01)。结论:丹参酮-ⅡA 联合腺苷钴胺可有效缓解 DPN 症状,对血糖无明显影响,同时降低血液黏稠度,是治疗 DPN 的较好方法。

    作者:侯书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30例临床观察

    脾功能亢进(脾亢)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因脾亢导致血小板、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倾向、抵抗力下降及重症感染,危及患者生命。目前有手术脾切除、脾动脉栓塞、超声引导脾内注射硬化剂等方法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我院对30例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学军;卢金流;高克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脑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共收治的60例脑肿瘤患者,在围手术期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32例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对脑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其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梁彩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ACOP)俗称煤气中毒,好发于冬季寒冷季节,是院前及院内急救中常见的急症之一,是全球范围内意外中毒造成死亡的首要病因。首要症状是昏迷的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多脏器的损伤及复杂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生命。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是 CO 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既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CO 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窒息性气体毒物。经呼吸道进入肺泡被吸收入血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 CO 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的亲和力大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度比氧全血红蛋白慢,两者相差3600倍。当人体吸入 CO 后,血浆中的 CO 便迅速把氧合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造成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且 CO 的浓度过高时还可以与红细胞色素氧化酶的铁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组织细胞的内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为敏感,常先受累。

    作者:姜崇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研究网状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

    目的:探讨网状中厚皮片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难治性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25例难治性创面采用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结果20例创面愈合良好,5例创面少部分皮缘坏死,经换药约1周后完全愈合。结论网状中厚皮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治性创面有协同作用,操作技术简单、有效,节省皮源,疗程缩短,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洪武;李少峰;淦作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