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
肝癌通常是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现患病人数在300万以上,平均每9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1]。癌症患者数量庞大且饱受痛苦折磨,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无痛苦,舒适的走完人生后的旅途。家庭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肱骨髁间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48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术后康复护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8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肘关节感染、骨化性肌炎以及神经损伤。参照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定,优28例,良1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3%。结论:肱骨髁间骨折术后采用系统、科学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可有效预防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作者:黄玉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当今妇女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完善社区妇女保健工作的具体建议。只有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使妇女保健服务进入社区、家庭才能满足广大妇女的健康需求。
作者:杨龙秀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腹股沟斜疝患者2013年1月~2013年12月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为使用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对照组为未行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5±3.5),住院费用较往常少,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缩短;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5±5.5),住院费用无显著减少,住院时间也差异显著。两组对比 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且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医学中,垂体瘤是一种颅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现在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随着我们现代影像诊断技术及内分泌检查手段的发展,多数患者可得到早期确诊,并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路径更加简单,它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肿瘤切除较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是垂体瘤及其他鞍区、颅底肿瘤手术治疗的一个发展趋势。我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开展了神经内镜控制下单鼻经蝶手术人路切除垂体瘤48例,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情况记录如下。
作者:张颖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双手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到的一个器官,由于手部在多数情况下没有太多的保护,而又需要不断地接触各种工具和物件,在外伤(如摔倒或撞击)时,其反射性地扶持、支撑,也使得双手成为全身易受伤的一个部分。而手部指体的离断缺如,更对人们的生活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断肢再植技术出现以后,该手术方式为手外伤患者手部功能的恢复与重建带来了新的希望,而在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是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而术后7-10日是尤为关键的时刻。由于病情需要,我们往往会规定患者至少严格卧床7-10日。并要求患侧肢体抬高制动,从而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预防血管痉挛。传统的抬高方法是应用软枕抬高。即将软垫与患侧上肢以抬高患肢高度,但由于一个软枕往往无法抬高患肢20度至30度的高度,所以临床上通常使用两个软枕叠加抬高的方法。
作者:俞文犀;秦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探讨优化流程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的重要实施效果。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输液患者194例,将其随机分为优化流程护理组和对照组各97例,调查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优化流程组患者的等待时间、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优化流程组在技术水平、护理态度和输液室环境等方面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优化流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护理差错,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途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死亡率。方法总结1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密切观察、急救、常规、饮食、心理等方面护理,10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观察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保障。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前葡萄膜炎是一种是一组累及虹膜和(或)前部睫状体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和类型有许多种,如与 HLA -B27抗原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伴有全身性疾病的前葡萄膜炎、全身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前葡萄膜炎、局部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前葡萄膜炎、免疫应答所致的前葡萄膜炎、与交感神经和血管功能紊乱有关的前葡萄膜炎、眼内肿瘤所致的伪装综合征以及特发性前葡萄膜炎等。治疗不当常终导致失明,且病程冗长,容易复发,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预防尚无从着手,治疗效果也远非理想。因此寻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寻求针刺干预治疗反复发作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法,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作者:夏清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瘢痕子宫缩宫素滴注引产分娩与自然发动宫缩分娩临床观察,探讨和研究瘢痕子宫缩宫素滴注引产分娩可行性。方法:对在我院住院的77例瘢痕子宫妊娠需引产者为观察组,同期96例瘢痕子宫妊娠自然发动宫缩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一般情况、顺娩成功率、产程及母儿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顺娩成功率81.82%,对照组顺娩成功率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母婴结局中,观察组发生胎膜早破及羊水少的孕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一例子宫破裂,对照组无。余各项观察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瘢痕子宫不是择期二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缩宫素滴注引产也并不是 VBAC 的禁忌症。符合条件的瘢痕子宫孕妇,在严密监测下行缩宫素引产后阴道试产是较安全可行的。
作者:刘春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行有创通气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本科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因呼吸机依赖而在 ICU 住院治疗5例气管切开行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5例患者均能很好的适应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自行购买无创呼吸机出院行家庭治疗。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能有效的解决部分因呼吸机依赖而被迫住院治疗的问题,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及减轻患者的负担。
作者:李铁花;江雅;刘子明;张丽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20例小儿惊厥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做好综合护理对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细萍;魏毓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可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需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对其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顺利取器39例,取器困难10例,1例因宫内节育器嵌入肌层过深取环失败。结论为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器成功率可在术前做好各项检查与准备工作。另外,把握佳取器时间及注意事项,选取适合的取器方法进行手术;可适当选取软化宫颈类药物于术前服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拉提帕·德力木哈买提;古丽娜尔·黑扎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米诺环素对于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效果,讨论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的特点。方法:选取某医院的80例皮肤性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皮肤感染组、淋病组、痤疮组、宫颈炎组以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对不同疾病患者采取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与记录。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于患者的各类疾病出现的不同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皮肤感染组的治疗率为94%,淋病组治疗率为71%,痤疮的治疗率为87%,宫颈炎的治疗率为91.3%,非淋球菌行尿道炎的治疗率为91%,经治疗后将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出淋病患者的治疗率较低,其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出现的各类疾病,采取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患者痛苦明显减少,而且临床效果都比较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作者:李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产科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1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有效防范措施。结果分析表明,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患沟通不足31.6%,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36.8%,医护人员危险因素42.1%,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73.7%等。结论针对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充分了解孕产妇的身体状况,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确保产科护理全程的规范安全。
作者:余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医院感染防控的基础是保证环境及物品的清洁,保洁是执行者,因此保洁的规范管理很重要。我院通过评估保洁工作感染风险因素,制定并执行有效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1保洁工作感染风险1.1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保洁公司的管理人员非医学专业,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要求不健全、不完善,监督、检查、考评不规范。
作者:杨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查技术对慢性胃炎病因诊断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8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胃粘膜活检标本,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切片找 HP 和常规的慢性胃炎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粪便 HP 抗原检测和唾液抗 Hp IgG 检测。结果:经诊断,HP 阳性患者有55例。HP 阴性患者25例,粪便 HP 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都较高,唾液抗 Hp IgG 检测的三项指标中,敏感性和准确度较高,但特异性相对较低。结论:微生物检查对慢性胃炎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
作者:陈君茹;高彬;顾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总结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在2013年1月至12月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比实施相应的防范措施前后一年内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与2012年对比,我们发现2013年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包括人员工作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物品和设备管理使用不当、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等,在今后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陈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体温监测是病房护士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科学有效的体温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然而现在病房病人体温的监测过程中许多病人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目的:从60个在院病人的问卷调查充分征求病人的意见的基础之上通过医生护士讨论协商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新的体温监测方案。方法:对病房60个在院病人下发体温监测改进调查表通过两种体温监测方式对比分析的方式。结果:8个病人不在乎什么样的方式监测体温,38个人希望每天监测一次体温,10个人希望每天监测2次体温,2个病人希望每天监测3次体温,2个病人希望每天监测4次及以上的体温。结论:48人都只希望每天监测1-2次体温,除了病情特别严重的病人外,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每天体温监测的次数。
作者:张艳;龚祖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