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细萍;魏毓璨
目的:观察分析两种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美国 ARROW 公司 PICC 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德国贝朗 PICC 导管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导管置管情况,观察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置管的一次成功率、术中渗血量、疼痛感、操作时间、使用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情况没有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治疗肿瘤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PICC 导管。
作者:赵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临床性应用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合理性分析,以达到可以正确使用中西药复方制剂标准性程度。方法:根据近几年来中西药复方制剂在临床方面的应用,和对相关临床资料的分析,对其中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根据多年来的临床资料显示,中西药复方制剂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但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忽视,甚至严重情况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当中,应该加强并重视对中西药复方制剂的管理与应用,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尽可能的降低在临床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对药物的佳利用效果,治愈相关疾病。
作者:袁志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后运用系统呼吸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我院收诊的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患者共70例,并以随机数字表法方式将其分成2组,每组35例,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将在此条件下施加系统呼吸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病例的临床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 FEV1值和 ADL 评分均要较护理前、对照组更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为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通气患者提供系统呼吸护理,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确切效果,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应用。
作者:候永芳;吕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慢阻肺(COPD)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 COPD 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均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4.00%,显著低于观察组(94.00%)(P <0.05);(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气指标(PaO2及 PaCO2)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护理干预后血气指标水平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FEV1、FEV1%、FVC、6MWD)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 <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COPD 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改善明显,应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4月到2014年4月接诊的7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比较观察。对照组37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37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酌情添加左氧氟沙星,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显效14例、好转21例、无效2例,康复率为94.5%;对照组显效9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3.7%。两组康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发生转氨酶升高3例、肠胃不适2例,头晕4例;对照组出现转氨酶升高6例、肠胃不适5例、头晕恶心5例。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临床治疗中表现出色,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詹萍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 -Prep -liquid -basedcytologytest,TCT)及 HPV 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准确性。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了 TCT 及 HPV 联合检测,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分析 TCT 及 HPV 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结果 TCT 阳性者150例,敏感度为75%,HPVDNA 检测阳性176例,敏感度88%,与TCT 检测的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宫颈细胞学检查和高危 HPV 检测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阴性。
作者:吴畅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与 B 型脑钠肽(BN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 CHF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 NYHA 心功能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 I 组、II 组、III 组、IV 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四组患者的血浆 BNP 浓度水平,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的 BNP 水平两两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随着患者年龄不断增大以及 NHYA 心功能分级的增加,患者的 BNP 水平也相应升高。结论:BNP 水平与老年 CHF 患者的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可客观反映患者的心功能,对于 CFH 患者的诊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分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 BNP 检测简便、快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针刀结合针灸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0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针灸结合针刀治疗,对照 A 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对照 B 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针刀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采用针刀结合针灸进行治疗具有治疗效果好,远期疗效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冷在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满意度低的原因,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对2013年10月至12月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与总结并分析原因,进行改进应对措施。结果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主要是医务人员及相关因素,针对问题改进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度从50%升至83%。结论科内领导必须要足够重视,全体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改变主动服务客观,解决问题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崔丽;尚琴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饮食、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余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问题以及寻求对策,。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关的护理预防对策。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护措施处理,及时发现患者住院期间存在安全问题,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不同的安全问题,对每位患者进行安全评估,采取制定合理的护理安全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利用护患合作的方式,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作者:李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症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全部作为观察组。另选在本院治疗妊娠期无贫血病症的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异常率、胎儿宫内窘迫率、胎膜早破率、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等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出现5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贫血症状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对母婴也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当进一步改善临床医学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分析我院内科接收的64例重症患者的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应急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经过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的降低(P <0.05),氧分压则明显升高(P >0.05);与经过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氧分压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下降得更加明显(P <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正确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来救治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情加重及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命健康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是彻底清除胃内毒物,大限度地减少毒物吸收。在临床工作中,洗胃技术运用得当与否将影响着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将近几年对成人,小儿及新生儿胃管的选择、置管方法、置管长度、洗胃液的种类及温度和洗胃方法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病人在患病以后,不仅身体受到伤害,而且心理负担加重,住院期间会有与常人不同的心态。从传统医学理论到现代医学实践一再表明:老年内科临床医疗中应把心理护理提升到重要的高度,在实践中积极实现对病人康复的助益。本文结合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从身体和心理两个层次对老年呼吸内科病人进行护理的新型模式。该模式在实践中表明,对病人的康复治疗收效明显。
作者:卢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大部分因外伤所致,其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上肢功能的严重丧失,患者不仅丧失了劳动、工作、学习能力,而且其日常生活自理也十分困难[1]。尤其是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是上肢严重的伤残之一,预后差。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乃至全社会的心理、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损失。因此,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才能大限度地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我科收治因外伤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2例,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肖黎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及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社区门诊收拾的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 内血糖(2hPG)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内血糖(2hPG)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位一体”社区护理模式对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有效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虞慧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和多发的腹部外科疾病。到目前为止,急性阑尾炎仍有0.1--0.5%的死亡率,如何提高疗效,减少误诊,仍然值得重视。但是很多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急性阑尾炎相似,在诊断上有所困难。同时因老年人因其自身的特性,使老年急性阑尾炎在诊治上也有所困难。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经手术证实急性阑尾炎的5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谭恩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对3例成年男性左侧甲状腺上动脉标本通过非测量性观察和测量考察,发现来源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处各1例。对3例甲状腺上动脉至颈总动脉分叉处距离和甲状腺上动脉起始部外径进行测量结果,3例都远离颈总动脉分叉处4 mm(-0.02±0.53 mm)以上;其口径略偏小正常值(2.22±0.04 mm)。资料有参考意义。
作者:梁为;李楚娇;王振兴;唐冲;李钞;徐斌;冯绪婷;吴长初;万莉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色度学原理在牙齿美白修复以及口腔临床比色中的临床应用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某院牙科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30例前牙及前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 Beyond 冷光美白组(A 组)10例160颗患牙、漂白剂组(B 组)10例160颗患牙、凡士林组(C 组)10例160颗患牙,运用 Vita 比色板及数码照相计算机分析系统来比对三组患者牙齿美白效果及口腔临床比色△E 值。结果:Beyond 冷光美白组患者牙齿美白修复效果及口腔临床比色△E 值相较于漂白剂组、凡士林组疗效显著,比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Beyond 牙齿冷光美白技术具有牙齿美白修复疗效且近期效果显著。色度学原理在口腔牙体硬组织临床比色及缺损修复的选配色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牙科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高晶;姜春子;孙长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