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目的:探讨护理支持对产妇分娩过程及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产妇予以护理支持,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及产后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阴道分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 <0.05);实验组产后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围产期,对产妇予以护理支持,有利于自然分娩,缩短产程,改善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本文观察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 SPR 手术并配合运动康复训练疗效,探索该方法对患儿运动功能提高的必要性。方法:现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20名痉挛型脑瘫患儿,其中,对照组10名采取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年龄为3-8岁,观察组10例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且配合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年龄为3-12岁。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儿肌张力降低明显且运动功能显著提高。结论:此方法可显著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关节挛缩,扩大关节活动度范围,并加强患儿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功能,减少异常姿势,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碧浓;杨杰;廖丹;陈惠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分析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根据血压监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的意义。方法:对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量多少进行不同时间点血压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动态监测血压这一重要生命体征,积极进行相应治疗,结果好转出院45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人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死亡2人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结论: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反应上消化道出血情况的监测指标,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数值可以给予相应的止血治疗措施,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毕良琼;毕晓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正常人在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110°位与功能性前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名健康青年人,分别测量其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110°位下功能性前伸的距离,将角度与功能性前伸距离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时对功能性前伸距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屈曲角度100°时功能性前伸距离大,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涂美;李峰;李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小儿的带状疱疹(HZ)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记性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致病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该病以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的群集性水疱和神经痛为主要特征。四季均有发病,但以多春秋两季为主。鉴于此类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及嗜皮肤性,故临床症状较明显[1]。中医称此病为“缠腰蛇”、“蜘蛛疮”。通过笔者进修的经验及相关文献的研究,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本次临床研究以此为研究课题,进行资料的归纳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贫血症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妊娠期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全部作为观察组。另选在本院治疗妊娠期无贫血病症的18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娩异常率、胎儿宫内窘迫率、胎膜早破率、产后感染率、产后出血率以及病死率等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仅出现5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贫血症状对妊娠结局具有极大的不良影响,对母婴也具有较大的危害,应当进一步改善临床医学治疗措施,从而保障母婴的健康。
作者:唐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压疮又称褥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疮在康复治疗、护理中是一个普通性的问题。临床表现为受压局部的红斑,麻木,疼痛,破溃,坏死,溃疡。部分因局部感染出现全身症状,甚至败血症。现在的护患矛盾的越发激烈,并且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成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并发生医患纠纷,因此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成压疮护理工作中的核心重点之一。
作者:图叶;斯琴格日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为准确评估当地死亡登记报告完整性,摸清漏报情况,进一步提高死因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多阶段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点,以2009-2011年盱眙县人口抽样死因回顾性调查数据作为实际死亡数据,将常规报告数据与之进行匹配,未匹配上的记录为漏报数据,了解漏报发生原因。结果:盱眙县居民死因监测2009-2011年漏报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一定程度漏报,需进一步采用有效措施,提高死因报告质量。
作者:李鑫林;袁守国;许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71例麻醉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围术期实施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观察分析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的效果。结果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配合后,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麻醉操作时间缩短,无一例患者发生麻醉后并发症,261例(96.31%)患者满意手术室护理和麻醉工作。结论在麻醉手术患者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密切配合麻醉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促进手术顺利完成,避免发生麻醉后并发症。
作者:唐晓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成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11月~2014年1月期间到我院诊断为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饮食护理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饮食护理干预组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水平。结果入院时、出院时对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分别为(6.5±0.4vs6.6±0.5、6.7±0.4vs6.8±0.7;5.3±0.3vs6.3±0.2、5.7±0.4vs6.3±0.5),入院时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饮食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配合临床降糖治疗,进一步降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A1水平。
作者:周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这个重要实验课程中引入‘以问题为向导的学习(PBL)’教学模式,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方法:以学生分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学习机能实验;结果:PBL 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机能实验的兴趣,解决实验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促进当代教育模式的改革,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转换为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医学教学模式!
作者:曾胜;陈俊毅;王娟;郭慧;段若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眼外伤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由于儿童生性好动,自我防护及躲避伤害能力差,是儿童导致眼盲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对本病进行及时抢救和有效治疗及护理,是抢救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与致盲至关重要。我科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眼外伤儿童8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小兰;邓艺萍;丛卓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鼻孔经壕入路垂体瘤切除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0饲垂体瘤病人的病历资料。结果20倒垂体瘤全切16倒,大部切除4饲,配合药物治疗及精心圈手术期护理,患者痊愈15倒,好转5倒,激素术平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单鼻孔经壕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损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加强固手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超前镇痛组(实验组20例)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20例)。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皮前30min 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实验组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 静脉注射,记录患者术后6、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评分)。观察有无: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律失常。结果:术后6h、8h、12h 时间点 VAS 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24hV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前预先给予地佐辛可减少术后疼痛和不良反应,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
作者:邓超;顾雅娟;陈咏今;董希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入住我院进行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围手术期内的不同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分别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与血尿酸的水平变化。结果:经有效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6.7%与87.5%,其血压与血尿酸水平均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渐呈下降趋势,但是,实验组的下降较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且能更好的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磊;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3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3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常规护理,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观察指标、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恢复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还使患者各项观察指标趋于正常,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何虹遐;李玲;肖昌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运用“五常法”对120救护车药品、物品、仪器及环境的规范管理,确保院前急救的顺利完成。方法:按照“五常法”对120救护车的药品、仪器和物品的使用频率进行统一顺序放置,根据广州市120急救管理规定和医院制度,制定120救护车药品、物品及仪器检查登记表,规范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优化护理管理。结论:120救护车运用“五常法”的管理,提高了120救护车药品、物品的完好率,确保了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为院前急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院前医护人员的抢救率,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晓;彭方国;曾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选择性动脉化疗及栓塞在宫颈癌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为Ⅰb -Ⅲb 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术前分别予以1-2次栓塞及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灶均得到手术切除,于介入治疗后至术前,宫颈直径缩小至0.9-1.3cm;于介入治疗后,经病理提示10例 CR,38例 PR,9例 SD,3例 PD,总有效为达80.00%;术后病理<Ⅱb 期病例各断端未出现癌细胞。结论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而言,术前予以选择性动脉化疗及栓塞能提高手术切除率,诱导肿瘤周围微小转移灶凋亡,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红;孔卫平;杜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年间收治100例再生障碍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重度患者有48例,轻中度患者有52例。给予患者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重度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1.3%,而中轻度患者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4.4%和82.7%。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溶血性贫血,对于中轻度患者疗效肯定,而对于重度患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研究对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0例需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对其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具体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顺利取器39例,取器困难10例,1例因宫内节育器嵌入肌层过深取环失败。结论为提高绝经后妇女取器成功率可在术前做好各项检查与准备工作。另外,把握佳取器时间及注意事项,选取适合的取器方法进行手术;可适当选取软化宫颈类药物于术前服用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拉提帕·德力木哈买提;古丽娜尔·黑扎希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