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青年人坐位髋关节不同屈曲角度与功能性前伸的相关性研究

涂美;李峰;李季

关键词:髋关节, 屈曲角度, 功能性前伸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在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110°位与功能性前伸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名健康青年人,分别测量其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110°位下功能性前伸的距离,将角度与功能性前伸距离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受试者坐位下髋关节屈曲80°、90°、100°时对功能性前伸距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屈曲角度100°时功能性前伸距离大,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检查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60例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身心状况,评价试验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以及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检查后血压、心率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镜检查中配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检查和治疗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MTAD 去除玷污层的研究进展

    根管表面玷污层作为屏障降低了药物,封闭剂和粘固剂对根管壁的适应性和渗透性。通过根管冲洗液的抗菌和组织溶解作用可以达到去除玷污层的效果。近几年,临床上开始使用一种新的冲洗液 MTAD,它能有效去除玷污层,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陈乐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引起桡动脉闭塞2例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3年10月我院开展心血管造影及介入术以来,对56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经桡动脉入路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PCI)具有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主要应用于经皮动脉介入术后的血管施压止血,可直视穿刺点出血情况,便于观察。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其中2例由于充气压力大,压迫时间长,致使桡动脉闭塞,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例1,男,52岁,主因10年前患心肌梗死,近日来,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后背部不适,于2013年11月7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11月8日完成各项辅助检查,经右侧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及 PCI 术,术后应用一次性使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压迫止血。于术后2h,放气一次,以后每小时放气一次,每次放气2ml,并观察局部动脉搏动情况,于8h 放气完毕,12h 解除止血压迫器,穿刺处局部皮肤无异常,穿刺肢体活动自如,11月11日夜班护士早上测生命体征时发现患者右侧桡动脉无搏动,即刻通知值班医生,行 B 超检查,诊断为桡动脉闭塞。

    作者:赵喜枝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心血管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研究

    作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会导致老年人过早死亡、残疾,带给家庭、社会很多问题。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也就成为当今医疗界的一个重点攻关对象,也是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首要任务。笔者本次讨论旨在揭示引发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拟经由对老年人心血管风险、心血管疾病知识的普及率来提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预防意识,方法则是展开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综合干预,以此来增强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现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把握,从而强化老年人的自我管理水平,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倪建宾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各种静脉扎针技巧

    一、不显露静脉1、水肿病人静脉往往不明显,应按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已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显露静脉后再行穿刺为好。2、肥胖病人的静脉较深也不明显,但较固定,不滑动,摸准后再以30°斜角深进针,回血后将针头稍挑起送入血管内即可成功。

    作者:杜学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前牙铸瓷贴面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于前牙修复采用铸瓷贴面技术后临床效果的观察与分析,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19例患者中进行铸瓷贴面55个,在修复2a 之后采用瑞格法进行评价,对于瓷贴面临床指标的各个方面如:瓷表面的质地,边缘的适合性,颜色的匹配程度,牙龈的反应,术后敏感情况以及存留率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瓷贴面的留存率达到了95.6%,脱落率低于了5%;边缘适合性比较好的概率达到了94%;在修复体龈缘附近发生轻微充血的概率仅占4%左右;有16%左右的患者在铸瓷贴面之后的一周之内受到冷热刺激之后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敏感现象,在进行粘接之后敏感症状全部消失;95%的患者对于匹配的颜色都是比较满意的,仅有5%左右的患者感觉匹配的颜色稍微优点欠缺,但是在可以接收的范围之内。结论:根据对于临床实践的观察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就是铸瓷贴面及时是当前比较美观、可靠的修复前牙的技术之一。

    作者:刘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飞顿二号激光平台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飞顿二号平台技术在皮肤科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具有飞顿二号适应症的患者100例,白癜风、银屑病患者20例,痤疮类患者20例,毛细管扩张患者20例,皮肤纹理结构改变者20例,脱毛需求者20例,使用飞顿二号激光不同的波长对皮肤病患进行治疗。结果:各类皮肤病患者经过飞顿二号的激光治疗后,与治疗前的病情具有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飞顿二号激光平台应用技术对于治疗白癜风、银屑病等色素性疾病,以及血管性皮肤病、痤疮、脱毛、嫩肤、去皱等方面有很大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于建江;宋顼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品管圈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和研究品管圈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以实现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目的。方法:在本院选取泌尿内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以其为单位进行组圈,根据品管圈管理的环节来进行各种活动,设置品管圈周期为一个月,通过如开展主题报告等各种形式来对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和管理。观察和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情况。结果:在泌尿内科开展的8个品管圈的项目中,护理人员任务按时完成率为75%,目标完成率为65%,制度建设应用率为75%,仍需要改进问题的存在率为65%,与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前相比,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质量控制中应用品管圈管理的效果非常显著,对改进临床护理工作以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其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更突出了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一、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社区管理中心的高血压患者156例,其中男80例,女76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59.9岁。其高血压诊断标准符合WHO 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杨鹤伶;杨松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湿疹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湿疹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湿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结果经过对病人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高的治愈率,减轻的患者的痛苦。结论对湿疹患者采取有效可行的护理措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恢复病人了对生活的自信。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口腔外科颌面部损伤的分析探讨

    目的:讨论口腔外科颌面部发生损伤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外科2011年4月-2014年3月收治治疗的颌面部损伤患者240例,回顾性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240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有220例患者得到良好的恢复,而有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出现血肿的患者为3例,面瘫患者为5例,无意识自伤的患者为2例,窒息患者为2例,唇部畸形患者为1例,局部组织坏死患者为3例,神经损伤患者4例,其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8.3%。结论:就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来说,应该在早期实施细致的清创,无菌缝合,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使瘢痕与感染的形成有效的降低,并使伤残程度得到有效的降低。

    作者:雷从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腰椎骨折的护理

    一。腰椎骨折的定义腰椎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受伤后患者需要接受的现实是:疼痛、卧床、生活方式改变、自理能力下降,甚至截瘫等。由此引发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给患者康复和预后带来一定的危害。

    作者:李可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如何提高与患儿的沟通技巧

    目的:讨论提高与患儿沟通技巧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与患儿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沟通方式和技巧。结果通过实施正确的沟通方式和技巧,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

    作者:郑继婷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析血培养的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血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较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广泛应用于无菌部位微生物的微量检测。很多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发热待查的病人等,均可能银细菌进入血液而引起菌血症、败血症。但是由于血培养标本在采集过程中,极易被皮肤表面定植的正常菌群污染,所以本文主要简单阐述血培养标本在采集、送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极高检验的正确率。

    作者:姚思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 CT 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 CT 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需要实施 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 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经过系统护理之后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焦虑情绪、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护理能加大 CT 增强扫描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气道保护在急性中毒洗胃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早期气道保护在急性中毒洗胃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急性中毒洗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应用早期气道保护法洗胃,对照组应用非气道保护常规洗胃。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洗胃失败率及洗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一次性洗胃失败率及洗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中毒患者早期采取气道保护措施下进行洗胃,能明显提高洗胃成功率,显著降低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中毒救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德东;陈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毒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研究毒蛇咬伤案列,总结应急处理能力,以提高临时施救能力,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的30例被毒蛇咬伤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名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被毒蛇咬伤应及时就医,掌握一定的自我救治能力,进行现场自我急救,保障生命安全。

    作者:吕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探讨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创伤,急救工作是挽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的关键,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其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急救护理中,应当尽快采取紧急的急救措施,准确进行病情的观测与判断,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急救,不仅能使当时的某些致命性威胁得以缓解,而且为进一步的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吴友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当中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3年6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年龄、病程等因素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在随后的康复功能锻炼中对观察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5d,少于对照组的23.3d;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针对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相比于常规的神经内科护理,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单芦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藏药二十五味珍珠丸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藏药二十味珍珠丸对老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60只 SD 大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AD 模型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二十味珍珠丸组。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中 SOD 活力,MDA 含量。结果二十味珍珠丸能够显著增强 AD 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显著提高大鼠血清中 SOD 活力(P <0.01);同时降低大鼠血清中 MDA 含量(P <0.01)。结论藏药二十味珍珠丸通过降低自由基水平,提高神经性保护因子水平,具有抗老年痴呆模型大鼠的新的药效学作用。

    作者:姚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