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ICU 的病人因病情危重,常常因病情需要而建立人工气道,包括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置管。当患者病情平稳、符合拔管指征后,医务人员会有计划的给与脱离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但是在临床会出现一些患者因不能忍耐气管插管自行拔管、气管插管固定不当脱落、患者躁动引起气管插管弯曲打折影响通气紧急拔管、大量分泌物堵塞气管中而又不能清除出来时给予强行拔管。以上发生的情况均属异常拔管,临床上称之为非计划性拔管[1]。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寻求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对 ICU 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 ICU 病人人工气道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防范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李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眼科门诊儿童患者干眼发病率及其相关性。方法,按患者就诊顺序统计出儿童眼科门诊患者168例,患者年龄在6~14岁之间,利用泪膜破裂时间及改良之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调查表研究儿童干眼病的严重程度及患病率。结果:本次调查的儿童干眼病患病总患病率率为21.8%。其中6~10岁组儿童84例,干眼病患病率为16.2%;11~14岁儿童84例,干眼患病率为24.1%。6~10岁组儿童 OSDI 平均为1.62±0.69,11~14岁组儿童 OSDI 平均为2.56±0.91,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10岁组儿童 BUT 均值为13.06±3.78s,11~14岁组儿童 BUT 均值为10.03±2.98s,P <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每天使用视觉终端超过2小时的儿童组干眼病率为46.7%,对照组为11.4%;近3个月患结膜炎儿童干眼患病率为27.9%,对照组为8.1%,P <0.05,组间 OSDI 及 BUT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范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观察腹腔镜剥离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剥离术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月经恢复时间等情况并无明显(P >0.05),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3%)明显低于对照组(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剥离术治疗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是一种微创、经济、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眼科临床护理细节和安全工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所收治的眼科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抽取60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我院眼科临床护理具体情况,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就眼科临床护理细节和安全进行调查,分析所存安全隐患的原因,且基于此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从抽样调查分析中发现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且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心,对科室环境卫生不是很重视,导致交叉感染。经严格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循环护理模式的应用以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结论:在眼科临床护理中,护理细节工作与安全工作十分重要,要想获得显著的效果,除了要采用有效且积极地护理措施外,同时还应增强护理工作人员责任心和综合素质,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以此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王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跌到/坠床风险评估与干预措施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402例经脑卒中筛查已确诊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安全措施,观察组采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进行跌倒/坠床风险程度评定,并实施动态评估及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 <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入院当天采用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评定其风险程度,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冯诗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对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将5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分别采取分层分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其中每组各25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工作的成绩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均高出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降低了护士负面情绪对护理工作的影响,改善了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质量,从而保证护理质量,有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应当进一步在 ICU 护理当中得到推广。
作者:于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孕妇一直是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因为她们的健康与否将直接决定下一代接班人的健康与否。以往的时候,医学没有那么发达,孕妇只能进行顺产,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剖腹产逐渐成为了众多孕妇的选择。但是,剖腹产真的比顺产好么?下面我们来具体剖析一下。
作者:孟新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分娩过程中如何规范使用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分娩产妇5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175例作为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325例作为观察组(不同程度给予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导致剖宫产、阴道难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软产道严重撕裂伤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程中各种干预措施要限制性恰当使用,不能作为常规使用。
作者:吴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金双歧配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20例,随机分成金双歧配合光疗治疗观察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中定时检测血胆红素,了解胆红素值的下降情况,同时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并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且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口服金双歧配合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有效的、安全的、实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肝癌通常是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现患病人数在300万以上,平均每90个家庭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1]。癌症患者数量庞大且饱受痛苦折磨,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能够无痛苦,舒适的走完人生后的旅途。家庭照顾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短信息方式对2型糖尿病(DM)患者实施院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94例初诊2型 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2组住院期间均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通过电话随访和短信息进行院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的 DSES 评分为89.53±6.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9±7.16(P <0.05);观察组的 FBG、PBG -2h 和 HbAlc 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短信息方式实施院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对2型 DM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为了完善我国中药治疗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发展,在中医学治疗中首先施用了临床路径管理方法,这是一种旨在提升中医药治疗效果和质量,同时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的新型管理方式,此管理方法可以很好的优化治疗过程的规范性,能够使治疗过程流程化以及更加合理有序。也可以更好的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用药,更是提升了医疗治疗的个体临床用药。
作者:李静;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护人员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我国医疗工作的重中之重。外科病的种类比较多,所以针对其诊疗方式也有很多种,医护人员必须要保证每个治疗方式的安全性,在治疗中绝对不能疏忽。本文通过对中医医院外科护理潜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保证护理安全,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杨皑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用食物交换份法与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联合运用对孕期血糖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产科门诊确诊为 GDM单胎孕妇80例,分为实验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食物交换份与 GI 概念联合运用进行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观察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并发症。结果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妊娠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运用食物交换份法与 GI 概念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孕期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卢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药物加穴位按摩、埋植药线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穴位点揉按摩+穴位埋植药线+制定实施康复处方等方法。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疗法治疗后,其整体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平均发作持续的时间也较对照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结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促进疾病转归。
作者:李世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的有效性,为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提供内容和方法。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术前,术中时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按一般手术常规进行,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呼吸及情绪改变。结果术前观察组的生命体征波动变化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手术此应激事件的影响使病人的生命体征波动增大,而术前访视缓冲了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使病人于术前、术中获得心理支持.有利于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有利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
作者:左欢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中出现的牙釉质脱矿现象,同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以本院口腔科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脱矿牙位、脱矿牙数等信息。结果共有63例固定矫治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牙釉质脱矿,发病率为63%;上颌发牙齿脱矿率(15.87%)要高于下颌牙齿脱矿率(10.38%),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正畸固定矫治器进行固定矫治易引发牙釉质脱矿现象,其危害性应该引起重视,同时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这样对降低牙釉质脱矿的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邓鸿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人性化护理。方法: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例妇产科疾病患者进行了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护理研究。结果:9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98后患者中出现各类并发症的22例患者都得到了痊愈,顺利出院。结论:经过人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腹腔镜并发症的发生,并很好地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邱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胃溃疡患者使用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钠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2例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将这82例胃溃疡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奥美拉唑,实验组41例胃溃疡患者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治疗上使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41例胃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93.7%和73.1%,P <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胃溃疡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患者的疗效确切,较传统的治疗药物,疗效要好,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于临床推广。
作者:曾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冠状动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能在活体中显示解剖的唯一方法。它能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支循环状况等的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佳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知识,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患者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在 CAG 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减少焦虑、腰酸背痛、失眠、尿潴留、出血等术后负性效应的发生。本研究对108例 CAG 患者术前术后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姚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